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斯梅多遺址

安斯梅多遺址

安斯梅多遺址是近千年前歐洲人在北美的第一處居住地,同時,作為考古遺址它的意義也是最重大的。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現在在安斯梅多遺址,當年威京人(Vikings)的宿營痕跡依稀可辨。矗立在此的三座當時威京人的建築物是這一歷史遺址的中心看點。置身在這些當年的遺物中,能深刻的感受到當時人們的生活情狀。此外,這裡也有許多的歷史文物展出,以便遊客們欣賞參觀。當然,遊客也可以到附近的海灣和湖泊一游,盡情享受此地的美景

基本資料

安斯梅多遺址安斯梅多遺址鳥瞰圖
中文名稱:安斯梅多遺址

英文名稱:L'AnseauxMeadowsNationalHistoricPark

國家:加拿大

所屬洲:北美洲

批准時間:1978

批准標準:197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VI)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投委員會評價:此處有歐洲人第一次到達美洲時留下的歷史遺蹟——十一世紀時威金人的定居點,保存有類似在挪威發現的那種用木頭和泥土建造的房屋。

地理概述

安斯梅多遺址安斯梅多城區建築
安斯梅多位於北美洲北半部,約在北緯41°~83°,西經52°~141°之間。它東瀕大西洋,西濱太平洋,西北部鄰美國阿拉斯加州,南接美國本土,北臨北冰洋達北極圈。全國地貌呈西高東低狀。西沿太平洋的落基山脈,有許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最高峰洛根峰海拔6046米。中部為大平原。

加拿大主要河流有馬更些河、育空河和聖勞倫斯河等。基保以馬更些河最長全長4241公里。著名湖泊有大熊湖、大奴湖和休倫湖、安大略湖等。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國家之一。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氣溫稍低,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1400毫米。南部氣候適中。西部氣候溫和濕潤,年降水量為2400~2700毫米。北部為寒帶苔原氣候,一年僅兩三個月溫度在0℃以上。北極群島,終年嚴寒。

安斯梅多遺址位於加拿大埃帕維小海灣東岸。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安斯梅多遺址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安斯梅多遺址面積80平方千米。沿海人是這裡最早的居民。公元400年~公元700年,因紐特人(舊稱愛斯基摩人)在這裡居住。之後,斯堪的納維亞人2從北歐來到這裡。這表明,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就已經有歐洲人到達美洲。在安斯梅多遺址,已發現並清理出8處斯堪的納維亞古建築,包括3處大的住房、4所工場、1座鍛爐。這些公元11世紀的建築,是至今為止發現的北美最古老的歐洲建築遺址。另外,這裡還出土了50多冊年鐵器和一批青銅製品。

古城特色

安斯梅多遺址修復後的安斯梅多遺址
公元1727年公爵成為英格蘭國王,在查爾斯·勞倫斯將軍的指揮下,英國軍事力量監控下,第一批移民開始在安斯梅多安家。來自德國中南部、瑞士和法國蒙貝里亞爾地區的當時被稱做“外國新教徒”的移民,因其對英國皇室效忠的可能成為英國官方有意選擇的第一批居民。這些移民因英國政府許諾的無償發放土地的承諾,紛紛來到這個新世界。他們到來不久,當局就把城東劃為居住區和花園區,並發給每戶30到300畝耕地。古老的安斯梅多的街道都是筆直的,所有的街角也都是方形的,這裡是英國殖民政策的一個活生生的例證。英國曾經制定過一個“示範城鎮”計畫,在廣闊的新殖民地上按照當時國王的意志仿照這種預先建好的“示範城鎮”建立新的城鎮。至少21個殖民地在這個計畫中受益,這些殖民地分布在安大略湖區、尼亞加拉湖區、喬治亞州、費城地區。

根據鞏固移民局當時制定的城市規劃,新殖民地城市要建成規範的街區,空間利用上要優先考慮產業正常動作。安斯梅多的街道呈幾何圖案鋪設,房屋街區全都是直線型,留出大片空地建廣場和防禦設施,並明確劃分城區和農業區。現在的街區仍遵從公元18世紀中期的地基劃分,南北分為8塊,東西分為6塊,整個街區呈格狀。大街的寬度也都有規定,通向港口的垂直街道寬14.6米,與港口平等的街道寬12.2米,只有中央大道――國王大街寬24.4米。公元18世紀的建築,現在仍有8座被保存下來。這些永恆面向港口,基本是利用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建造的全木結構建築。

這個定居點嚴格按照“示範城鎮”建設,它包括七條南北向的街道,除了一條叫國王大街的街道寬80英尺外每條街道都是48英尺寬,橫向有9條東西向的街道,每條都是40英尺寬,城市被分成40到60英尺見方的街區,每一個家庭都分到一塊街區。英國貿易與殖民部制定這個規劃時完全無視各地的地形差異,所以造成安斯梅多街道雖然都是筆直的但有些路段坡度很大甚至有些陡峭。這個古老城鎮中有大約400棟主要建築,百分之七十建於18或十九世紀,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是木結構,而且很多房屋都塗的五顏六色。

發展歷史

安斯梅多遺址安斯梅多遺址
歷史上曾有許多民族在安斯梅多生活過,眾多考古學家的研究工作為我們認識此地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公元前6000年當地土著開始在此地定居,古代挪威人於1000年左右占領此地,1500到1800年間,法國移民過來的漁民或巴士克人中的捕鯨者曾光臨此地,1835年威廉.戴克建立了今天安斯梅多社區的雛形,1914年W·A·莫恩推測挪威人曾到過此地。1960年海爾格·英格斯塔特參觀了安斯梅多地區,當地人指給他看古老的斷壁殘垣,在安妮·斯汀·英格斯塔特的主持下,安斯梅爾的遺址於1961-1968年被發掘,進一步的發掘工作在加拿大政府的組織下於1973-1976處進行。1977年該遺址被定為國家歷史遺址。1978年九月十日,安斯梅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遺產,世界上少數幾處有著重要考古價值的地方之一。

大約985年,航海家們帶著載滿貨物的船隻首次發現了從西方通往新大陸的航線。15年以後,李夫·艾瑞科在一個叫斯得莫帝的地方被凍死李夫營地也因此而聞名,就在今天安斯梅多遺址附近的一個草坡上。此後,李夫家族的成員和一夥殖民者到這裡探險,最遠到達了西南的新布倫斯維克。但同當地土著人的衝突使他們不得不從該地區撤出,返回到格陵蘭

早期威金人對世界的發現,包括對北美的發現保存在威金人的英雄敘事詩歌《薩加》裡面,古代的挪威英雄敘事詩是通過口世代相傳的,後來被寫下來供後代閱讀。在公元1000年以前,一艘自格陵蘭島駛出的有著笨拙而高聳的船首的船隻曾在北美景色怡人的海灣拋錨停棲過。

遺產評價

安斯梅多遺址安斯梅多遺址出產的遺物
安斯梅多遺址是近千年前歐洲人在北美的第一處居住地,同時,作為考古遺址它的意義也是最重大的。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現在在安斯梅多遺址,當年威京人(Vikings)的宿營痕跡依稀可辨。矗立在此的三座當時威京人的建築物是這一歷史遺址的中心看點。置身在這些當年的遺物中,能深刻的感受到當時人們的生活情狀。此外,這裡也有許多的歷史文物展出,以便遊客們欣賞參觀。當然,遊客也可以到附近的海灣和湖泊一游,盡情享受此地的美景。

早期威金人對世界的發現,包括對北美的發現保存在威金人的英雄敘事詩歌《薩加》裡面,古代的挪威英雄敘事詩是通過口世代相傳的,後來被寫下來供後代閱讀。在公元1000年以前,一艘自格陵蘭島駛出的有著笨拙而高聳的船首的船隻曾在北美景色怡人的海灣拋錨停棲過。因被他們所見而吸引,這支有著30名船員的隊伍決定停留在此地。第二年夏天,這批船員回到挪威,船上滿載著木材和葡萄,前者用以建造房屋,後者用於釀酒。對於當地沒有合適建築木材的格陵蘭人來說,這批木材顯得非常珍貴。此後挪威人繼續加強著同新世界的接觸,歐洲海員繼續著有關新大陸知識的傳播和交流,促進了大西洋航線在公元1490年的再度開通。

在安斯梅多遺址留有北歐威金殖民者的遺址,它是歐洲人在北美定居時設立的第一個殖民地。威金人在這裡建造了三所覆蓋草皮的木結構長形房屋和五座規模略小的建築物。這裡還是新世界首次開始使用鐵質工具的地方。公元1960年,哈吉·茵格斯坦和安妮·斯汀·英格斯塔特率領的挪威探險隊坦按照威金人中世紀冰島人手稿中記錄的北歐傳說,發掘出8座建築的遺址和上百種威金人的手工製品,大多由木頭製成,也有金屬、石頭、青銅和骨頭等質地的製品。在建築的廢墟中,發掘者們挖掘出的工藝品與冰島和格陵蘭島上的風格極為相似。

地理名勝(二)

世界上許多地理名勝,有的是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藏,有的是人類勞動成果的結晶。對歷史進步和文明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值得我們去認知和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