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集郵研究

專題集郵研究

專題集郵研究是為闡明某種專題、歷史或故事情節,對相關郵品發行目的或所顯示的圖案內容的研究。

簡介

《廣告》專題郵集《廣告》專題郵集

專題集郵研究是為闡明某種專題、歷史或故事情節,對相關郵品發行目的或所顯示的圖案內容的研究。

特點

1、可選用較適合的一切與郵品發行目的與圖案有關的素材,這樣在內容選擇上大大超過了郵品本身所限定的範圍;

2、有利於發揮研究者主觀能動性,千方百計去尋覓更豐富的素材;

3、有利於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或自己的專業相結合;

4、知識性強,社會影響面廣,宣傳效應佳。

內容

專題研究按其所反映的內容可分為體育運動美術音樂、動植物、婦女兒童、交通運輸、名人史跡、文物景觀等,每一大類又可細分;

按研究方式可分為主題性、敘事性、資料性集郵研究等。

方法

1、定好主題,通常以集郵者的專業或有濃厚興趣的、並對社會有積極作用的問題作為選題;

2、資料要充分,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

3、結構編組合理、嚴密,按郵票圖案、內容和文字等方面系統整理,綜合分析,建立資料庫和說明卡。

創新

《岩石》專題郵集《岩石》專題郵集

專題集郵從傳統的集郵方式中脫穎而出後之所以充滿勃勃的生機,統領當今集郵新潮流,以波瀾壯闊之勢雄踞郵展之林,是因為它最能體現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開拓發展。

所謂的“創新性”是指引入了新專題,對已知專題引入了新篇章,或在完成已知專題的基礎上進行了新探索,它包含“創造性”和“新穎性”兩方面。創造性和新穎性要求通過學習研究和豐富的想像力而產生個人的成果;它可以是利用前人在相關主題上所得到的所有原始資料,並將其研究推向前進,但不能簡單地、機械地重複存在的作品。具體來說,創造性指選擇新題材,研究新領域、拓展新內容、選用新素材,一句話要敢為人先,敢闖敢冒,使展品有新面貌、新立意、新內容,體現鮮活特色,與眾不同;新穎性指以全新的視覺、全新的思維方式,個性化獨特風格處理“熱”、“老”選題,賦予新內容,採用新手法,開拓新素材,使之一鳴驚人,達到標新立異,以“智”、“巧”取勝。

選題創新

新穎別致的選題,令人賞心悅目,為之一振。翻開台州《全國首屆專題集郵精品展》目錄,在73部30餘種題材中,《聊酒》、《疼痛》、《頭髮》、《門》、《廣告》、《蛇杖》、《岩石》、《旅遊》、《賞花》、《魚兒,交個朋友好嗎?》、《男人眼中的女人——她》、《馬》等選題十分引人注目,這些選題以“新穎”、“奇特”、“鮮活”、“趣濃”激發觀賞欲,讓人產生先睹為快的俗望。可見選題的創新是專題集郵的第一要素。

選題創新應包括兩個方面含義:一是指獨闢蹊徑,選擇前人未涉足的新鮮題材,辟選題之先河,避免雷同撞車,如《風》、《疼痛》、《聲音》、《蛇杖》、《頭髮》、《夜》、《廣告》等;二是指對熱門或老的選題賦予新立意、新內容、新處理、新手法,選擇與眾不同的切入點,講述鮮為人知的故事,惠人以知識、趣味性,從中體現新穎性,如《賞花》、《聊酒》、《魚兒,交個朋友好嗎?》、《馬》等。

可見,選題撞車並不可畏,關鍵是如何以全新的思維去處理,使之棋高一著,勝人一籌。再如“水”也是常見不衰的熱門選題,不少人在組集,據統計,全國郵展上有關“水”的郵集有7部,福建也有4部,顯然撞車嚴重。縱觀這么多部《水》,儘管編排上各有千秋,但總體上看,還未擺脫傳統模式化的桎梏,或多或少帶著“母模”的胎記,有的是新瓶裝舊水,缺乏新穎性。因此獎級的高低,往往只能以素材珍罕的多寡“論英雄”。其實,只要注意挖掘“水”專題中的新層面,換個角度,潛心鑽研“水”的科技含量,不難發現,與之有關的選題很多,如《浮力》、《從獨木舟到核動力船》、《從瀑布到電站》、《水中蛟龍潛水艇》、《水車與水泵的對話》、《壓力與水壓機》等。從物理學、力學角度上闡述水的科學開發利用,介紹鮮為人知的箇中奧秘,必然是既新鮮,又生動。可見,無論新老冷熱選題都應在創新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並把握好“度”,以鮮明的個性、獨到的見解去體現創新性。

研究創新

研究創新包括“專題知識”與“集郵知識”兩方面內容。修改後的新規則將“知識與研究”分為“專題”和“集郵”兩個部分,並列各給15分。在評審中,“專題知識”主要考慮專題說明文字及其與郵品結合的合適度,簡明扼要、要確性以及素材正確地套用於專題;“集郵知識”則重點考慮與郵政集郵的慣例的一致性,展示了寬範圍的郵政集郵素材,郵政複合郵品在必須使用時的適用性,集郵說明文字的正確性。可見,成功的專題展品應充分展示“專題”和“集郵”兩方面知識,體現研究的深度和個人學習成果。

專題知識研究的創新應體現在制定選題和計畫時就考慮“展示”的開創性上,通過對專題的深入拓展,將深化了的專題研究成果融入專題知識之中。集郵知識研究的創新則應與專題拓展融和,最大限度地展示多種切題的素材去烘托專題研究,使“專題”與“集郵”兩方面知識並駕齊驅,達到相輔相成,而不是僅單純展示作者的郵識與藏品。

可見,高水平,高質量的專題郵集,應當是專題與集郵知識的研究深度與拓展廣度的和諧統一。因此說,一部上乘的展品隨創作過程的思想升華,實際上就是一篇有份量的論文,一項個人研究的成果。而這一點,首先體現在綱要的精心編排上。

素材使用

《吸菸》專題郵集-1889年德國私人廣告郵資封《吸菸》專題郵集-1889年德國私人廣告郵資封

專題集郵素材的使用,從理論上來說沒有時空限制,但它們的集郵必要性與專題必要性之間的平衡很重要。要使用那些跟郵政有關的郵品,比如郵票,包括普通郵票紀念郵票、航空郵票、稅收郵票、加蓋票、小本票、捲筒郵票變體票、地方郵票、各種印樣(應與郵票的實際生產程式相關)等等。

小本票必須是完整的,而且應該是官方發行的。專題郵集中可以使用小本票封皮、內面、插頁等上面的任何圖文信息,並且無所謂郵票是否與專題相關。當裡面的郵票與專題無關時,只需展示其少部分;當郵票與專題相關時,則需展示其全部。展示鑿孔票時,如果鑿孔不清楚,可在旁邊手繪出來或展示其放大圖;評審員鼓勵參展者標出鑿孔公司的名稱,以及鑿孔票有效使用的起止時間。

使用的郵資機戳應該是實寄封片上的,這比使用剪片要好得多。如果不用展示全封(片),可以開天窗。展示郵資機戳時,最好能指出其機器型號、使用年份、是暫時的還是長期使用的等等。對於法國郵資機戳,僅面額為“0”的不是樣戳,除此而外,其中的日戳上還應帶有“speciment”字樣,這才是真正的樣戳;德國郵資機戳的圖案部分,是經常更換的。

郵戳應該蓋在郵票上才可以用,而不能蓋在空白處;花戳銷票、日戳蓋在旁邊的,可以用;史前郵戳也能用。

經郵政許可的私人加蓋(印)郵政用品可以用,但應展示其全貌。實寄過的郵政用品比新品好。展示非郵資面時,郵資面的縮小複印件應該一同展示。對於面積較大的廣告用品、廣告信卡等,只需展示你要使用的那部分,別的部分則可以展示其縮小的複印件。使用的義大利BLP信卡、免資封片、軍郵封片等,應該是官方發行的才行,並且最好經過實寄。電報紙也最好是經過實寄的,並且應連同封套一起展示。勝利郵件面積較小,細節部分可在旁邊手繪出來或展示其放大圖。在一張貼片上,新、舊郵品混用是允許的。

好素材以分布在展框的上部為好。郵集開頭應使用好素材,結尾部分也應該用好東西。

參展者應該對展品中的各類別素材進行統計,包括國家、地區、時間、種類等,這樣才能對素材情況有個明確的了解。

個性化郵票的邊紙或附票是有效信息,但重要性很低。

對於史前封或早期實寄封上的封口火漆,要看其使用目的。出於郵政目的的可以用,而私人封口火漆則不能用。

用郵票形狀去類比表達專題事物的形狀時,要看其具體情況。在資料性郵集中不能用,但如果在故事性郵集中進行相關的專題拓展時,則可以使用。

與郵政有關的稅票可以用,而財政稅票則是無效信息。在沒有郵品可表現時,允許使用邊緣品,但它們的集郵重要性並不高。

對於解密後流出的郵政檔案品,如果重要性較高,可以用於專題郵集;如果是不難找到的或與郵票關係不大的存檔品,則最好不要用。

郵局授權的船舶郵局等封片上的手寫信息,如果與郵政有關,就是有效信息,否則不能用。史前的手寫戳,跟現在的郵資機戳其實是一樣的。

馬爾雷迪郵資郵簡的集郵意義很高,帶廣告的那些很難收集,但必須是郵政授權的廣告才是有效信息。參展者應根據可靠資料來拓展上面的專題信息,對於實在是無據可查的信息,在作專題表述時,可以使用“很可能……”等推測式語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