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口瘡的食療

脾胃積熱型口瘡症見唇舌或頰內齒齦及軟齶等處有黃白色大小不等的潰爛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微紅,疼痛不能進食並出現煩躁口渴、小便赤、大便乾。宜用清熱解毒之法治療。常用糖漬西瓜肉:將西瓜肉去子、切成條,曝曬至半乾,加白糖攪勻醃漬,再曝曬至乾,再加白糖少許即可。

心火上炎型口瘡症見舌上糜爛或潰瘍、色紅疼痛、飲食困難、煩躁常哭、口乾欲飲、小便短赤。宜用清心泄熱之法治療。荷葉冬瓜湯:每次用鮮荷葉一塊,鮮冬瓜 500克,加水煮湯另加食鹽調味,飲湯食冬瓜。

虛火上浮型口瘡症見口腔潰爛、斑點較少、表面色黃白、周圍顏色淡紅、神疲顴紅、虛煩口乾,且反覆發作。宜用滋陰降火法治療。常用冰糖銀耳羹:將銀耳 10— 12克,加冷開水浸一小時左右,待銀耳發脹後再加冷開水及冰糖適量,放蒸鍋內蒸熟,一頓或分頓食用,每日一次。

小兒口瘡除採用 食療 外,還應加強口腔清潔護理,勤餵水以保持口腔黏膜濕潤,減少邪毒在口腔滯留的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