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12

安-12

安-12(北約代號“幼狐”,CUB)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一種軍用運輸機,該機1956年首次試飛,1958年投入批生產並交付使用,1973年停產,。

簡介

安-12 安-12綽號“幼狐”(Cub)
安-12是前蘇聯擅長於研製運輸機的安東諾夫設計集團研製的一種戰術中程軍用運輸機,北約給它起的綽號為“幼狐”(Cub)。該機是商用型的安-10型的發展型,完全重新設計了上翹的機尾,便於安裝向左右打開的貨艙大門,便於貨物裝卸和空投。安-12曾是前蘇聯空軍在60至80年代中的標準軍用運輸機和戰術空運主力機種。
原型機首飛於1957年3月,1958年投產並服役,1973年停產,總產量900多架,其中100多架是民用貨機。1974年後,逐漸被伊爾-76所替代,現仍未退役,並向波蘭、中國、印度、伊拉克等十幾個國家出口100多架。
安-12採用圓柱形機身,機頭上方為駕駛艙、機頭頂端是一個和轟炸機一樣的全透明機頭罩,供領航員導航時觀察地面。機身大部是貨艙,前三點起落架可收機身內。機翼為梯形平直上單翼形式,上面裝有4台渦輪螺槳發動機。
安-12無論是在外型、尺寸還是在載貨量上,都和美國的C-130很相似。該機一般與安-22巨型運輸機搭配使用,組成蘇聯混合戰略空運力量。而安-12主要空運兵員,安-22主要空運輜重器材,如1968年入侵捷克時,在攻占布拉格機場時,就由安-12打頭陣,首先將突擊隊員與輕武器強行運抵現場,而坦克則由安-22稍後運到。在70年代,安-12的配備數量占前蘇聯空軍全部運輸機的一大半。
安-12機組6人,典型搭載方案是96名武裝傘兵;60副擔架加3名醫護人員;一輛中型坦克;兩門小火炮加一輛拖車;20噸貨物(可用傳送機空投重達13噸的貨物)。
安-12的改型主要是安-12B安-12BP二種。前者是民用型,1961年首飛,次年批量投產。後者是軍用型,1959開始服役。除此之外,安-12還少量改裝過電子情報收集、電子對抗和北極運輸三種以上改型,目前仍在服役之中。
中國陝西飛機公司從1969年開始參考安-12B改進仿製了“運-8”型飛機。
目前絕大部分安-12飛機已經退役,還在運營的主要從事軍事運輸任務。
AN-12

主要型號有:

安-12標準型(AN-12BP):按軍用運輸機設計使用,尾部裝有炮塔;
安-12客貨混合型:主要用於民航運輸,除載貨外,還可載14名乘客;
安-12電子情報蒐集機:機身下兩側增加4個泡形雷達整流罩;
安-12電子對抗型,機頭和垂尾內增加了電子設備艙,外面有整流罩;
安-12北極運輸型,主要適用於北極雪地和高寒地帶,機身下裝有雪上滑橇,載重性能與標準型一樣。

武器

機尾樑上方是一個自衛炮塔,裝有2門23毫米NR-23機炮。
動力裝置
4台4000當量馬力的Ivchyenko AI-20K型渦輪螺槳發動機。
尺寸數據
機長:38米
機高:10.53米
翼展:33.1米
內部尺寸:13.5(長)×3.5(寬)×2.6(高)米
容積:97.20立方米

重量

空重:28噸
最大起飛重量:61噸
最大載重:20噸
巡航速度:670千米/小時
最大速度:777千米/小時
最大航程(最大燃油量):5700千米
最大滿載航程:3600千米
實用升限:102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