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傳

宋清傳是一位宋朝時期人物,擅長醫藥用藥。

作品原文

宋清,長安西部藥市人也,居善藥。有自山澤來,必歸宋清氏,清優主之。長安醫工得清藥輔其方,輒易讎①,鹹譽清。疾病疪瘍者,亦畢樂就清求藥,冀速已。清皆樂然回響,雖不持錢者,皆與善藥,積券如山,未嘗詣取直。或不識遙與券,清不為辭。歲終,度不能報,輒焚券,終不復言。市人以其異,皆笑之曰:“清,蚩②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歟?”清聞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謂我蚩妄者也亦謬。”
清居藥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數十人,或至大官,或連數州,受俸博,其饋遺清者,相屬於戶。雖不能立報,而以賒死者千百,不害清之為富也。清之取利遠,遠故大,豈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則怫然怒,再則罵而仇耳。彼之為利,不亦翦翦③乎?吾見蚩之有在也。清誠以是得大利,又不為妄,執其道不廢,卒以富。求者益眾,其應益廣。或斥棄沉廢,親與交,視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與善藥如故。一旦復柄用,益厚報清。其遠取利皆類此。
吾觀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棄,鮮有能類清之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嗚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報如清之遠者乎?幸而庶幾,則天下之窮困廢辱得不死亡者眾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鄉黨以士大夫自名者,反爭為之不已,悲夫!然則清非獨異於市人也。”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①讎:出售
②蚩(chī):傻,無知
③翦翦:小氣的樣子。
④疪瘍:瘡

作品譯文

宋清,他是長安西邊藥場的人,儲存有好的藥材。有從深山大澤採藥來的人,一定會把藥材送到宋清這裡來,宋清總是好好地招待他們。長安的醫生得到宋清的藥材來輔助配合藥方,往往賣得很好,大家都稱讚宋清。那些生了病、長了瘡的人們,也都樂於向宋清求藥,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總是高高興興地答應他們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沒帶錢的人來,宋清也都給他好的藥材。債券、欠條堆積得像山一樣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們收帳。或者有些他不認識的人,打從遠方來,拿債券賒欠,宋清並不拒絕對方。到了年終的時候,宋清估計(大概對方)不能還債了,往往就把債券、欠條給燒掉,最後就不再多說話。藥場上的人因為宋清的奇特(舉止),都笑他說:“宋清,真是個大白痴啊!”也有人說:“宋清大概是個講道義的人吧!”宋清聽了後說:“我宋清只是個賺賺錢來養活妻小的人罷了,並不是個講道義的人;然而說我是個大白痴的人也錯了。”
宋清聚集藥材四十年,所燒掉的債券,百人中有十人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接連管理幾個州,他們的俸祿豐厚,要送禮物給宋清的人一戶接著一戶。宋清雖然不能立刻得到他們的回報,並且賒死賬的有千百人,但是並不妨礙他成為富有的人。宋清獲取利益的眼光長遠,所以能成就廣大的利益,哪像那些小商人呢?一旦要不到債,就勃然變色,第二次就相互謾罵而成為仇人。那些人賺錢,不是很小氣嗎?依我看來,真正的白痴,大有人在啊!宋清實在是憑藉這樣獲得大利,又不胡作非為,堅持這種作風不停止,最後憑藉這個成為富人。來向他求藥的人愈來愈多,他應人之求也就愈來愈廣。有些被斥責拋棄、沉淪頹廢的人,親戚朋友冷漠地對待他們,宋清不會因為這樣就怠慢地對待對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樣給他好的藥材。這些人一旦再度掌權用事,就會更加地優厚報答宋清。宋清賺錢取利看得長遠,大都像這個樣子。
我觀察現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大都依附得勢的人、拋棄貧寒的人,很少有人能像宋清這樣子做了。世俗之言,只是說“用做買賣的方法來交往”。唉!宋清是個商人,現今人與人交往,有人能像宋清那樣希望得到長遠的回報的嗎?假使能有,那么天下窮困潦倒。廢黜受辱的人得免於死亡的就多了。柳先生說:“宋清身在集市卻不做市儈的行為,然而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待在鄉里、學校,以士大夫自我標榜的人,反而爭先恐後地做著市儈的行為,真是悲哀啊。

作品賞析

柳宗元的記述可以看出,宋清開的是一家經營較全的大藥鋪。經營範圍有收購,有加工,有銷售。銷售中,有針對“長安醫工”的批發,也有針對“疾病疕瘍者”的零售。零售中,有內科用藥和外科藥劑。因而用房布局,應是前店後坊,家店合一。即店面為門市,店後有製藥室、貯藥庫、炊寢房,相當於後世的拆藥鋪兼營飲片、成藥。推測宋清還僱請了藥工。一是因為他的顧客面廣量大;二是粉碎製藥全是人工搗合,極費工時,靠宋清自己加工是忙不過來的。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卷一藥藏第九》中,對當時的製藥工具有專門記載,共有秤、斗、升、合、杵臼、絹羅、紗羅馬尾羅刀砧、玉錘、瓷缽、大小銅銚(有柄的烹器)、砧錘、銅匙、鐵匙16種,並特別指出,這是“合藥所需,極當予貯”,為人工搗合製藥提供了旁證。
柳宗元高度讚揚的是宋清的經營思想與獲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概括起來說,宋清的經營思想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宋清始終自覺堅持“居善藥”,即經營中堅持藥品質量第一。不管是現錢交易,或是用欠據求藥,都給與善藥。經營的藥品質量優良,不是宋清自吹,而是用戶、消費者認可後的代為宣傳。保證藥品質量優良的重要措施,是肯出高價收購優質的原料藥材,因而宋清能穩定一批優質藥材的供貨人。
二是宋清對用戶與消費者,不分貧富貴賤、現錢賒賬,均一視同仁,給與好藥。這在等級森嚴、貧富差別懸殊、人們期盼平等的古代社會,是極得人心之舉。
三是宋清開藥鋪為賺錢養家餬口,又自覺承擔救助貧病的社會責任。宋清是商人,當然希望欠款能按時回籠。但到年底估計還無力償付的,就將欠據燒毀不再保存。救助是何等真誠、大度!因為他知道,欠據受 法律 保護。《唐律·雜律》中,有“負債違契不償”的專條規定:債務人不能按時清償債務,笞二十至徒一年,並按高額的“月利六分”(6%)付息。中期後降為按“月利四分”付息,還允許債權人扣押其財產。宋清慷慨的醫藥救助,滿足了社會平民最迫切的要求,深深贏得了民意。
四是宋清獲利的眼光看得遠,重口碑,靠不斷擴大市場,薄利多銷積累利潤。從《宋清傳》中可以看出,宋清不僅占有了長安批發、零售市場的可觀份額,還占有了附近州縣的一定份額。而長安是唐朝京城,國家的 政治 、經濟、文化中心,盛時人口有100萬。附近州縣也經濟發達,人口較多,而且出產數十種藥材。因而宋清有十分廣大的穩定市場,保證了有不斷擴大的利潤來源。

作品背景

宋清的經營思想及其成功實踐,無論在唐時、在當代,都具典範意義。
宋清經營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醫藥經營者在為自己謀利的同時,自覺承擔起社會責任,表現為堅持藥品質量優良、一視同仁優質服務、讓利於民與社會救助、在獲得社會廣泛讚譽的同時,實現贏利最大化,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以人為本、和諧相處的核心價值。這種終身堅持的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和最大化,於國於民於己有利,正是宋清成功的秘訣所在,也是古今有良知、有遠見的商人、企業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宋清完全可以譽為中國藥業的一位偉大藥商。
這裡絕無要求現代醫藥企業去效法宋清賣藥賒賬不收錢,最後一筆勾銷。因為現代與千年前的宋清時代有了很大不同。但是,當前一些藥業存在的制假販假、不正當競爭、虛高定價、一藥多名抬高藥價的做法,一些游醫藥販打著祖傳絕技、宮廷秘方欺騙患者,是只圖自己牟利,不顧社會責任、甚至不惜違犯國家法律的做法,與宋清精神相差實在太遠。
宋清精神如此高尚,經營如此成功,完全可做藥業楷模,但有人覺得這不真實,認為《宋清傳》是柳宗元謫貶永州後所寫,宋清是他虛構的一個理想人物。這實在不敢苟同。
第一,宋清的經營活動符合藥業實際,不是虛構。
落難中的柳宗元,顯然是受到了別人“炎而附,寒而棄”的對待,他只有用真實的宋清事跡來抨擊這種勢利之交,表明人間還有真愛存在,文章才更有說服力,他的期待也才更強烈、更有信心。同時,柳宗元作為一位嚴肅的文學家、哲學家和政府官員,對宋清的經營活動記述得樸素而詳實,完全符合藥業的實際情況,若無宋清真人真事,是寫不出來的。柳宗元在文中也強調,宋清確有其人其事,我們為什麼不相信呢?
第二,與柳宗元同時代人李肇有相同記載。
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卷》記載:“宋清,賣藥於長安西市。朝官出入移貶,清輒賣藥迎送之。貧士請藥,常多折券,人有急難,傾財救之。歲計所入,利亦百倍。長安言:‘人有義聲,賣藥宋清。’”[3]說明宋清的重義輕財美名,全長安城都知道,都在傳揚。
李肇也是唐代文學家、政府官員,有貞元間華州參軍等職,著有《翰林志》、《唐國史補》等。《唐國史補》為三卷本筆記,記載唐玄宗開元(713~741年)到唐穆宗長慶(821~824年)百餘年間的史事。作者對內容選擇自述道:“言報應,敘鬼神,征夢卜(問做夢占卜的虛幻之事),近帷箔(男女韻事),悉去之;紀事實,探物理(事物道理),辨疑惑,示勸戒,採風俗,助笑談,則書之(記錄下來)。”與柳宗元一樣,強調了內容的真實性,多為後世所採用。
第三,唐朝的國家政策與輿論環境催生優秀的醫藥人出現。
唐朝初建時,疆域寬廣而人口銳減。唐高祖李淵武德間(618~626年)不足200萬戶,1000萬人口。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年)也不足300萬戶,1500萬人口。唐代史學家吳兢在《貞觀政要·納諫》中說:黃河流域“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因而國家缺乏兵員保衛邊疆,社會缺乏勞力恢復發展生產。朝廷除招撫流民外,還鼓勵婚姻生育,地方官按戶口增多進考。史學家杜佑在《通典·選舉三》中記載:州縣戶口增加十分之一,刺史、縣令各進階一等。反之則降階一等。醫藥的富國強兵作用凸顯起來。唐朝政府在中央和州縣擴大醫學教育培養人才,組織醫官調查全國藥材以編修國家本草,改善水陸交通以方便商旅,城鄉醫藥業有了很大發展。
但是此時,一些打著醫藥招牌弄虛作假、詐欺錢財、狂妄自大、唯利是圖的小人也增多起來,以致韓愈說“巫醫之人,君子不齒”(《師說》),甚至孫思邈都說“朝野士庶,鹹恥醫術之名”(《備急千金要方·序》),社會影響極其惡劣。世人和國家都希望醫藥人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規範。
以孫思邈為代表的正直醫家,提出了醫藥人員的道德標準:要有同情之心,救濟人類疾苦,不得恃己所長,一心牟利,否則就是不仁不義;服務態度要普同一等,誠信如對自己親人;藥品和醫技都要精良。孫思邈身體力行,產生了很大影響(孫思邈《大醫精誠》)。
唐朝政府也運用法律手段,對不法行為進行打擊。《唐律·詐偽》篇規定:諸醫違方詐療疾病而取財物者,以盜論。懲罰是:不得財,笞五十;得財值絹一尺,杖六十;滿一匹加一等,杖七十;至五匹,徒一年;最高可徒十年並流役。《唐律·雜律》篇規定:商人製造出賣不合規格、質量低劣、數量不足的商品者,各杖六十。法律的巨大威力,也使醫藥人注意規範自己的行為、確保藥品質量。
第四,藥業發展市場競爭激烈,促使新的經營思想產生。
更重要的是,隨著唐代人口經濟恢復、交通改善、醫藥業發展,藥商增多起來。在京城西市的藥市中,不僅有眾多的本地藥商,還有來自國內、國外的大批藥商。大家都集中在藥市的不大範圍內,彼此競爭激烈,促使新的經營思想和新的行銷策略產生。所以,在長安出現宋清其人其事是很自然的。以後類似宋清這樣的醫藥人,歷朝就屢見不鮮了。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縣)人,著名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