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

學前教育專業

學前教育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為本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學前教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系統、有計畫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本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基本信息

專業簡介

介紹介紹
學前智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學前智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

專業定義

在我國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大腦科學證明,早期經驗影響大腦結構,學前教育為人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為提高國民素質社會發展提高社會人力資源水平做基礎性貢獻,價值有巨大的隱蔽性。
先導性:學前教育是兒童教育的開始,合理的學前教育可以讓兒童未來的發展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公益性:學前教育既是對新生一代的教育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社會公益事業的性質,是父母安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促進社會和諧。

教育性質

保育教育教學三結合,

對象和任務

學就是研究教育規律的科學,是教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對兒童的教育從出生就開始,0~3歲的教育稱為嬰兒教育,3~~6歲的兒童教育稱為幼兒教育。主要研究託兒所幼稚園教育,對親職教育社會教育也有一定的教育指導作用,託兒所幼稚園家庭社會教育在教育目的任務原則等方面基本一致。
任務在於總結學前教育的經驗,研究學前教育理論,並借鑑外國學前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幫助託兒所幼稚園和家庭科學的對兒童進行教育,為培養新生一代基礎教育做科學的指導。

專業概述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學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幼兒教育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在托幼機構進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學前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課程設定

主幹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幼稚園見識、實習、幼兒師範學校實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一般安排6--8周。

修業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相近專業

教育學 學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術學 國小教育 藝術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學教育 英語教育 歷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音樂教育 機電技術教育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 烹飪與營養教育 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 文秘教育 華文教育 家政學

自考相關

1學前教育
畢業要求:不少於17門且不低於75學分。
課程設定:必考課15門66學分;選考課2門18學分;加考課1門6學分。
說明:
1、選考課101和102須選考1組(共9學分)
2、港澳考生不考001、002,但須加考231
3、原學前教育專業(專科、代碼047)調整為本專業。
專升本課程:
序號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備註
1* 0004 毛澤東思想概論 2
2* 0005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3
3* 0467 課程與教學論 6
4* 0398 學前教育原理 6
5* 0882 學前教育心理學 6
6 0399 學前遊戲論 6
7* 0401 學前比較教育 6
8* 0402 學前教育史 6
9 0403 學前兒童親職教育 4
10* 0883 學前特殊兒童教育 4
11 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4
12 3301 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高級) 3
13 0884 學前教育行政與管理 4 三選一
14 0885 學前教育診斷與諮詢 4
15 0886 學前兒童心理衛生與輔導 4
16 0015 英語 14 或選英語或選17、18、19三門課程
17* 0024 普通邏輯 4
18* 0409 美育基礎 4
19 0887 兒童文學名著導讀 6
6999 畢業論文 不計學分
總學分 74
相關說明
開考方式 面向社會及獨立辦班
報考範圍 全省及港澳地區
報考方式 網上報名
主考學校 華南師範大學 [1]
課程設定 必考課程12門,共54學分;選考課程7門,共40學分;加考課程4門,共16學分;
說明 1、101至103課程須選考一門課程,104至107課程須選考不低於14學分的課程。 2、學前教育專業專科畢業生可直接報考本專業。 3、非學前教育專業專科畢業生報考本專業須加考201至203三門課程。 4、非師範教育類專業的專科畢業生必須通過6周畢業實習(課程代碼:10194)。 5、本專業僅接受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或以上)畢業生申辦畢業。
相關檔案:考委[2000]4號、考委辦函[2005]164號

發展歷史

教育教育
學前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是由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提出的。他在夸美紐斯和法國啟蒙思想家J.-J.盧梭的影響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的兒童教育思想。於1837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托1~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1840年命名為幼稚園(Kindergarten)。福祿貝爾系統地論述了幼稚園教育的重要性、內容和方法。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是漸進的過程,教育應適合兒童的發展,教育應以兒童的自主活動為基礎。他重視遊戲的教育價值,把遊戲作為幼稚園的主要活動,還設計了一套遊戲和教學材料。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遊戲和兒歌》(1843)、《幼稚園教育學》(1862)。雖然福祿貝爾教育理論中有唯心主義觀點,但他在實踐上和理論上推動了各國幼稚園的建立和學前教育學的研究。
19世紀後期,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發展,為揭示學前教育的規律提供了有利條件,從而促進了學前教育學的發展。“新教育”運動中學前教育的代表人物,義大利教育家M.蒙台梭利和比利時教育家O.德克羅利,通過對學前教育的研究和實驗,提出了自己的學前教育思想和理論。蒙台梭利提出:學前兒童經歷各種敏感期,易於學習某些知識和技能;教育主要在於提供適合於兒童發展的環境,通過兒童的自由活動促進自我發展。她強調感官教育,並設計了一套遊戲和教學材料。但她的訓練方法比較機械,脫離兒童的實際生活。德克羅利也主張為兒童提供適當的環境,但他認為兒童應在集體中活動,在實際生活中學習,“讓兒童在生活中預備生活”。他的教育體系以3個過程為基礎:觀察,聯想,表現(通過活動,通過口頭語言、文字和手工來表示)。他還重視並親自編訂了一些教學遊戲。蒙台梭利和德克羅利等人推動了學前教育學的發展。中國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注意到設定學前教育機構。康有為、蔡元培都曾提出兒童公育的主張。20世紀初,各地先後設定了少數幼稚園。中國學前教育理論和幼稚園的實施方面,先仿效日本,後學習歐美,受教會的影響較大。當時還有一些教育家致力於研究和創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學前教育。其中陳鶴琴創辦了南京鼓樓幼稚園,對幼稚園的課程、教材、教學方法和設備進行了實驗研究。撰寫了《兒童心理之研究》、《幼稚教育》、《親職教育》等著作。同時,陶行知創辦了農村和工廠幼稚園,發表《創設鄉村幼稚園宣言》、《幼稚園之新大陸》等著作。張雪門主辦香山慈幼院的北平幼稚師範學校,並出版了《幼稚園教育概論》、《新幼稚教育》、《幼稚園的課程》、《幼稚園組織法》等著作。這些著作為建立中國學前教育學邁出了第一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前教育工作者總結本國學前教育的經驗,並吸取國外有益的經驗,在教育實踐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進一步科學地揭示了學前教育的規律。對幼稚園一日教育過程的組織,兒童生活護理和身體鍛鍊,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語言和智力的發展以及幼稚園常識、體育、音樂、美工、計算各科教學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和幼兒師範學校編寫了學前教育學教材,這些都推動了學前教育學的發展。

發展趨勢

學前教育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近30年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上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學前教育理論的研究有很大進展。國外科研成果在下列方面有進一步發展:如學前教育對兒童發展的作用,家長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兒童語言和認知的發展,瑞士心理學家J.皮亞傑認知理論在學前教育領域的運用,兒童情感的發展和兒童行為的研究,幼稚園和國小銜接的實驗研究,特殊兒童的教育等。中國學前教育的研究工作也日益開展,

如:

①擴大了研究對象,兒童的年齡延伸到3歲前。

②重視進一步運用兒童發展的理論和進行實驗研究,探討學前兒童學習的過程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過程。

③從學前兒童是教育的主體的觀點出發,改革教育內容和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④重視研究學前兒童智力的早期發展、幼稚園與國小的銜接等等。

⑤重視研究農村學前教育的特點等等。

政策

學前教育學前教育
各地按照國務院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把大力發展學前教育,作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推進新時期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務。一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黨政領導親自抓,切實將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擺上重要位置。二是幼兒師資隊伍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大力推進公辦幼稚園教師編制的核定工作,加大培養培訓力度,多措並舉加強各級各類幼稚園教師工資待遇的保障。三是落實政府投入責任,研究制定了加大財政投入的多種措施,加大了項目和資金的安排力度。四是普遍建立了學前教育工作的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和問責機制,健全管理機構,充實管理力量。請參閱《中國教育改革中長期發展綱要》

就業前景

隨著嬰幼兒生育高峰的臨近,使得“幼稚園短缺”、“幼師短缺”等問題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嬰幼兒家長對此更是頗為擔憂。“2007年我們國家要求兒童入園率需達到80%,但到2008年我國兒童入園率才達到47%,這個數字跟國家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幼教專家說:幼稚園短缺和幼師短缺是有一定關係的,“2011年北京市現有的資源只能滿足一半的學生入園,也就是剛剛滿足了50%的幼兒的需求,幼師的缺口一直以來都是基本存在的。”
2011年兩會召開,把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推上了一個至高點,為了解決幼兒入園難的社會問題,國家鼓勵大力發展幼兒教育,除了公立園計畫擴大招生規模外,民辦幼稚園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與此同時,社會對幼兒教師的需求,尤其是對高素質幼兒師資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牽頭完成的《北京法制發展報告》在北京首發。報告中指出到2015年北京幼兒教師缺口1.46萬人。這以數據引起了幼兒家長、學前教育專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強烈關注,幼兒師範畢業生供不應求的現象普遍存在。
在早期教育方面,0-3歲是人的一生中發展最重要的時期。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頭4年中發展起來的,初生嬰兒的腦發育比15歲孩子快1000倍。很多思想和智力是在3歲前打下基礎的。0-3歲是嬰幼兒成長的關鍵期:最初的身體素質、智力發展、個性品質的形成於發展都是從這裡開始的。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接受並重視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在我過經過10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不僅是大城市,就算是三、四線城市也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親子園”“親子中心”“早教中心”等早教機構,但專業的早期教育師資嚴重不足。
國際兒童教育學院就是在早期教育人才和幼兒師資短缺的背景下而成立的一所專業培養國際早教師和高端幼師的專業品牌高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