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匾額館

客家匾額館

客家匾額館坐落於廣東梅州城區江北的客家公園內,作為中國客家博物館的專題附屬館,它是廣東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匾額專題館,同時也是國內文博系統首家專題匾額館。中國客家博物館是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也是中華漢民族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專題博物館。中國客家博物館位於廣東梅州,梅州歷史悠久,漢為敬州,宋改梅州,清稱嘉應州,千百年來隱身於秀麗的崇山峻岭中,歷代名人先賢顯赫、客家山歌嘹亮、客家圍屋奇葩、客家美食盈香,傲居“客家三州”之冠。

基本信息

簡介

客家匾額館坐落於廣東梅州城區江北的客家公園內,作為中國客家博物館的專題附屬館,

客家匾額館客家匾額館
它是廣東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匾額專題館,同時也是國內文博系統首家專題匾額館。自2010年11月開館以來,客家匾額館以其濃郁的客家民俗風情吸引海內外遊客紛至,成為展示厚重客家文化的新視窗。

中國客家博物館是在梅州市人境廬文物管理所的基礎上籌建起來的。分為東西二區,東區為客家博物館區,由主館客家博物館和分館大學校長館、將軍館、客家匾額館以及風格各異廊、亭、榭等園林景點組成;西區為黃遵憲紀念館區,前身為梅州市人境廬文物管理所。1982年3月,人境廬維修工程竣工並對外開放,由梅縣博物館管理。1994年3月,成立梅州市人境廬文物管理所,2005年5月,市政府將人境廬旁邊的黃遵憲故居榮祿第和古民居建築恩元第以及周邊的菜地魚塘徵收,並進行維修、綠化,冠名為黃遵憲紀念館,併入中國客家博物館。2010年4月,市華僑博物館併入中國客家博物館,成為中國客家博物館分館華僑館。2014年4月18日,由梅州市紀委牽頭,梅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中國客家博物館共同建設的“梅州名人廉吏館”正式開館。

展館

客家匾額館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是一座建於1935年的二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西合璧式的客家民居建築。該館內的客家匾額陳列,分功名匾、壽慶匾、商號匾、門楣匾、堂號匾、功德匾、綜合匾七部分,展陳手法與古民居建築風格相得益彰,完美演繹出匾額中凝練的詩文、精湛的書法、深遠的寓意和濃郁的風情。每一種匾額都代表了獨特的客家文化,如“門楣匾”彰顯了宅主的家世家風、政治地位、文化修養和精神面貌,“堂號匾”是客家人尋根意識與祖先崇拜的體現,“功名匾”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見證,充分體現了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讀為本的精神,“商號匾”則是匾額世俗化的一種標誌,反映了客家人在崇文重教的同時亦官亦商或亦工亦商等。
據《說文解字》記載,“匾,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匾額是中國古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當於古建築的眼睛,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集合了書法、篆刻、雕刻等藝術的精華,是一種集收藏性、觀賞性和藝術性為一身的特殊文化載體。
匾額文化,幾乎涵蓋了國學中的所有傳統道德,從匾額中能解讀厚重的傳統文化,探尋濃郁的民俗風情,領略華麗的詞賦詩文,鑑賞精湛的書法篆刻,體驗古老的交往禮儀,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