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學心理學

學科教學心理學是研究學生在學習掌握各門學科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規律以及學科內容、教學方法與學生心理發展相互關係的教育心理學分支。

學科教學心理學

正文

研究學生在學習掌握各門學科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規律以及學科內容、教學方法與學生心理發展相互關係的教育心理學分支。有關個別學科的教學心理學研究出現較早,1895年,首見美國J.杜威J.A.麥克利倫合著的《數之心理及其在算術教學法上之套用》一書,繼而,W.F.迪爾伯恩的《閱讀心理》(1906)問世。系統地綜合各科心理而編輯成書的,最早見於美國C.H.賈德《中學各科心理學》(1915)和H.B.里德《國小各科心理學》(1927)。
教學過程的成效取決於教師對教材教法的選擇以及對學生身體、智力情緒精神生活成熟過程的了解,並施以有利的影響,促進這個過程的發展。學科教學心理學其要旨在於造就不僅能適應社會,而且能改造社會的人。每門學科均可根據其特點在為學習者提供知識工具、培養智力和形成個性及習慣方面發揮作用。
學科教學心理學是各科教學法的基礎。它研究的目的有兩個:①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各科教學法及學習法,把各執一端的、零散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加以系統化,提高到具有客觀規律性的水平;②根據實驗的結果和確切的事實立論,評價現行的教本編輯以及教法使用的得失,尋求提高教學效果的最優途徑。
學科教學心理學研究的範圍很廣。所有中國小教學計畫所列的各門學科,諸如語文數學外語體育歷史地理音樂美術自然科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均包括在內。可以把中國小分開研究,成為“國小各科心理學”和“中學各科心理學”等。也可以對各科分別進行研究,構成其本身獨立的學科心理學體系,如語文教學心理學數學教學心理學外語教學心理學等。
參考書目
 潘菽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