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樁

語出:《宋史紀事本末·太祖建隆以來諸政》:“三年八月,置封樁庫。帝平荊、湖、西蜀,收其金帛,別為內庫儲之,號封樁。凡歲終用度之餘皆入之,以為軍旅飢饉之備。”宋葉適《財總論二》:“於熙寧、元豐以後,隨處之封樁,役錢之寬剩,青苗之倍息,比治平以前數倍。”《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年》:“以軍用不足,創取江、浙、湖南諸路大軍月樁錢,以上供、經制、系省封樁等窠名充其數。”

封樁
拼音:
解釋:1.宋代的一種財政制度。凡歲終用度之餘�o皆封存不用�o以備急需�o故稱。宋太祖建隆三年始行於中央�o後各地皆有封樁�o乃至按月而樁�o稱月樁錢�o與初意大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