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奧數

這將是成都歷史上“對奧數整治最嚴厲、最徹底”的一次。 據悉,成都市將用一年的時間,分批分類,徹底整治“奧數難題”。 這將是成都歷史上“對奧數整治最嚴厲、最徹底”的一次。

成都市教育局即將出台相關政策,徹底封殺“奧數”,教師校外兼職教奧數或私辦奧數班將被嚴處甚至開除;公辦學校以奧賽成績選拔學生,校長最重可“撤職”。這將是成都歷史上“對奧數整治最嚴厲、最徹底”的一次。

成都將出台政策封殺奧數

成都市教育局即將出台相關政策,徹底封殺“瘋狂奧數”:教師校外兼職教奧數或私辦奧數班將被嚴處甚至開除;民辦學校小升初或初升高的“自主選拔試題”不得有奧數內容;公辦學校以奧賽成績選拔學生,校長最重可“撤職”;教師進修校、少年宮這些“半官方”培訓機構停辦奧數班。據悉,成都市將用一年的時間,分批分類,徹底整治“奧數難題”。這將是成都歷史上“對奧數整治最嚴厲、最徹底”的一次。

專家觀點

奧數的泛濫成災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不僅損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讓家庭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是完全違反教育規律的。如楊樂等許多數學家所言,這種重在解難題、怪題,所謂的“數學雜技”和高強度的集中訓練,與提高數學素養毫不相干(正如會全套的腦筋急轉彎並不意味著高智商);相反,只能扼殺和敗壞兒童的學習興趣,這正是許多中國孩子嚴重厭學、從國小就厭學的原因。
如果全部孩子都去學習奧數和所謂的奧英這種拔高型的題目,就可能對學習興趣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學習興趣下降。
因為當孩子不能獨立地完成這些難題時,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正在考慮送孩子上奧數、奧英班學習的家長,可以先讓孩子試聽一節奧數、奧英課,若孩子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就可以讓他去學,否則就沒必要勉強了

奧賽加分限制增加

本報訊 重慶市教委、重慶市招辦2008年下半年聯合下發《關於調整我市部分高考加分規定的通知》,從2009年起,高中五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加分政策不變,而省賽區一等獎獲得者調整為報考在渝高校加20分。從2011年起,省賽區一等獎獲得者不再享受加分政策。

調查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婁進向媒體透露,近期將出台4條針對奧數的整治“鐵令”,如教師校外兼職教奧數或私辦奧數班將被嚴處,甚至開除;公辦學校以奧賽選拔學生,校長最重可“撤職”。 此事在成都教育圈內甚至在全國掀起巨浪,叫好聲、質疑聲、擔憂聲此起彼伏。奧數該不該禁?該怎么對待奧數?一時成為眾人唇槍舌劍的話題。
8月3日,本報聯合成都全搜尋網站發起了“成都奧數白皮書調查”,主要圍繞奧數參與時間、學習奧數原因、是否贊成升學看奧數成績等14個問題展開調查。截至8月8日,5天時間內參與投票者超過7000人次。 調查結果頗有些觸目驚心———這邊是市教育局要讓奧數徹底和小升初脫鉤,那邊則有70%的受調查者力挺小升初要看奧數成績。
奧數反對者認為,奧數有違國家規定的小升初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加重了學生負擔,有違教育公平。奧數支持者則認為,既然小升初可以看彈琴、跳舞,為什麼就不能看奧數?封殺奧數是對奧優生的不公。 其實,奧數熱背後隱藏的還是那個老問題———對名校的追逐。這也才出現了小升初奧數禁令年年都發,奧數熱卻年年升溫這樣禁而不止的怪現象。要做到令行禁止,可能正如一位家長所說,“把成都的學校做到一水兒齊,所有學校招生都不參考奧數成績”!“真是一段再也不願重複的時光啊!”一位孩子今年剛升入初一的母親在部落格中感嘆,女兒所在的國小要求星期天晚上必須返校,但女兒星期天下午4點到6點又有奧數課。“為了能按時趕回學校,我們都是將飯做好後用保溫桶裝起直接帶到車上,孩子一下課就趕緊讓她爸爸把車往學校開,她就在車上吃飯。” 也有家長表示,沒必要把娃娃箍那么緊。“只報了周六下午2點到4點的奧數課。”一位家長說,“平時晚上9點就要上床睡覺,周末還要做作業、學琴,哪來這么多時間學奧數喔!” 成都學生一周究竟在奧數上花了多少時間?此問題有560人次參與投票,55%的人一周花2~5個小時學習奧數,20%的人要花5~8小時,有4%的人一周會花上10個小時在奧數上。

禁令仍擋不住擇校熱

為什麼學奧數?學習奧數是出於什麼目的?升學。這個答案似乎早在意料之中。參與投票的1819人次中,有685人次都稱是為了“考上好的學校”。
一位孩子今年剛剛升入初一的學生家長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娃娃的數學思維不錯,你可以帶她去學學奧數。”小蘭(化名)讀三年級時,數學老師對小蘭媽媽說。小蘭媽媽沒說話,心裡卻一百個不願意。“那時我覺得,奧數確實只適合那些有天賦的娃娃。”
但隨後的一個舉動卻改變了她的想法。小蘭升入五年級後,小蘭媽媽像所有家長一樣,開始關注孩子的升學問題。一次,她冒充“雙一”(家長圈內的“行話”,意為奧賽、華賽“雙料冠軍”)學生家長,給成都最有名的幾所中學打去諮詢電話。“一聽說是‘雙一’,所有學校都表示會收,一些學校還承諾免去所有費用。”掛上電話,她知道,必須為女兒報個奧數班了。 成都市城區小升初微機排位、直對錄取,不以奧數成績選拔學生的規定由來已久。2003年,石室聯中自主招生簡章中明確寫道,獲得全國華羅庚杯國小數學競賽和奧賽等級獎以上以及區三好、區優乾的學生,將根據實際情況直接錄取。2004年,市教育局出台規定,四、七、九三所小聯中“不得直接以各種競賽(包括奧賽、華賽)成績作為錄取學生的依據”。2005年,禁令力度進一步增大,成都市直屬公辦中學校長簽訂了《招生責任書》,承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不與華賽、奧賽成績掛鈎。
但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儘管三令五申,成都的小升初並未做到徹底與奧賽說再見。每年微機排位前,很多學校都會開展“小升初諮詢登記工作”,其中有一條便是帶好“國小階段的各類獲獎證書”。一位家長告訴記者,礙於規定,檯面上不好打出“奧數獲獎證書”的牌子,但私底下“大家都心知肚明”。 去年,一所著名公辦國中在接受小升初登記報名時更是明確對家長表示,滿足以下條件之一才有報名資格,以下條件則包括:五六年級階段獲得過“校三好”等榮譽稱號、“奧賽或華賽三等獎”……
今年8月14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奧數,毛病出在哪?》的文章,文中“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婁進指出,奧數之所以這么瘋狂,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們的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升學看奧數引起的。” 成都一所著名公辦國中的副校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認很難拒絕“雙一”,“在小升初不準動筆的情況下,咋個判斷生源的好壞?國小成績是看不出好大區別的,都是90多分。那就只有看學生其他方面的表現:作文,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評分標準;英語,只能反映學生的語言能力;而奧數,經過這么多年的觀察,一般奧數成績好的學生確實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要比其他學生好……”

爭論

圍繞“小升初該不該看奧數成績”這個問題,各方展開了激烈爭論。從目前的情況看,贊成聲甚至蓋過了反對聲———在參與這個問題投票的1712人次中,有70%明確表示贊成。
“請不要封殺奧優生的唯一出路!!!”一位家長在留言中加蓋了三個驚嘆號,以此表達自己對“公辦中學小升初禁止看奧數”這一政策的不滿。
“既然跳舞、唱歌、游泳、書法、跑步都可以作為特長被錄取,為什麼奧數就不能作為特長呢?難道孩子們付出的努力不一樣嗎?難道不覺得是對有奧數學習興趣和天賦的孩子不公嗎?”這位家長稱,相比藝體而言,奧數說不定還更為公平。“就拿鋼琴來說,找個好一點的老師,學一個小時就要一、兩百。報個奧數班,半學期才450元!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奧數可能是我們進入名校的唯一出路了。” 這一留言被不少投票者頂了上去。還有人語氣尖銳地稱:“反對奧數的人是因為自己的孩子學不好奧數,屬於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學習奧數主要是鍛鍊思維能力

“我覺得,學習奧數是鍛鍊孩子思維能力很好的途徑,像抽象思維能力啦、空間想像能力啦、數學建模能力等等,讓他們見識數學的美感。”在夏令營任教的田老師,高中時獲得過全國數學聯賽一等獎,因此被保送進浙大,說起奧數,他有自己的理解,“學校里主要教的是知識點,而我們主要做的是打開孩子的思路,培養思維能力,奧數本身其實沒問題,只是跟升學掛鈎後,它才有了一些功利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