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烏水

尋烏水

尋鄔水為東江幹流上游段,長138公里,全段處於山丘地帶,河床陡峻窄淺。合河壩至博羅縣觀音閣為東江中游段,長232公里,兩岸逐漸寬展,在觀音閣附近東江右岸出現平原,但左岸仍為丘陵。觀音閣以下至石龍全長150公里河道為東江下游段。東江下游進入平原地區,河寬增大,流速減低,河中沙洲多且流動性大,但河岸穩定,兩岸已築有堤防。

基本信息

定義

尋烏水是中國南方的一條河流,為東江的上游之一。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大竹嶺椏髻缽,向南流經江西安遠縣和定南縣,於廣東省龍川縣合河壩與定南水匯合後稱東江。全長520公里,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總落差440米。

基本簡介

尋烏水貝嶺水流域系統被稱為“東江河源區”,貝嶺水又稱九曲水和定南水,發源於尋烏縣三標鄉基隆山嶂主脈,在尋烏縣境內有兩條小河,即大湖崬河和上下壩河。因為尋烏水的流域面積、河流長度、水資源總量比貝嶺水大,因此尋烏水為東江源流,即主流,貝嶺水為尋烏水第一大支流。尋烏水的發源地椏髻缽山即為東江的發源地。

水文特徵

尋烏屬韓江水系的河流,在縣內沒有匯集成幹流,分散在縣界邊出境。大於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條,主要分布在南部丹溪鄉和東部項山鄉的棟背兩個片。 尋烏屬贛江水系的河流稱為湘水水系,分布在本縣東北部,流域面積大於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條,其中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條,即羅塘河上津河。湘水水系在會昌縣城和綿江匯合後稱貢江,貢江在贛州市和章江匯合稱贛江。

尋烏水尋烏水

各地河流湖泊

河流、湖泊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元素,它對人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河流、湖泊不僅可以提供水源、漁產,而且可以發電、防洪、灌溉、調節氣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