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油炸糕

寧武油炸糕

山西多數地區都產黍子。黍子上碾去殼成黃米,磨成面謂之糕面,用此做此油糕便是晉北各地的風味食品,亦是逢年過節待客的好茶飯。

製作方法

寧武油炸糕做法與其它地方大同小異,以溫水和糕面,做得少即和得稍軟一點,以能捏成把為宜;
1.做得多即將糕面用溫水拌溫,先撒一層於極滾開水鍋上的籠里,熟一層撒一層,撒完蒸熟,
2.出鍋後蘸水揉勻,捏成一體整圓餅狀,或包豆餡、紅糖,捏面兩半合圓形。
3.然後,置胡麻油鍋內炸,炸成金黃至棗紅色,出油鍋即成。鮮炸的油糕,表皮酥脆,裡面精軟,因為黃米本身的糖分和塗過糖漿,所以不蘸蜜糖,也覺香甜。但是這種香甜卻毫不膩口,是那種淡淡的、適口的香甜。

個別村寨有不同之處

個別鄉村有不同之處,是將從油鍋里炸出的油糕趁熱個挨個一層層放入盆內壓實,然後將盆加蓋放入開水鍋內(水不得浸入盆內),小火溫熱(當地人叫燉)半小時以上或更長時間以後再吃,方顯出寧武油糕獨特的馨香風味;熱騰騰、油浸浸的油糕黃里透紅,讓人一看饞涎欲滴;咬一口,又綿又軟又精,筷子夾住一頭,像飴糖一樣拉出尺把長,一放開,又能縮原狀;至於香甜,那就不必說了,開始吃,不由人狼吞虎咽,一兩個糕若蛇入洞穴;細嚼慢咽,更有一種余香。

吃糕時間

寧武人吃糕,與別地一樣,不僅在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招待賓客,而且每每有紀念意義的事都要吃糕。小孩子過滿月,做生日,要吃“滿月糕”、“百歲糕”;老年人做壽,要吃“長壽糕”,娶媳婦要吃“喜糕”,蓋新房要吃“上樑糕”,搬遷新房新居要吃“搬家糕”,並有“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的說法......這些古老的習俗,至今在農家仍很盛行。

寧武油炸糕的含義

他們一方面取“糕”的諧音與“高”緊密聯繫在一起,企盼步步登高,高升旺長;一方面取糕的形狀圓與色澤紅,祝願合家團圓,日子紅火。

相關條目

美容 健康 飲食 食療 食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