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十景

富春十景

鸛山坐落於富陽市城東的富春江畔,海拔42.9米,面積3.46公頃,三面環水,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級景點,素有華東文化名山的美譽。

簡介

山清水秀,景色綺麗。“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陽地處“西湖——富春江——千島湖——黃山”國家級黃金旅遊線的前站,既賦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

富春十景富陽

一川如畫的富春江橫貫境內;有華東地區最大的野生動物世界(國家AAAA級景區),保留明清建築特色的孫權後裔聚居地龍門古鎮(國家AAAA級景區),再現造紙印刷兩大發明的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亞太地區第一洞廳的碧雲洞(所在富春桃源景區為國家AAAA級景區),以及富春山居國際高爾夫球場、度假勝地富春桃源、鍾靈毓秀的鸛山、天鐘山等。境內人文勝跡眾多,羅隱碑林黃公望結廬處郁達夫故居等遠近聞名。隨著近年來一大批景區景點的開發,中外遊客紛至沓來,成為休閒度假的旅遊勝地。

近年來富陽市政府為了更好的開發旅遊業,評選出的“新富春十景”更是風景宜人。

富陽十景:鸛山攬勝,龍門古風桃源春色廟塢竹徑天鍾聽泉賢明夕照,長堤戲浪,楓林咽泉江洲鷺影郁宅望江

鸛山攬勝

鸛山坐落於富陽市城東的富春江畔,海拔42.9米,面積3.46公頃,

富春十景鶴山攬勝

三面環水,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級景點,素有華東文化名山的美譽。鸛山截江而立,岩壁突兀,因為其山勢如臨江俯立的鸛鳥,故名,山上古木蔥籠,樓閣錯落。有修建於清同治年前的“春江第一樓”,現代文學家郁達夫及其兄法學家郁曼陀奉養其母的“松筠別墅”、東漢高士嚴子陵垂釣處及“龜川秋月”、“董公祠”等古蹟。漫步青石古道,登臨山巔樓閣、俯眺江景、青山疊翠、帆影如夢、令人浮想聯翩。古今中外不少文化名人,如唐朝的李白白居易、宋代蘇東坡、現代著名文學家郁達夫郭沫若沙孟海等都遊覽過鸛山,留下了蹤跡和墨寶。山上的松筠別墅,曾是郁曼陀奉養老母的地方。現已被闢為“郁曼陀、郁達夫烈士事跡陳列室”。雙烈亭是1980年富陽縣政府為紀念郁達夫、郁曼陀兩位愛國志士修建的。亭下正檐懸掛著茅盾題寫的匾額“雙松挺秀”四個大字,亭子中間豎有石碑,刻有郭沫若於1963年為郁曼陀遺畫而作的詩。郁曼陀血衣冢,是在1996年值郁達夫誕辰100周年之際重建的。主要是為了紀念,1939年在上海遭敵偽槍殺的郁曼陀。春江第一樓是鸛山標誌性建築,它青牆黛瓦,飛檐翹角,被古人稱之為“前樓如畫俯山根”。此樓原為三層,曾於清朝鹹豐年間毀於戰火,同治年間重建後改為兩層,樓前正中年縣“春江第一樓”匾額出自著名書法家沙孟海之手。鸛山上還有一景是嚴子陵垂釣處。多少年以來,人們只把桐廬七里瀧當作東漢高士嚴子陵唯一的垂釣和隱居處,其實在富陽境內也有三處嚴子陵的垂釣處,一處在西南桐州,一處在新民雞籠山,這二處均因江段變遷,難覓遺蹟,唯剩下鸛山一處。此處依山臨水,由於石磯伸入江心,江水在此迴旋成潭,魚類聚集,是實實在在的垂釣好去處。另外,山上還有龜川秋月等著名景點。

龍門古風

龍門古鎮是地處富春江南岸,距離富陽市區16公里,據說以東漢高士嚴子陵暢遊龍門山時留下

富春十景龍門古風

“此地山青水秀,勝似呂梁龍門”的美譽而得名。龍門古鎮以其“古”字而聞名,一是因為90%以上的村民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的後裔,定居已有千餘年,民風純樸:二是全鎮仍完整保留著江南罕見的明清古建築群。龍門古鎮是我國古代宗族聚居形態的典型,千餘年來隨著孫氏家族的繁衍昌熾,逐漸形成了以“廳堂為中心的廳屋組合院落”。歷史上這裡原有60多座廳堂、古建築。歷經戰亂,保存較完成的尚有2座祠堂,30多座廳堂,3座磚砌牌樓和1座古塔,一座寺廟。從廳堂的建築形式看,可分為“井”與“回”字形兩種,是廳堂四周環以本房成員住宅,再築以高牆,形成封閉式的院落。古鎮內廳堂密布,巷道縱橫,牆檐相連,房廊相接,走進古鎮令人如墜迷宮,東西莫辨,別有一番情趣,“大雨天串門、跑遍全村不濕鞋”就是最生動的寫照。距龍門古鎮1公里處,有龍門山山高林茂,群峰逶迤,山上有龍門瀑布猶虛懸白練,飛珠濺玉,聲如雷鳴,山下設龍門客棧,有農家特色的餐飲。

桃源春色

“湖谷溪澗岩石嶺,山水洞林鄉土情;漁樵耕讀桃源景,洞天福地山水情。”

富春十景桃源春色

這就是富春桃源。景區地處富陽胥口鎮,總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共分為九霄碧雲洞逍遙岩嶺湖天成野櫧林休閒鶴舞坪桃源三家村五大區塊,集山水林洞村於一體的旅遊、休閒、度假勝地。九霄碧雲洞,面積2.8萬平方米,洞內淨空最高處24米,單廳面積之大,數國內罕見,被譽為“亞太第一大洞廳”。洞底平整,可容納千餘人。洞內最大的鐘乳石“擎天玉柱”高達20多米,撐起洞頂的一片“藍天白雲”,穹形廳內有神奇絢麗的各種景石23組,有神洲奇花,有黃果樹瀑布,有比薩斜塔,有泰國大象等等。遊人可乘坐江、浙、滬第一條地軌式觀光纜車只需幾分鐘就能輕輕鬆鬆到達碧雲洞。逍遙岩嶺湖,即岩石嶺水庫,湖面面約3萬平方米,峽、谷、灘形態諸多;四周峰巒疊翠、林木蔥蘢,清玲生氣,湖光山色,村落葉園,動靜結合,相映成趣。目前已闢為水上遊覽項目,遊人或兜風,或悠遊,或品茗、或小芍、游泳嬉水、其樂融融。天成野櫧林,百餘畝充滿生機的野生櫧林,清朗幽靜,遊人在此踏青涼界、沐森林浴、聽山泉吟、尋童話夢,趣味盎然。林內“神暢”遊園,走索橋,攀繩索,鑽索洞,溜溜索,驚險刺激,樂趣無窮。山腰有輕軌列車直穿330米隧道與碧雲洞相連,真可謂才離仙山,又入洞天。休閒鶴舞坪,依山傍水,有大片櫧樹林和平緩入坡地,臨湖建有森林茶吧、親水平台、沙灘燒烤、小島垂釣等旅遊項目,林中曲徑通幽、木屋溫馨令人留戀忘返。桃源三家村,由漁村牧村稻香村3個自然村組成,錯落而居的村落落大方。粉牆黛瓦、桃紅柳綠、小橋流水、雞犬相聞,如一幅桃源畫卷,向遊人展示漁樵耕讀田園生活意境,清靈而悠遠。富春桃源風景區山水林洞村的自然組合,以山這青、水之秀、林之茂、洞之奇、村之寧靜使您在自然山水中充分享受桃花源式的休閒生活樂趣。半山桃艷”地處新登鎮西南,海拔400餘米半山谷坡地。此村與桐廬依山相連,交通便捷。此地山青水秀,空氣宜人,環境優美。從上世紀80年代初,半山憑藉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積極發展仙桃產業,走上一條科學種桃之路。目前全村擁有連片桃園面積達1400多畝,年產鮮桃135萬公斤,總收入達310餘萬元,村中403位村民從事鮮桃產業,70%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鮮桃。鮮桃已成為村民致富的“搖錢樹”。2002年“半山牌”鮮桃榮獲“杭州市農展會金獎”。2003年半山村被列為“杭州都市農業示範區”、杭州市鮮桃專業村。每當春天來臨,山村環抱的崇山峻岭,煙霧繚繞,遍地桃花紅艷,含笑春風,更還有篁竹爭奇,百花相映,使桃花園更美不勝收,前來尋芳賞景,觀光遊覽者,絡繹不絕。

廟塢竹徑

地點:東洲廟山塢(黃公望森林公園內)從富陽城出發,沿富春江東下約5公里,

富春十景廟塢竹徑

就到東洲街道白鶴村廟山塢。因元代大畫家黃公望而得名的黃公望森林公園,即坐落於此。黃公望森林公園總面積5.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93.6%,森林積蓄量2.21萬立方米,系富陽市首家省級森林公園。廟山塢人文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宋代大詩人蘇軾鍾愛富春山水,多次到廟山塢觀光遊覽。元代大畫家黃公望晚年看中這塊幽靜之地,在塢內肖其泉邊結廬隱居20多年,並創作出了流傳千古的山水巨卷《富春山居圖》。《富陽縣誌》上說他“放浪江湖,愛富春山水之勝,潑墨畫大嶺山圖,遂結廬於雞籠山之肖其泉,以終老焉。”這些文化名人的駐足垂青與詩文墨跡,為自然風光迷人的廟山塢增添了光彩奪目的人文景觀。由白鶴村向前約500米即到廟山塢。進入塢內,首先見到的即是小橋流水人家,兩邊是數丈高的翠竹,腳底下是輕輕綿綿的竹葉,加上遍地的野花、叮咚的山泉、清脆的鳥鳴,風光迷人,真是“夾竹蕭蕭竹萬竿,春晝陰晴人不知”。踏著鋪滿竹葉、鬆軟平坦的小徑,漫步在綠竹之間,頓感心曠神怡。春夏之交,看雨後春筍,新篁初成,一派生機勃勃;秋冬時節,聽艷陽漏金,竹風鳴瑟,恍若置身於世外仙景。這片竹林為中國亞林所的毛竹科研基地,占地約0.3平方公里,收集了全國70多個竹種,有形似鳳尾的鳳尾竹,有一節青、一節黃的黃間竹,有節如三角形的羅漢竹等等,千奇百怪,奇妙無比。據調查,整個林區有木本植物71科172屬31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樹種29種。整個景區內有肖其泉(黃公望隱居處)、淨因禪院遺址等主要景點。

天鍾聽泉

富春十景天鍾聽泉

天鐘山,位於富陽市區南6公里處的富春江畔。海拔380米,占地約10000餘畝,因其山形遙觀宛如巨鍾。清寶山舉人蔣敦復著《游天鐘山記》中稱:“天鐘山高峰插雲,深澗夾雪;巨石摩空,寒瀑奔騰;竹木繁茂,一路到來,有轉馬潭,織筐潭,神仙石屋,龍漂飛瀑百步石坎,高池天泉,候君嶺等名勝古蹟。山頂有東西兩台高山盆地,平廣數十畝,四周群巒環繞,酷似桃花源。更有“小天竺”之譽的千年觀音古剎天鍾禪院坐落於此,藏風得水,香火旺,古時每逢十月二十七日廟會,龍燈、獅子、竹馬、異常熱鬧,贍禮朝拜者數千人。 天鐘山不僅自然景觀秀麗多姿,還有著底蘊深厚的人文景觀和優美神奇的傳說。傳說是明朝開國皇帝朱無璋戰敗時逃遁到此,後又起兵發跡的地方。“轉馬潭”、“皇逃塢”、“候軍嶺”、“天禪院”等古蹟遺址,形象生動地記載了朱無璋當年舉兵輾轉的故事。

賢明夕照

地點:位於新登鎮城南約1公里處介紹:峰巒三面環抱,北臨葛溪。

富春十景賢明夕照

山上茂林修竹,綠樹成蔭。總面積達25.5公頃,是自然的森林公園。賢明山不光自然景色優美,綠蔭叢中還點綴著錯落有致的勝景:東面是高高聳立的“聯魁古塔”,具有剛健之氣。此塔建於明萬曆46年,是富陽市的保護文物。佇立塔下,城鎮風光盡收眼底。北面凹地的綠林中建有古典特色的建築館房,迎門是藝術大師劉海粟題寫的“羅隱碑林”的石匾,內有羅隱石刻雕像和著名書法家沈鵬等題寫的碑刻詩文近20餘塊。碑林東側有六角“昭諫亭”,著名書法家王京篆書題寫亭名;書法家劉江書寫柱聯;碑林西測有古剎遺址、石碑、石窟等。此處,盛夏清泉不竭,並設有茶室、楸千、盪木、攀架、蹦跆等休閒和運動器械。賢明山北麓還有我國著名地理學家、中科院士周廷儒先輩墓,是人們憑弔先賢,激勵後人的極好場所。賢明山與百丈山單筆峰緊倚,百丈山巔的電視轉播塔高聳雲天,與聯魁塔向峙,巍巍壯觀。百丈山上還保留著一個佛堂,佛堂內石崖上雕刻著大小石佛百餘尊。現賢明山森林公園修有一條1——3米寬,約2公里長的林蔭道,可直至百丈山單筆峰與百丈佛堂攬勝。在賢明公園的北麓,葛溪邊已經建有星級賓館——賢明山度假村,可接待四方遊客。每天晨曦,在陽光的沐浴下,山景秀美,空氣清新,也是小鎮居民散步、運動練身的好場所。所以,既有歷史文化底蘊、又有美麗自然景色的賢明山,已經成為人們旅遊攬勝、休閒度假、運動練身的一個極好景點。

長堤戲浪

江濱西大道是近年來新建的景觀大道,是觀賞富春江的最佳去處,集觀光、健身、休閒、納涼於一路,加之漂亮,雄偉的江堤、碼頭,實在是富陽近年來的驕傲。記得十幾年前與郁天民

富春十景長堤戲浪

(郁達夫長子)先生漫步江堤聽他吟哼的一首七絕:每步江堤惹故思,雙松挺秀鼎堂詩,樓船彌望花添錦,只是潮聲似舊時。如今的江濱西大道正好印證了先生的感覺與希望,如先生健在,他一定會為如今的西堤喝彩,為拍岸的浪花叫好。要知道十年前,那還是一片荒涼的放馬沙。西堤是富陽的新景觀,她記錄富陽的昨天、今天,並將永遠!富春江的浪也是富陽的歷史,有它的遠古和將來,西堤的浪花說明“風從東方來”。富陽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與杭州毗鄰,距上海200多公里,交通便捷。富陽市古稱富春,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縣,是國家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市)之一。自古以來,人們以“江南何處覽名勝,佳麗之地數富春”讚譽富陽。富陽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城市,既賦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國家風景名勝富春江52公里水域橫貫全境,歷代名人為之傾倒,南朝梁吳均謂“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元李桓稱“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近人康有為雲“天下之至美,其富春江乎!”。富陽地靈人傑,英才輩出,有三國英雄孫堅父子、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唐代詩人羅隱、現代文豪郁達夫等。他們為富春大地留下了濃墨重彩。近年來,富陽市以“山水風光為衣裝,人文景觀作底蘊”,致力於開闢休閒度假、自然生態、尋古探幽、紙鄉風情、民俗文化等多種類型的特色旅遊經濟。這裡有華東地區規模宏大的野生動物園和天然淡水浴場,這裡有江南地區保留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三國吳大帝孫權後裔最大聚居地龍門古鎮,這裡有再現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和印刷術的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這裡有融山、水、村落、溶洞於一體的富春桃源,還有山水清麗,清泉潺溪,竹木繁茂,古剎千年的天鐘山。一大批景點的開發,使富陽成為都市休閒的理想選擇。富陽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的前所未有熱情融入到長江三角洲經濟圈中,這座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畫中的江城,這片現代文學家郁達夫筆下的熱土,如今已成為一處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投資興業的熱土。

楓林咽泉

楓林咽泉是舊新登縣的八景之一,曾載入縣誌,並繪有圖景。

富春十景楓林咽泉

可見此景的歷史悠久。此泉從一塊桌面大的石灰岩下湧出,口頭有個三尺多長,一尺多寬,七八寸深的水潭。如果遊人注視潭面水位,就會驚嘆不已。剛才還是流涌嘩嘩的泉水,突然會小下去,淺下去,最後枯竭,石池內的水也會淺下去幾公分。過十來分鐘,水不知從何處而來,又漸漸會滿起來,再過兩分鐘,水從潭裡溢出,可流三分鐘,而且水流越來越大。最大時,竟會瀉成一尺多寬、二尺多高的小瀑布。鏇而瀑布停飛,潭水又淺下去,十五分鐘為一周期,淺而復溢,循環無窮。其實,這口泉早已被人注目。新登縣誌說,泉水時來時止,像人喝水,喝一口停一下。水來時,石下“咕咕”作響,如水下咽喉一樣,於是便稱咽泉。當地人還把這口泉當作聖泉,稱為“噎水靈官”。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三溪,見楓林塢內古楓參天,環境清幽,樂而忘返,不覺喉乾舌燥。走到泉邊,狂飲一陣,水嗆入氣管,差點噎死。乾隆皇帝感嘆地說:“泉水雖好,但嫌來得太快,口渴者容易喪!”皇帝金口,從此泉水“遵旨”,不再連續不斷地湧出來了。解放前,泉邊常有人焚香點燭,頂視膜拜。至今,泉邊石頭上還殘存清朝隆年間的石刻。有人上山觀看咽泉,下來時,當地人總要問:‘你去的時候,泉水滿起來還是淺下去?“如果回答是滿起來,那就讚揚你會走紅運。反之,當然還是倒運的兆頭了。在他們的心目中,咽泉是靈官,能知過去和未來。當然這是一種傳說和人們對咽泉的迷信理解。其實這種泉學名叫“虹吸泉”。這種泉多數出在大循環石灰岩地層,石灰岩受地下水溶蝕,在內部形成了一些溝和洞。當它們湊巧連在一起時,就會出現虹吸現象。據說,這種自然現象是極為罕見的。因此,咽泉是十分難得的奇景。楓林咽泉現為江南兩大奇泉之一。

江洲鷺影

富春十景江州鷺影

江洲鷺影位於新桐鄉偏西方向,分大、小桐洲。景點東臨原東圖鄉,南接桐廬窄溪鎮。總面積4平方公里,江岸線8公里左右,是富春江上繼東洲、王洲後第三大沙洲,這裡有悠悠流水,青青碧波,點點漁舟,朵朵白雲,隱隱村落。連綿的糧田依偎著巍巍青山,和著泥土的氣息,吐露稻花的清香。景點東臨原東圖鄉,南接桐廬窄溪鎮。總面積4平方公里,江岸線8公里左右,是富春江上繼東洲王洲後第三大沙洲,這裡聚居著董趙、湯趙、俞家、孫家4個行政村近4000人口。

郁宅望江

富春十景郁宅望江

地點:郁達夫公園郁宅望江景點位於富春路與市心路交匯處的郁達夫公園內,此處也為富陽舊時的南門,舊址已湮。郁宅即為郁達夫故居,坐北朝南,石庫牆門,二層樓房,白牆黑瓦,面向富春江,,占地面積300平方米,郁達夫和他的二個哥哥郁曼陀郁養吾均出生在此。原宅建於清代,1998年富陽舊城改造時,按原貌修復遷建,距離原址15米。故居內陳列了郁達夫烈士生前遺物,以及主人和魯迅、郭沫若等好友交往的書畫文稿。郁宅之四周綠樹、芭蕉蔥鬱,宅內幽靜,鬧中取靜,加之臨江更添三分靈動氣息。郁達夫和富春江是富陽的人文、自然景觀兩個亮點,“郁宅望江”景點將之巧妙組合,渾然天成。郁達夫故居二樓有“夕陽樓”,是望江之佳處。1920年前此房為郁達夫的書房,與孫荃結婚時,夫婦倆將此房命名為“夕陽樓”。登臨“夕陽樓”,江風習習,滿眼都是汪洋東去的江水。郁達夫在所著散文中,對春江秀麗景色多有描述。在《悲劇的誕生》自傳之一中這樣描述家門口的這條富春江:“那一條流繞在縣城東南的大江里,雖因無潮而殺了水勢,比起春夏時候的水量來,要淺到丈把高的高度,但水色卻澄清了,澄清得可以照見浮在水面上的鴨嘴的斑紋,從上江開下來的運貨船隻,這時候特別多,風帆也特別的鼓,狹長的白點,水面上一條,水底下一條,似飛雲,也似白象……”站於此處,將盡享郁達夫散文中描述的富春山水之靈動神韻,親身感覺郁達夫文字之意境。郁達夫公園是富陽市實施“百里綠色長廊”工程中的五大景觀公園之一,而郁宅是郁達夫公園的靈魂所在。宅前不過幾十步,便是春江,廣場上有郁達夫銅像,有長廊,有市民親水平台,拾階而下便可與春江水親密接觸。郁達夫公園為開放式公園,從去年起,郁達夫故居也取消了門票,中外遊客盡可前來遊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