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蟒

安哥拉蟒

安哥拉蟒主要分布於非洲,包括安哥拉南部及納米比亞北部地區。其標準產地為安哥拉的“Catumbella"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下的一種無毒蟒蛇,是一種與球蟒有著密切聯繫的罕有蛇類,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成年的安哥拉蟒最長能達180厘米,身體顏色主要以紅色及棕色作基調,表皮上有為數頗多的白色小圓點斑紋。腹部位置呈黃色,是一種無論在野外還是人工飼養的環境下均十分罕見的蟒蛇。

基本信息

簡介

安哥拉蟒文章來自:蛇趣論壇(http://www.she7.net) 詳細出處請參考:http://www.she7.net/thread-201-1-1.html安哥拉蟒

安哥拉蟒(學名:Python anchietae)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下的一種無毒蟒蛇,主要分布於安哥拉納米比亞,是一種與球有著密切聯繫的罕有蛇類,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體長為130—180厘米,身體背面主要為褐色或紅褐色。有白色的不規則斑紋點,外圍是暗褐色或黑色,腹面為黃色。
特徵 成年安哥拉蟒最長能達180厘米,身體顏色主要以紅色及棕色作基調,表皮上有為數頗多的白色小圓點斑紋。腹部位置呈黃色,是一種無論在野外還是人工飼養的環境下均十分罕見的蟒蛇.

分布

安哥拉安哥拉

分布於非洲西南部安哥拉納米比亞北部等地,棲息於草原,平原,灌叢曠野和岩石裸露的地帶,白天活動,平時喜歡隱藏在岩石縫隙或洞穴中,以鳥,鼠等為食,卵生,每窩產卵4—5枚,孵化期大約為60—70天,幼體出殼時體長43—50厘米。

生態習慣

安哥拉蟒安哥拉蟒

安哥拉蟒多棲息於多石地形,也會出沒於有岩石的草原及灌木林間。它們多於日間活動,平常置身於小型岩洞、巨石縫隙等地方,主要進食各種小型的哺乳動物及鳥類。
繁殖方面,安哥拉蟒屬於卵生動物,雌蛇每次能誕下4至5枚蛇卵,但雌蛇是否具有孵卵習慣則尚是未知之數。安哥拉蟒的初生幼蛇達43至46厘米長.

蟒屬的品種

蟒屬(學名:Python)是蛇亞目 蟒科下的一個屬,主要包括分布於非洲及亞洲的無毒蟒蛇。目前共有7個品種已被確認。
品種學名及命名者亞種數異稱地理分布
安哥拉蟒Python anchietae,Bocage,18870非洲安哥拉南部以及納米比亞北部
血蟒Python curtus,Schlegel,18722短蟒東南亞地區,包括泰國南部、馬來西亞印尼蘇拉威西島等)
印度蟒TPython molurus molurus,Linnaeus,17581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南部、孟加拉國緬甸中國南部(包括四川雲南福建海南島香港)、泰國寮國越南高棉馬來半島印尼爪哇蘇拉威西島
球蟒Python regius,Shaw,18020非洲塞內加爾馬利共和國幾內亞比索幾內亞利比亞獅子山加納貝寧尼日奈及利亞喀麥隆查德中非共和國蘇丹共和國烏干達
亞洲岩蟒TPython molurus Linnaeus,17582印度斯里蘭卡中國越南泰國
網紋蟒Python reticulatus,Schneider,18010東南亞地區、尼科巴群島緬甸泰國寮國高棉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
非洲岩蟒Python sebae,Gmelin,17881非洲南部撒哈拉地區
帝汶蟒Python timoriensis,Peters,18760小巽他群島印尼區域(包括帝汶島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