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蛩

寒蛩

寒蛩(hánqióng)是深秋的蟋蟀。出自唐韋應物《擬古詩》之六。

基本信息

出處

寒蛩寒蛩
韋應物《擬古詩》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鳥無遺音。”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一折:“寒蛩秋夜忙催織,戴勝春朝苦勸耕。”清黃遵憲人境廬雜詩》之六:“露溼寒蛩寂,枝搖暗鵲驚。

關與寒蛩的詩

岳飛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七引陳郁藏一話腴】武穆賀講和赦表云:“莫守金石之約,難充溪壑之求。”故作詞云:“欲將心事付瑤箏,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蓋指和議之非也。又作滿江紅,忠憤可見。其不欲“等閒白了少年頭”,足見明其心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