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縣

密山縣,是一個古縣,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


據古書記載:肅慎先民,商、周時,居“不鹹山(長白山)北(老爺嶺和完達山)”“東濱大海”(日本海),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及武王天付,肅慎來獻石砮楛矢”。康王之時“肅慎復至”,“肅慎與西周來往頻繁”,臣服於周。密山地區屬肅慎。
兩漢時期,肅慎改稱挹婁,南北朝時期,挹婁改稱勿吉。北齊時期(563年)勿吉改稱靺羯。公元565年靺音轉靺鞨。公元 589年隋代以後,靺鞨下分七部,密山地區屬黑水都督府拂涅部的東半部。
唐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渤海為國,密山地區隨拂涅部歸渤海國
後唐天成元年( 926年)契丹阿保機滅渤海。靺鞨改稱女真,密山地區屬生女真含國部。
1271年忽必烈建大元,密山歸開元路,14世紀初,開元路分出水達達路,密山一帶屬水達達路。
明永樂三年(1405年)正月丁巳設木塔里山衛(今密山穆克圖里山);歸努爾乾都司管轄。順治十年(1653年)析盛京昂邦章京轄地於寧古塔城寧古塔昂邦章京,密山地面為其所轄,並將密山地面劃為禁區,不準滿、漢雜人隨便出入。
康熙元年(1662年)改寧古塔昂邦章京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轄密山一帶地面。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八月丁卯,改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為吉林將軍,密山地面為吉林將軍所轄。
鹹豐十一年(1861年 )密山禁區開放。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始設密山招墾局於蜂蜜山,庚子之變,墾戶逃之,局亦撤去。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復設招墾總局於穆稜河街,設分局兩所,一在呢嗎口(今虎林),一在蜂蜜山之鳳綿鎮。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復於穆稜河南北兩岸分設兩行局。蜂蜜山招墾局遷至今知一鎮知一中學址,正式開始辦理招墾事宜,
光緒三十四年正月初十日(1908年 2月11日)設密山府,府衙設在招墾局址(今知一中學),隸屬吉林省管轄。
宣統元年(1909年)八月甲申於依蘭府置東北路道,密山府為其所轄。
民國二年(1913年)一月十四日,改府為縣。密山縣為東北路道所轄,是年六月二日東北路道改為依蘭道,密山縣為襖蘭道所轄。
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廢道歸省,密山縣為吉林省直轄縣。
1934年(偽康德元年)密山縣劃歸濱江省管轄。1937年(偽康德4年)7 月1日,偽滿政府新設牡丹江省,密山縣歸牡丹江省管轄。
1939年(偽康德6年)6月 1日,偽滿洲國又增設東安省,密山縣歸東安省管轄並為省治。
1943年(偽康德10年)10月1日,偽滿政府設東滿總省,密山縣隨東安省屬之。
1945年(偽康德12年) 5月28日,偽滿政府撤東滿總省建制,將原牡丹江省和原東安省合併,新設東滿省,密山縣歸東滿省管轄。
1945年8月 12日,蘇聯紅軍占領密山。11月21日成立合江省轄密山縣;1946年 4月15
日成立綏寧省,轄密山地區。
1946年5月,在雞寧縣成立東安地區專員公署, 6月25日密山縣民主政府建於東安街。7月1日民主政府東安專員公署,密山縣屬綏寧省東安專署。1946年10月 7日綏寧省撤銷,密山縣歸合江省東安專署管轄。10月 1日正式成立牡丹江省,密山縣歸牡丹江省管轄,密山縣人民政府遷至東安街(今密山市區)。1948年7月9日撤銷牡丹江省,密山縣劃歸合江省管轄。1949年 5月13日,合江省合併為松江省,密山縣歸松江省管轄。1954年8月1日,松江省併入黑龍江省,密山縣隨之劃歸黑龍江省管轄。1956年3月6日黑龍江省設立牡丹江專員公署,領導密山縣。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撤密山縣建密山市。屬雞西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