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化濕膏

基本信息

【品名】小兒化濕膏 

小兒化濕膏小兒化濕膏

 
【成分】水、丙二醇、尼泊金甲酯、兒茶提取物、黃柏提取液、爐甘石提取物、枯礬、冰片。
【性狀】米黃色乳膏狀
【功效與作用】適用於小兒濕疹、奶癬、輕型皮癬等皮膚問題的調理養護。
【使用方法】使用本品在患處直接塗抹即可,一天三次,本品由皮膚自動吸收,無需事後清潔。
【注意事項】外用搽劑,不可內服。切勿觸及口腔及眼睛。如皮膚有不適反應,請即停止使用,本品適用於2歲以內兒童濕疹使用。其餘人群請使用本品其它系列產品。
【淨含量】20克
【儲存】密閉置於陰涼處保存。
【保質期】兩年

小兒濕疹疾病說明

小兒濕疹隸屬於濕疹的一種,同樣是由內外因引發的過敏性皮膚病變。因其發病機理與嬰兒體質緊密相關而獨分一支。小兒濕疹俗稱為“胎毒”、“奶癬”,以嬰兒面部突然出現的紅斑為標識、漸漸擴散為點狀突出型皮疹或水皰樣疹。患病嬰兒會因癢痛而抓撓患處導致皰疹破裂,患處結痂。此病在幼年發作有較大自愈幾率,但極易留下病根導致復發。

小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因造成過敏現象的原因不同,可將患兒分為先天性遺傳性過敏體質與後天接觸性變態反應原兩類。
先天性遺傳性過敏體質:即患兒因繼承父母的過敏性基因而導致自身成為過敏體質,在接觸了相應的過敏原後,與父母一樣出現過敏性濕疹。
後天接觸性變態反應原:主要原因是患兒對食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可同時存在多種過敏原。

一般採用塗抹止癢殺菌的藥膏的方法來消除表皮炎症,其中多半藥物都含有各類激素,見效較快,但易造成抗藥性及二次反彈。對肌膚尤其幼嫩的小兒來說,激素類藥物很容易引發各種後續問題, 口服及靜脈注射因不適合小兒體質,故基本不為採用。 目前也有中藥藥浴、飲食調理等多種治療方法,但需視嬰兒後續反應決定是否繼續使用。

療效說明

朴安堂針對多年來對對小兒濕疹患者的群體採樣調研,從病源出發,採用外理內調、兼控飲食作息的治療方式。小兒化濕膏不同於其他治療濕疹的藥物,由朴安堂針對嬰兒獨有肌理特別研製:於外、快速消除小兒濕疹引發的各類紅腫、水皰、皮屑等病理現象;於內,柔化過敏反應、加強嬰兒體質,有效避免小兒濕疹的再度復發。

小兒化濕膏針對嬰兒肌理的獨有特徵,以各式中草藥調理患兒嬌嫩表皮,排毒消腫,止癢護膚,去痂生肌,不留疤痕。小兒小兒化濕膏在快速祛除小兒濕疹給患兒帶來的表皮症狀時,以天然藥力滲入表皮深處,平緩過敏反應造成的各式皮下組織紊亂,同時強化患兒體質,改善內循環與免疫系統,有效避免小兒濕疹的復發。

祛濕——修復——護膚——淨膚
1排毒祛濕,中藥配方,藥性溫和,舒緩肌膚表層,緩解皮膚結疤、肥厚、皸裂。
2修復表層,改善肌理,縮小濕疹範圍,恢復健康肌膚。
3保護肌膚,抗菌排毒,調節肌膚表層細胞,恢復肌膚活力。
4潔淨肌膚,完美表層,防止濕疹復發,溫和護養。

產品優勢

優勢一:取藥精良,用藥考究,療效卓著
化濕膏精選具有斂瘡生肌之上藥,祛除毒素之餘可活化皮膚細胞,促進皮膚自身修復功能。急性濕疹愈後不留痕,慢性濕疹可大大改善皮膚結痂、肥厚、皸裂等症狀,逐步改善皮膚,直至徹底擺脫濕疹。
優勢二:扶正固本,杜絕復發,保障療效
皮膚濕疹皆因正氣不足,致邪毒趁虛而入,濕疹亦讓機體受損,正氣不足抵抗外邪,導致濕疹反覆發作。化濕膏在祛除邪毒之餘,遵循標本兼治的原則,加以鞏固衛氣,扶正固本,改善機體,杜絕濕疹復發。
優勢三:對症下藥,經久驗證,愈者無數
化濕膏針對濕疹濕熱浸淫、風邪引發、血虛風燥的病因病機,對症下藥,組方嚴謹,配伍精細,專病專治,藥效強勁;功善清熱燥濕、祛風止癢、養血潤燥,經久驗證,治癒無數濕疹患者,深得民眾信賴。
優勢四:外用膏劑,直達病灶,起效迅速
化濕膏為中醫外用膏劑,嚴謹的製備工藝可最大程度保留中藥有效成分,將其直接塗抹於濕疹患處,有靶向病症之效。可快速緩解濕疹症狀,修復皮損,達到治癒濕疹不留痕的目的,療效顯著。
優勢五:道地天然,用藥安全,療效放心
化濕膏為純中藥膏劑,不含激素,對皮膚無刺激,不會加重濕疹患者負擔。全方所用藥材無不精挑細選,藥材道地名貴,成分天然,藥效強勁,嚴格按照君臣佐使原則精細配伍,謹遵古法炮製而始得此方,療效有保障,用藥安全無副作用。

家庭日常護理建議

1、由於濕疹怕熱,不要給寶寶捂得過於嚴實,使濕疹加重。

2、清洗時不要使用含香料或鹼性的肥皂,清水即可.除用適用嬰兒的擦臉油外,不用任何化妝品。

3、治療效果好的藥膏大多含有激素,這類藥物外用過多會被皮膚吸收帶來副作用,長期使用還會引起局部皮膚色素沉著或輕度萎縮.患兒在停藥後,往往會復發.如果濕疹化膿感染或小兒因此發燒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不宜長期大面積塗抹。

4、如果寶寶是全身性濕疹,還需服用一些脫敏藥物,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給寶貝添加輔食,尤其動物蛋白食物需加小心,如添加後加重濕疹應暫時停止。 

6、避免過量餵食,防止消化不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