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英

宋如英,女,中共黨員,1938年10月出生,原中共沭陽縣廟頭區委委員、區婦聯主任。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956年冬,宋如英回響縣委、縣政府號召參加修建小馬莊涵洞大會戰。別人一天完成2方拾砂礓任務,她卻一天為工地送了12方砂礓。在送砂礓時,因來不及回家,便睡在工地上,早上起來的時候,頭上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霜。當年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9年,宋如英擔任中共沭陽縣廟頭區委委員、區婦聯主任,負責廟頭大區的棉花種植推廣和計畫生育兩項“老大難”工作,但她沒有絲毫畏難情緒,處處以身作則和民眾緊密結合在一起,獲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她分管的工作在全縣的綜合評比中拔得頭籌,再一次出席省婦聯先進代表大會,並再一次當選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人物特寫

1958年6月宋如英帶領社員們打井抗旱,因當地的黑粘土直立性很差,坍塌現象十分嚴重,當水井掘到20多米深時,井壁出現裂縫,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宋如英把繩往腰上一捆,不顧大家的一再勸阻,隻身深入井下,奮力挖掘,兩個多小時後終於挖出了泉眼……事後面對領導和同志們的誇讚,宋如英坦然道:我是大隊長、黨支部副書記,應當這樣乾。同年冬季,沭陽縣委、縣政府倡導在全縣開展“三鏟、五鏟”積(造)肥運動,宋如英帶領18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組成了青年突擊隊,把突破口選擇在區委會院後的一個面積5畝多大的溝塘上,向區委保證“三天拿下大溝塘”。時值隆冬,青年突擊隊員們冒著凜冽的寒風,用油坊里打油用的大鐵錘砸破近2寸厚的冰凍,光腿赤腳跳入污水沒膝的溝塘中,罱取塘泥。姑娘、小伙們的腿上都被冰凌扎出了一道道血口,但宋如英他們全然不顧(為此,宋如英腿部落下了折磨她多年的難以治癒的痼疾)。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的大無畏精神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激發了大家的幹勁,結果只用一天半時間便罱清了溝塘中的所有淤泥,積(造)農家肥2000多方,為全縣的積(造)肥工作樹立了榜樣。是年,宋如英同志被評為縣勞動模範,並獲得了縣委、縣政府獎給的一頭大黃牛。她把黃牛交給了平東大隊,當年黃牛就生了一頭小牛。

1959年,宋如英先後青年先進代表、婦聯先進代表、農業生產先進代表,出席了江蘇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集體代表大會;1960年,宋如英又光榮地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在南京參加了由12個社會主義國家婦女先進代表參加的群英會,受到省委和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1961年,沭陽縣大豆田裡菟絲暴長,兩三天之內,便把整塊地里的大豆纏得枯黃萎死,如果任菟絲肆虐,黃豆將面臨絕收的危險。平東大隊有16畝大豆良種田,擔負著向全區供應優良豆種的重任。在那個潮濕、悶熱的夏季,宋如英帶領42個突擊隊員冒著40多度的高溫酷暑,毫不猶豫地進行抗災保種的戰鬥,逐棵逐棵地摘取纏繞黃豆的菟絲。當戰鬥進行到第三天時,便有三個隊員昏倒在大豆田裡,但宋如英毫不退縮,始終堅守在第一線,最後終於清除了菟絲,保住了全區的豆種。

1963年6月,連綿陰雨使已經上場的三麥都發了芽,如果仍像以往那樣把麥子堆在一起,勢必將麥穗捂爛。宋如英頂著壓力創新工作方法,決定把麥把分散到各家各戶涼乾、保管,這一措施,不僅保住了籽種,還保住了社員的口糧,一舉奪得了抗災保收工作的勝利,得到了廣大幹部、民眾的一致肯定。在宋如英的帶領下,平東大隊奪得了全面大豐收,糧食總產量由原來的48萬斤增長到108萬斤,創歷史最高紀錄。1961-1964年,宋如英先後四次出席了省先進代表大會。

1979年,宋如英擔任中共沭陽縣廟頭區委委員、區婦聯主任,負責廟頭大區的棉花種植推廣和計畫生育兩項“老大難”工作,但她沒有絲毫畏難情緒,堅信“只有落後的幹部,沒有落後的民眾”,處處以身作則和民眾緊密結合在一起,做民眾工作上的“帶頭領導”、生活中的“貼心大姐”,獲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結果她分管的工作在全縣的綜合評比中拔得頭籌,再一次出席省婦聯先進代表大會,並再一次光榮地當選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