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藝術職業學院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

夏藝術職業學院始建於1979年,是在原寧夏藝術學校、寧夏電影學校基礎上創建起來的一所國辦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2014年,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正式建院,學院位於銀川市西夏區寧夏職業教育園區。現設有音樂表演、舞蹈表演、藝術、傳媒、文化管理5系和基礎教學部、中專部、繼續教育(培訓)部、圖書館、實驗藝術團等部門。現已被文化部、自治區人社廳分別授予“全國文化幹部培訓基地” 和“自治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

基本信息

簡介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寧夏藝術職業學院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始建於1979年,是在原寧夏藝術學校、寧夏電影學校基礎上創建起來的一所國辦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2014年,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正式建院,學院位於銀川市西夏區寧夏職業教育園區。

學院秉承“德藝雙馨、藝文相長”的院訓,堅持“尚美、求真、創新、卓越”的院風,大力弘揚“敬業愛生、精藝善教”的教風,積極培育“尊師、勤學、勵志、自強”的學風,堅持“立足寧夏、面向西部、服務基層、奉獻社會”的辦學方向,緊緊圍繞“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以發展為主題,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目標。學校自成立以來,先後為區內外輸送了5千多名優秀藝術人才,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98%。一批又一批學子在這裡接受了良好的藝術教育,走上社會大舞台,進而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已成為寧夏乃至西部地區各類藝術人才成長的搖籃。

歷史沿革

1979年,寧夏藝校在原寧夏展覽館舊址的基礎上掛牌成立。建校初期,以團代校,雖然只開設戲曲、舞蹈、音樂3個專業,但寧夏從此有了自己培養藝術人才的專業學校。1984年,寧夏電影學校合併入藝校,專業設定增加,師資力量得以加強,招生範圍也從區內向周邊省區延伸,2002年該校舞蹈專業被自治區教育廳確立為全區教學示範專業。2013年9月,該校新校區在銀川市西夏區寧夏職業教育園區建成投用,標誌著學校的發展迎來歷史性轉變。

2013年11月,經自治區教育廳高職院校設定評估委員會專家組評審,同意在寧夏藝校基礎上組建藝術職業學院。今年2月,自治區政府正式批覆設立寧夏藝術職業學院。

辦學規模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教師活動寧夏藝術職業學院教師活動
學院現占地220畝,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現有專任教師16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60餘人,副高級職稱50餘人,雙師型教師40餘人,多位教師獲全國和自治區級教育教學獎項、專業類比賽金獎。

學院教學體系和設施設備完善,現設有:音樂表演、舞蹈表演、藝術、傳媒、文化管理5系和基礎教學部、中專部、繼續教育(培訓)部、圖書館、實驗藝術團等部門。

開設專業有:音樂表演、舞蹈表演、影視表演、戲劇表演、藝術設計和主持與播音等學科為主體,兼顧學前教育、雜技表演、影視動畫、攝影攝像、舞台美術、非遺傳承與保護,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等20餘個專業門類。

辦學榮譽

學院被文化部自治區人社廳分別授予“全國文化幹部培訓基地”和“自治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攝影師工種鑑定);是“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單位”、“中國藝術研究所美術專業考級單位”,被北京舞蹈學院、西安音樂學院確定為教育教學實習基地。與上海戲劇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和西安音樂學院等8所全國著名藝術院校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與英國北安普敦大學、美國密蘇里州大學藝術學院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形成了特色吸引名校,名校支持學院發展的新格局,使學院成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藝術人才培養的基地。

學院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劉志斌
院長 張建平
副院長 王玉梅、李文廣、李占軍

發展目標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將秉承民族文化藝術教育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不斷增強辦學活力,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切實培養出專業素質過硬、文化素質全面、用人單位滿意的優秀藝術人才,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