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花豬

寧鄉花豬

寧鄉花豬原產寧鄉縣流沙河鎮草沖村,作為全國四大生豬地方名種之一,已有300多年養殖歷史。寧鄉花豬必須在完全天然、健康的環境下生長,遠離任何人工生長素,因此它們的武岡銅鵝一起被譽為湖南"三寶"。2006年7月寧鄉豬進入農業部確定的首批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基本信息

簡介

寧鄉花豬寧鄉花豬
寧鄉花豬原產寧鄉縣,作為全國四大生豬地方名種之一,1981年國家標準總局頒布GB273-81《寧鄉花豬》,
正式確定寧鄉花豬為全國四大優良地方品種之一,2003年再次頒布實施了新標準,2006年農業部講寧鄉花豬列入《國際級家畜遺傳資源保護名錄》,2007年取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產品認證證書,2010年寧鄉花豬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向工商局註冊"寧鄉花豬"證明商標。2011年寧鄉曾氏養豬專業合作社註冊“花八戒”證明商標。
寧鄉花豬必須在完全天然、健康的環境下生長,遠離任何人工生長素,因此它們的武岡銅鵝一起被譽為湖南"三寶"。1981年國家標準總局正式確定寧鄉豬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肌肉更有彈性、口感好、肉味香濃、沒有異味腥味等特點。
寧鄉花豬曾與湘蓮,因此有機豬肉較普通豬肉具有膽固醇含量低、為國家級優良地方品種,並於1981年頒布了代號為“GB2773-81寧鄉豬”的《寧鄉豬標準》。從此寧鄉豬作為我國四大優良地方豬種得到迅速推廣,並走向全國,曾經在生長周期比普通生豬生長周期長近兩個月,由於有足夠的時間沉澱足夠的營養物質湖南省及全國各地廣泛養殖,還有一部分出口到國外。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家畜遺傳資源》雜誌曾選寧鄉豬圖片作為封面,向全世界推介,60多個國家曾派人前來考察。2006年7月寧鄉豬進入農業部確定的首批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印象

傳說

寧鄉花豬寧鄉花豬
相傳,明朝正德皇帝南巡,行至寧鄉草沖,腹中飢餓,便到一農戶家裡,農民用豬肉款待,皇帝感到豬肉味道極美,龍顏大悅,說:“這豬肉好吃,一天長一斤就好了。”皇帝開了御口,於是生豬長得很快,肉味更美,聲譽日盛。

史志

據清同治《寧鄉縣誌》載:“牲豬家家畜之,較他地產者更肥美。”民國《寧鄉縣誌》稱:“流沙河、草沖兩地相連數十里,豬種極良,家家養母豬產仔,益陽等地販客絡繹。”

寧鄉印象

寧鄉,治邑於三國,建縣於北宋,今隸屬湖南省會長沙,總面積2906平方公里,人口132萬。寧鄉地處湘中東北部,是長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衝;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生豬之鄉”、“茶葉之鄉”,先後被列為全國優質米、瘦肉型豬、水產品生產基地,生豬和糧食產量分列全國第五位和第九位。

名片

《寧鄉縣誌》和傳說中談到的寧鄉豬就是現在的“寧鄉花豬”,系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中國四大名豬種之一,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湖南省名牌農產品。

養殖

寧鄉花豬寧鄉花豬
青龍寨花豬產業園位於寧鄉總投資5000萬元,是寧鄉花豬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花豬養殖基地,占地480畝建設了集寧鄉豬養殖示範、文化展示、產業開發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原生態環保型、園林式景觀型的青龍寨寧鄉豬養殖文化園。建設豬舍以及配套設施共22000平方米,年出欄寧鄉花豬10000頭,常年存欄5000頭。養殖區與參觀區之間採用綠化帶進行隔離,既美觀,又達到現代化養殖防疫的要求。
網上有網友評價,青龍寨寧鄉花豬才是真正有貴族氣質的豬吃的起不含飼料的熟食,喝的起紅酒,住的起別墅,跳的下水池,最關鍵的是得有熊貓一樣的夢想,一輩子只求一張帶彩色的照片。
寧鄉縣曾氏養豬專業合作社位於寧鄉縣壩塘鎮保全村,交通便利,環境幽靜。湖南曾氏寧鄉豬一級種豬擴繁場肩負保護和開發寧鄉土花豬的重任,集寧鄉土花豬的保種、養殖、屠宰及銷售於一體,是一家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進行“寧鄉土花豬”品種資源保護及綜合開發的省級標準化示範場。基地區位優勢明顯,群山環抱,綠樹成蔭,占地面積100畝,總投資1800萬元,建成高標準豬舍12000平方米,宿舍、倉庫及飼料加工車間1500多平方米。豬場現有6個系12頭公豬,常年存欄寧鄉能繁母豬500-600頭,年出欄寧鄉豬優質後備種豬5000頭,無抗商品豬12000頭以上。我場堅決實施“科技興場”戰略,力爭在設備配套、產品質量等方面取得突破,創全省一流的生豬產業企業,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場區位置優越,遠離村莊;布局合理,生產區、生活管理區、糞便堆貯處理區和病畜隔離區,相互隔離,淨道、污道分離;管理科學,按無公害畜禽生產標準和要求,實行標準化飼養;防疫規範,配備專職畜牧獸醫人員,建立嚴格的免疫程式、衛生消毒、疫病防治、控制及撲滅等各項制度和檢測檔案;各類設施配套齊全;糞污治理達標排放。豬場採取疾病防治的新模式,不使用抗生素,採用餵食中草藥與發酵床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生豬養殖的“零疫病、零排放和零藥殘”。豬場被認定為無公害生豬產業化養殖基地,長沙市巾幗創業示範基地,湖南省生豬標準化示範場,湖南曾氏寧鄉豬一級種豬擴繁場。為湖南省農村專業合作社。
無飼料原生態養殖把豬肉的味道還給豬
曾氏養豬專業合作社的豬場採取疾病防治的新模式,不使用抗生素,採用餵食中草藥與發酵床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堅持自己採用玉米,豆粕,油糠等天然飼料配制飼料,不加任何的添加劑,從而實現了生豬養殖的“零疫病、零排放和零藥殘”。豬場被認定為無公害生豬產業化養殖基地。
青龍寨所有的寧鄉花豬都採用原生態的餵養方法,遵循傳統養殖是寧鄉花豬保持獨特的原因之一,選取本地新鮮原料,煮熟飼養。寧鄉花豬所吃的食物完全不含飼料和任何化學元素,並且豬的一伙食很多都是自己種植的。長達十月精心飼養;全程綠色無污染飼養環境安全又美味。養殖區左側為糞污處理廠,將最新建的大型沼氣加污水處理器技術完美結合,完全達到糞污達到糞污的零污染。
遵循傳統養殖是寧鄉花豬保持獨特的原因之一,選取的原料:青菜、玉米、大米(全部來源於公司在周圍承包的幾十畝地)不添加任何化學元素,長達十月的精心飼養;餵養的過程:1每天都會採集新鮮的青菜,然後洗淨,人工粉碎。2事先準備好的自家種植的純天然玉米大米將青菜拌在裡面3將攪拌後的混合物放入鍋中煮熟,冷卻後再進行餵食。
古法與科技相結合養豬
隱藏在山水深處的青龍寨,這裡的土壤、空氣、水源、飼養原料保持天然狀態。
數字養豬產品溯源安全可全程監督
利用3G網路及有線網際網路達到遠程控制豬圈,內部溫度、濕度,兼職數位化系統,實施GIS系統、GPS、網際網路、豬耳晶片同步運作,讓所有購物季關注寧鄉花豬肉的人們都能"產品溯源"保證產品的品質及安全性。

品種

特徵

寧鄉花豬寧鄉花豬
“烏雲蓋白雪,脖戴銀項圈,絲頸葫蘆肚,耳薄體毛稀”,這是對寧鄉豬體貌的傳神寫照。寧鄉豬體型中等,頭中等大小,額部有形狀和深淺不一的橫行皺紋,耳較小、下垂,頸粗短,有垂肉,背腰寬,背線多凹陷,肋骨拱曲,腹大下垂,四肢粗短,大腿欠豐滿,多臥系,撒蹄,民眾稱“猴子腳板”,被毛為黑白花。依毛色不同有烏雲蓋雪、大黑花、爛布花三類型;依頭型差異,有獅子頭、福字頭、閹雞頭三種。而在漫長的選育中,寧鄉豬更是形成了特有的性狀:耐粗飼、抗病力強、性情溫順、產仔率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等,被稱為國家重要的家畜基因庫,上個世紀70年代曾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推薦品種。

生產性能

寧鄉豬屬偏脂肪型豬種,具有早熟易肥,邊長邊肥,蓄脂力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性情溫順,適應性強,體軀深寬短促,體質松疏等特點。寧鄉豬肥育期日增重為368克,進食利用率較高,體重75~80千克時屠宰為宜,屠宰率為70%,膘厚4.6厘米,眼肌面積18.42平方厘米,瘦肉率為34.7%。寧鄉豬三胎以上產仔10頭。

利用

寧鄉豬在華北、東北、西北、華南等地飼養,均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與外種豬雜交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最高優勢率達19.12%。1981年國家標準總局核准頒布了《寧鄉豬標準》,代號為GB2773-81寧鄉豬,正式確定寧鄉豬為全國三大優良地方品種之一。進入八十年代末期後,寧鄉農戶養豬基本實現雜交化。省市有關部門以寧鄉豬原產地草沖農戶為基礎、縣種豬場為核心,對寧鄉豬實行保種。從此,寧鄉豬進入保種繁育階段。土花豬4月齡第一次發情,6-7月齡可配種,利用年限10-12年,成年母豬每胎產活仔數10-14頭,具有投資揮手期短、利用年限長,產仔成活率高等優點,能夠滿足全國各地各種檔次的規模養殖場及養殖大戶高效投資的需要。

特點

寧鄉花豬肉含有豐富的營養,經權威部門檢測表明:寧鄉土花豬除了含有大量鉀、鈣、鈉、鎂、銅、鋅等40餘種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之外,有機營養成分含量也非常豐富,如:肌肉脂肪、亞油酸、a-亞麻酸、油酸、不飽和脂肪酸、必需胺基酸(必需胺基酸指的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胺基酸,如果飲食中經常缺少此類胺基酸,會影響健康,特別是對嬰兒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亞油酸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譽,具有軟化心腦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脂和血壓、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和減緩衰老等功用。a-亞麻酸經人體自身酶將其轉化為DHA,DHA俗稱腦黃金,是人的大腦發育和成長的重要物質之一。人類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體內DHA含量高的人,智力發育指數高、心理承受力強,同時,DHA可使癌症發病率降低,使乳腺癌及腸癌死亡率下降,起到抑癌作用。寧鄉土花豬肉基本不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可以有效防止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發生。

榮譽

寧鄉花豬寧鄉花豬
寧鄉土花豬系中國四大名豬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作為我國中南地區代表豬種被列入大中專教材。聯合國糧農組織出版的《LivestockBreeding家畜繁育》雜誌,曾選用寧鄉土花豬作為封面,對寧鄉土花豬進行了詳細介紹,向全世界推介。先後有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朝鮮、俄羅斯、荷蘭等60多個國家的畜牧專家對寧鄉土花豬進行過考察。寧鄉土花豬是我國乃至世界寶貴的遺傳資源,2006年7月,被列入首批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2007年,列為世界銀行貸款農業科技項目。2008年榮耀登上中國釣魚台國賓館的餐桌,被指定為全國定向運動錦標賽專用肉食品。2010年代表湖南特色產業展銷上海世博會。

花豬肉

豬肉豬肉
長沙市科技特派員、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楊仕柳教授現場教消費者如何鑑別真假土花豬肉。
“由於寧鄉花豬必須在完全天然、健康的環境下生長,遠離任何人工生長素,因此它們的生長周期比普通生豬生長周期長近兩個月,由於有足夠的時間沉澱足夠的營養物質,因此有機豬肉較普通豬肉具有膽固醇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肌肉更有彈性、口感好、肉味香濃、沒有異味腥味等特點。”寧鄉花豬之所以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健康,除了它是得天獨厚的優良品種以外,與其綠色、環保、無公害的傳統餵養方式緊密相關。並向專家請教如何鑑別土花豬肉。
“寧鄉豬”或“草沖豬”,現存品系按毛色分為烏雲蓋雪、大黑花、小散花;按頭型分獅子頭、福字頭、閹雞頭,從毛色上很好分辨。不僅如此,若能看到新鮮的豬肉,消費者更可以現場鑑別。正宗的“寧鄉花豬”手感好,彈性佳,用手指按一下豬肉表皮,馬上可以彈回來;而使用飼料養的豬肉,就好像是被注了水似的,用力按肉表面,回彈上來的速度很慢。此外,“寧鄉花豬”表面看起來油光發亮,皮和油層比較厚實;而飼料豬看起來略顯白色,油層比較薄。

保種

2006年,國家農業部將寧鄉花豬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2007年,又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產品認證;2009年,寧鄉獲“國家級寧鄉豬保種場”和“國家級寧鄉豬保護區”稱號,迄今為止全國同時獲得這兩個稱號者僅此一家;今年4月,國家農業部頒發了《寧鄉花豬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證書》;目前,寧鄉花豬肉正深受長沙等大城市居民青睞,銷售均價超過60元/千克……近幾年,一度沉寂多年的寧鄉花豬名氣一路飆升,其品牌效應越來越彰顯。寧鄉花豬品牌的重新樹立,寧鄉花豬產業的重新崛起,離不開縣畜牧水產局數年如一日的強力推動。

品牌重塑

寧鄉花豬寧鄉花豬
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良種豬,在全國不少省市及東南亞其他一些國家,寧鄉花豬曾留下輝煌印記。其原產地在我縣流沙河一帶,歷史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早在明朝洪武年間就有“與他地產者更肥美”的美譽;1954年,在全國品種資源調查過程中,被認定為國家優良地方品種;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除台灣和西藏之外,全國其他省市都曾引種飼養;上世紀六十年代,作為中南地區代表豬種被列入大中專教材;上世紀七十年代,被聯合國糧農組織雜誌《家畜繁殖》詳細介紹,並被該組織列為推薦品種;1981年,國家標準總局核准頒布了《寧鄉豬標準》,正式確定寧鄉花豬為全國三大優良地方品種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其市場拓展一度達到一個巔峰,僅縣肉聯廠每年出口東南亞各國的乳豬產品就達60萬頭之多。
2003年,寧鄉花豬新國家標準頒布的那年,農業部專家對各地良種豬現狀進行全面調查,發現一個嚴峻的現實狀況——大部分品種陷入瀕危困境,寧鄉花豬便是其中之一。7頭公豬,7個血統,母豬有數萬頭,但絕大部分通過雜交繁殖白毛肉豬,這就是當時我縣寧鄉花豬的存在狀況。寧鄉花豬保種工作迫在眉睫!因為從保種理論來看,要使優良特性全部遺傳下去,使其基因不丟失,血統必須達到31個,最低底線為10個。
當年,縣畜牧水產局一班人提出從保種工作入手,大力發展寧鄉花豬產業。在取得縣委縣政府和上級畜牧部門的重視與支持後,在流沙河建立了一個寧鄉花豬保種場和一個寧鄉花豬保護區,其保護區主要位於原草沖鄉。
2004年4月,縣畜牧水產局派出技術人員趕赴新化縣,尋找在我縣已不存在的寧鄉花豬血統。此前,技術人員得知,上世紀五十年代曾有大量寧鄉花豬被引到新化,當地應該還飼養不少。功夫不負有心人!技術人員跑遍了5個鄉鎮,經過7天“地毯式”搜尋,終於找到了3個已在我縣消失的寧鄉花豬血統。當年5月,6頭公豬攜帶這3個血統被引回“老家”。至此,不管是保護區還是保種場內,寧鄉花豬的血統都達到了10個,終於脫離了瀕危的困境。|

龍頭企業

長沙市沙龍畜牧有限公司長沙市沙龍畜牧有限公司
長沙市沙龍畜牧有限公司始建於2003年,肩負保護和開發流沙河花豬(學名“寧鄉豬”,又名“寧鄉花豬”)的重任,集流沙河花豬的保種、養殖、屠宰、肉製品深加工及銷售於一體,是一家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進行“流沙河花豬”品種資源保護及綜合開發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養殖基地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寧鄉豬保種場。
公司生產的“流沙河花豬”,原產於湖南省寧鄉縣流沙河、草沖一帶,是中國四大名豬之一,2006年7月,被納入農業部確定的首批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成為了中國的“國保”。在千餘年漫長的進化選擇中,其形成了性情溫順、早熟易肥、繁殖力高、耐粗飼抗逆性強的優良種性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油而不膩,清甜醇香的獨特風味。
沙龍畜牧對於流沙河花豬的培育與開發,讓流沙河花豬的自然美味得以走進了更多家庭的餐桌,也讓流沙河花豬物種價值延續與保護走上產業化道路。近十年的產業化經營,沙龍畜牧人用自己最為樸素的蓄養觀念,傳承和守護著流沙河花豬千年物種精華最為純正和健康的自然風味,得到了國家及地方政府的多方支持與認可,“流沙河”已日漸成為中國最具有實力和品牌價值的豬肉品牌。
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搶占發展先機,沙龍畜牧高瞻遠矚,繪就了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加大資本及科研投入,不斷拓展銷售網路渠道建設,立足華中,面向全國,將流沙河花豬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把公司打造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公司整體上市。

發展歷程

2003年08月建立流沙河花豬(寧鄉豬)保種場
2004年10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
2005年03月成立長沙市沙龍畜牧有限公司
2006年11月無公害農產品產品認證
2007年04月湖南省名牌農產品
2008年07月國家農業部授牌“國家級寧鄉豬保種場”
2008年10月世界銀行資本進入
2009年01月湖南省著名商標
2010年04月通過有機轉換產品認證
2011年01月湖南省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獎
2011年03月通過ISO9001及ISO14001管理體系認證
2011年12月獲評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範場”
2012年05月“流沙河”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2012年05月引進戰略風險投資
2012年09月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
2012年10月沙龍畜牧深圳分公司成立

國家級品牌

長沙市沙龍畜牧有限公司寧鄉花豬保種繁育場長沙市沙龍畜牧有限公司寧鄉花豬保種繁育場
在推動寧鄉花豬產業重新崛起的過程中,縣畜牧水產局一班人始終將保種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從新化引回3個血統後,在保護區和保種場內,各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寧鄉花豬核心保種群,每個核心保種群包括代表10個血統的10頭公豬和10個家系的150頭母豬。
為推進寧鄉花豬保種工作的高效開展,縣畜牧水產局建立了梯次結構的保種員隊伍,包括局裡的技術人員、流沙河鎮畜牧水產工作站的2名專職保種員和保護區內10個自然村的協保員;並實施了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包括建立種豬血緣系譜檔案,給每頭保種種豬一個對應編號,嚴格世代更換及公豬調換等。
嚴格的世代更換是保種工作成敗的一個關鍵。從今年開始,寧鄉花豬保種種豬三年更換一個世代;在此之前,則是兩年更換一個世代。這,是縣畜牧水產局技術人員以相關理論為依據,結合寧鄉花豬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的一個規劃。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每一頭保種種豬都有嚴密的檔案管理,每一頭後備種豬的選定都必須遵循嚴格標準。每一個世代,都有一套完整的血緣系譜檔案;不同區域的公豬,按一定周期進行一次調換……種種舉措的實施,使寧鄉花豬的優良特性得以完整保留和充分展示。
今年55歲的何長才家住流沙河鎮草沖村,他家養有1頭保種母豬。在寧鄉花豬保護區內,這樣的保種戶共有150戶,都與縣畜牧水產局簽訂了保種契約。他說,每一個保種戶每年都能獲得一定補助,養保種公豬的戶子所獲得的補助更多。在他的印象當中,寧鄉花豬的保種工作是越抓越嚴格,越抓越紮實。一遇到什麼問題,保種工作人員都會及時幫忙解決。一年下來,縣畜牧水產局技術人員和當地的保種員都會多次上門,進行指導。正因為這些,他與當地不少養殖戶都有一個同樣的感覺——寧鄉花豬越來越好養。2007年,他家養了1頭母豬,到今年,數量增加到了15頭。他表示,明年還好擴大規模,當地不少村民都有這個打算。
保種工作的長期紮實推進,收到了可喜成效,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肯定。去年11月,榮獲“國家級寧鄉豬保種場”和“國家級寧鄉豬保護區”兩個含金量十足的稱號。迄今為止,全國優良畜牧品種同時獲得這兩個稱號的,僅有寧鄉花豬。目前,在保種場內有寧鄉花豬原種場和資源場,資源場每年可繁育種豬1200頭;在保護區內,擴繁基礎母豬已有近2000頭。

深度開發

近年來,寧鄉花豬產業的發展得到了眾多縣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今年,這種重視與支持達到了一個全新高度——成立了寧鄉花豬產業深度開發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黎石秋等任顧問,縣長黎春秋任組長,副縣長劉平任副組長,全面統籌寧鄉花豬產業深度開發工作。
在年初的人大會上,議案《寧鄉花豬保護與綜合開發》被列為一號議案,並成為全年唯一一件交由縣政府辦理的議案。這個議案,得到了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縣長黎春秋對此進行了多次專題深度調研,從產業發展基金中安排了100萬元的專項經費。副縣長劉平親自安排部署相關工作,使辦理工作得到高效推進。
經過反覆調研與不斷完善,寧鄉花豬產業的發展思路得以確定,即:按照“科學定位、規劃先行,品牌先導、項目支撐;龍頭驅動、輻射帶動”的思路,實行“政府支持、市場運作”的模式,以公司為龍頭,科技為依託,通過加大投入與開發力度,形成“保種、選育、養殖、屠宰、加工、流通”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五年五十萬,十年過百億”(即通過5至10年努力,全縣寧鄉花豬養殖總量達50萬頭,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發展目標。
年初以來,在縣委政府的整體部署下,就寧鄉花豬產業的深度開發工作,縣畜牧水產局投入了比往年更多的人力與財力。局長楊正文、局黨委書記謝合光經常親臨一線,爭取上級更大的支持,解決各種難題。請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院專家制定《寧鄉花豬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專家制定《寧鄉花豬保種選育工作規劃》,請北京盛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寧鄉花豬宣傳畫冊》,建設寧鄉花豬養殖示範視窗,著手引進實力強大的龍頭企業……每一項重點工作,都由一名局班子成員具體負責,並配備了專門工作人員,使之得到有序推進。
寧鄉花豬青龍寨養殖示範園位於雙鳧鋪鎮合軒村,占地面積340畝,規劃投資近3000萬元。根據規劃,其建築為古典式風格,為一個集養殖生產、旅遊觀光、休閒購物及寧鄉花豬文化展示為一體的原生態、環保型養殖綜合示範園。投產後,常年存欄肉豬可達5000頭,年出欄肉豬1萬頭。為了使這一項目建設得到快速推進,縣畜牧水產局派出3名工作人員長駐工地,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按照目前的進度,其主體工程可在2011年春節前竣工,2011年5月前可實現投產。
“我們正在有選擇性地引進一家具備雄厚實力和豐富生豬產業開發經驗的龍頭企業,以強力驅動寧鄉花豬產業的高速發展。然後,通過3至5年的努力,使‘寧鄉花豬’整體上市,將寧鄉花豬肉打造成‘國肉’,使其銷售價格達到200元/千克,實現寧鄉花豬產業的全新崛起。”採訪中,縣畜牧水產局局長、寧鄉花豬產業深度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楊正文如是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