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金柑

寧波金柑

(二)土壤條件。 (三)栽培技術。 (四)質量特色。

簡介

寧波金柑寧波金柑
寧波金柑是金柑屬中最重要的栽培種類。金柑為芸香科柑橘族金柑屬的植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金柑原產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栽培歷史就有1600多年,封建時代曾作為貢品,詩人墨客常以此為吟詠的題材。據沈瑩《臨海水土異物志》(公元三世紀)載:“雞橘子,大如指,永寧界(今浙江台州)中有之”。此外,在西漢劉向《列仙傳》、西晉郭義恭《廣志》等書中多有記述。唐宋時代,金柑已廣為栽培。
寧波金柑栽培歷史較長。元代有“金柑出慈谿,飽霜者甘”的記載。明嘉靖(1522-1566)《浙江通志》稱“寧波金豆橘形似豆,味甘香勝於大橘”。清陳扶搖撰《花鏡》(1688)載:“金柑,一名金橘,多產於江南太倉與浙之寧波”。光緒時人亦稱“吾縣所產金彈味最甘,曰牛奶味次之……”。寧波成為金柑的主產地,在明末清初時栽培興盛,並運銷至上海、杭州、蘇州等地,至解放初尚有120多公頃,1961年達公頃,現僅寧波市北侖區金柑面積就有700多公頃,常年產量5000—7000噸。
《本草綱目》中說,食用金桔“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中醫認為,金桔有理氣、補中、解郁、消食、散寒、化痰、醒酒等作用,可用於治療胸悶郁結、酒醉口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哮喘等症。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簡介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寧波金柑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10月25日起對寧波金柑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保護範圍

寧波金柑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人民政府《關於劃定寧波金柑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建議》(侖政[2005]97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浙江省北侖區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金彈(Fortunella crassifoliaSwingle)系列優良品種。
(二)土壤條件。
栽培土壤為礫質或砂質壤土,土層厚度≥80cm,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2.0%,pH值5.0至6.5之間。
(三)栽培技術。
1. 育苗:採用嫁接繁殖。以枳殼為砧木,金彈系列優良品種為接穗,套用嫁接方法培育合格苗木。
2. 建園:春季或秋季栽植,每公頃種植≤1900株。栽植後及時加強肥水管理和保護措施,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3. 整形修剪:樹形採用自然圓頭形;冬季修剪與夏季修剪相結合,採用去弱留強、疏刪為主、短截為輔的修剪方法,保持樹冠內通風透光,樹勢強健,優質豐產。
4. 肥水管理:幼年樹施肥以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成齡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適量增施無機肥,全年有機肥施用量每公頃≥30噸,配合增施化學肥料,N、P2O5、K2O比例為5∶3∶4。
梅雨季要及時開溝排水,夏季在樹盤地面覆草保水,遇乾旱及時灌水。
5. 樹冠管理:平衡樹冠,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疏除廢枝,疏花疏果,保持枝、葉、果平衡,實現優質高效。
6. 採收:採收在11月中下旬,果面50%轉黃時開始選黃留青、分期分批採收。
(四)質量特色。
保護對象為鮮果。果皮光滑,果形端正,風味脆香酸甜。其感官和理化指標見下表:

指標
等級
理化指標 感官指標
可溶性固形物
(%)
總酸(以檸檬酸計)
(%)
單果重
(g)
可食率
(%)
外觀形態
特級 ≥11.0 ≥0.5 ≥15 ≥90 果實圓球形,果皮金黃色
Ⅰ級 ≥9.5 ≥0.4 ≥12 ≥90 果實圓球形,允許夾雜少量(≤5%)橢圓球形果實,果皮橙黃色
專用標誌使用

寧波金柑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寧波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侖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寧波金柑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措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