小水鴨

英名:Green 學名:An 生息狀態:普遍冬候鳥。

小水鴨章振勇編輯 章銘志製作
小水鴨簡介
小水鴨
英名:Green-winged Teal、Eurasian Teal
學名:Anas crecca
別名:綠翅鴨、小麻鴨、金翅仔(閩語)
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科名:雁鴨科(ANAT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非
保育等級:無
生息狀態:普遍冬候鳥。
特徵描述:體長35-39公分,為台灣可見鴨科中最小的一種。嘴、腳黑色,雌雄個體的顏色差異也相當大。雄鳥夏羽豔麗,繁殖羽頭至頸部為栗褐色,臉上眼周圍一道彎月形綠色,並延伸至後頸側,外緣有淡色細邊。全身灰色波紋狀羽,體側有一明顯的白色線斑;胸部淺灰色有暗色細斑,腹部白色,背部灰色,並有暗色細紋,肩羽有一白色橫紋,尾部為黑色,兩側有醒目的三角形黃斑塊。飛行時可見鮮豔的綠色翼鏡,上下緣為白色,上緣略寬。雌鳥身體遍布黃褐色鱗狀斑羽,羽緣較淡,有一條黑色的過眼線。
族群分布:繁殖於歐洲及亞洲中北部,冬季遷徙至南方避寒,非洲北部尼羅河流域、伊朗、印度、錫蘭、中南半鳥、海南島、台灣和菲律賓等地方為其度冬區。棲息於河口、沙洲、湖泊、沼澤地及內陸溪流地帶或海岸。為冬季移徙來台灣的最普遍、數量也最多的雁鴨科鳥類,從每年9月開始陸續抵達台灣,11月至12月為最盛期,翌春3月底開始北返,於4月底時大部份都已離開。
生態習性:小水鴨為群居性,常小群或大群的和其他鴨科棲息於海邊、河口、沙洲、湖泊、沼澤、鹽田、魚及內陸溪流等有水草的濕地覓食。飛行時,翅膀拍動的次數較其他鴨種快。冬天以水生植物、稻穀、草、草籽、莎草及植物種子為食,亦會吃食田螺、福壽螺等小型螺類,春夏則以水中無脊椎動物為主食。飛行速度快,受干擾時可瞬間從水面彈起飛離。築巢於地面草叢中或是樹洞裡。
相似鳥種:白眉鴨雌鳥過眼線之上下各有一白色線斑。巴鴨雌鳥嘴基部內側有白色圓斑。
生態威脅:無立即或明顯威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