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犖(1634~1713)

宋犖(1634~1713)

正文

宋犖(1634~1713)清代詩人。字牧仲,號漫堂,又號西陂,緜津山人。河南商邱人。順治四年(1647),應詔以大臣子列侍衛。逾年考試,銓通判。康熙三年(1664),授黃州通判,累擢江蘇巡撫,官至吏部尚書
宋犖以大臣子入仕,篤學好交遊,淹通掌故,有詩名。清代邵長蘅曾選王士禛與宋犖詩為《王、宋二家集》。宋詩不及王詩的超逸,而清剛雋上,亦自可觀。其詩多贈答、題畫、詠物、記游之作。其中如《盤山詩》、《黃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將軍兼索子湘和》、《烏江》、《石盆峪龍潭歌》、《椰子》等詩,含蓄醞藉,標格雋上,頗見特色。宋犖有論詩著作《漫堂說詩》,他論詩主張尊杜甫,認為韓愈蘇軾黃庭堅陸游元好問都是學杜而成家的。但他對蘇軾“彌覺神契”(《漫堂說詩》)。他和王士禛是好友,但論詩主張有異。論者認為他是清代學宋詩派中的重要詩人,比他晚生10餘年的查慎行則為學宋詩派中成就最高的詩人。
宋犖論文宗唐、宋諸大家。清初文人鑒於明代前後七子強學秦、漢散文之失,標宗唐、宋而在實踐上卓有成就的當推侯方域魏禧汪琬。宋犖曾合刻侯、魏、汪三家文為《國朝三家文鈔》,影響頗大。
宋犖著作有《西陂類稿》50卷、《漫堂說詩》及《江左十五子詩選》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