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之過也必文

小人之過也必文,誠意,不僅要求心口如一,言行如一,而且要求聞過則喜,知錯必改。

基本信息

【原文】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翻譯】子夏說:一個小人對於自己的過錯,總想辦法說出一套理由,把過錯掩蓋起來。
【出處】《論語·子張第十九》
【釋義】誠意,不僅要求心口如一,言行如一,而且要求聞過則喜,知錯必改。小人之所以為小人,即在文過飾非,巧言令色。所動為掩耳盜鈴口蜜腹劍,心虛遮掩、混淆是非,不敢正視坦然面對。小人之所以不敢正視錯誤,即在心理與行為完全變異,異化到與天理、人情俱不相容的程度,也就積重難返,尾大不掉。

歷史賞析

公元前548年,崔杼殺害齊莊公,立莊公的弟弟為國君。國事安排完畢,崔杼找來太史伯說:“你一定要寫‘先君害病身亡’,懂么?”太史伯說:“按照事實寫歷史,這是太史的職責。你讓我顛倒是非說假話,我辦不到。”崔杼說:“那你寫來看看。”太史伯寫道:“夏五月,崔杼弒君莊公。”崔杼折斷竹簡,要他滾回去重寫。太史伯回家召集三位弟弟訣別:“我照實書寫,必遭崔杼毒手。我死之後,你們必為史官,萬不可忘記史官的職責。”崔杼殺掉太史伯,太史仲依舊秉筆直錄。崔杼殺掉太史仲,太史叔依舊不肯屈服。崔杼殺掉太史叔,又換了偽善面孔來威脅太史季。太史季說:“我的三位兄長雖然死了,卻永遠值得後人尊敬。如果你嫌殺得少,你就動手吧!”太史季又說:“你可以殺掉史官,但你能把知道這件事的人全部殺光嗎?你不許我寫,可你改變不了事實。你殺太史,說明你心虛膽怯;你越是殺人,越說明你罪行深重。到那個時候,天下的人不僅要說你殺死國君,還要說你殺人滅口。”不少人以為,謊言與讒言搭配,即可掩蓋惡行,隱瞞真相。孰不知,惡行一經產生,就再也塗抹不了痕跡。所以,犯了錯誤不誠實地承認、而躲避遮掩之人,都是虛偽的偽劣產品;這種人是屬於真小人、偽君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