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後村

家後村,即墨市華山鎮轄村。全村有耕地面積1385畝。2006年,全村共有247戶,總人口為858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512人。

基本信息

即墨市華山鎮家後村

村莊由來

明永樂時(1403-1424),牛齊埠董氏兄弟析炊,弟在村後(東北0.5公里許)建新居,仍稱兄住處為家,稱弟住處為家後,遂形成村名。

政區人口

即墨市華山鎮轄村。全村有耕地面積1385畝。2006年,全村共有247戶,總人口為858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512人。

經濟發展

2006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到734噸,經濟總收入為1037萬元,人均純收入為6458元。

平度市蓼蘭鎮家後村

村莊由來

相傳明朝末年(1628--1644),始祖劉孔彥由葛戈莊遷至建村,因葛戈莊位於我村前面,故取名家後。

政區人口

位於蓼蘭鎮駐地東南6公里處,南鄰白沙河,東西均與萬家鎮接界。耕地總面積650畝,全村共有居民120戶401人。

經濟狀況

本村交通不便,村民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外出務工為主。村中有養殖大棚90個,動物養殖初具規模,僅此一項即占經濟總收入得40%,村集體固定資產15萬元。2005年經濟總收入104萬元,村民人均收入3720元。

優勢產業

本村肉雞養殖是主要經濟支柱。自1983年由李廣森引進養殖項目後,直至今天成為雞養殖專業村,並連年被鎮政府評為“規模養殖先進村”稱號,本村每年肉雞出欄自1998年以來不少於30萬隻,收入都超過50萬元。本村另一支柱產業是大蒜種植,每年都在200畝以上,我村生產的蒜薹質量好,易保鮮儲存,每年收穫季節,客戶都蜂擁而至,銷路甚好。大蒜種植效益高,每畝收入不下3000元。

社會事業

2006年成立了畜禽養殖協會,方便了村內廣大養殖戶,許多從事養殖業的經銷商與業務員都與協會進行業務活動。全村固定電話70部,行動電話70餘部,有線電視用戶55戶。村民參加合作醫療保險的參保率為8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