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枕

孩兒枕

孩兒枕,枕塑成俯臥的孩兒形。胖孩兩臂交叉俯臥於榻上,頭枕於左臂上,右手持結帶繡球,額頭開闊,神態安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其雕塑手法細膩入微,生動地表現出孩童的體態神情,凝聚了匠師傾注的真、善、美。

孩兒枕

孩兒枕

高18厘米,長30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定窯孩兒枕從整體上看,造型生動別致,釉色細膩潔白,釉層均勻,光亮可鑑。匠師們以寫實的手法,塑造了一個伏臥榻上的男孩形象。它以童背為枕面,抱攏雙臂墊於頭下,目光正視前方,右手中還執著一條絲絛狀織物,其上綴有一個繡球,繡球上的花紋清晰可見,絲絛在繡球的兩邊各打了一個蝴蝶結,十分可愛。兒童的兩隻小腿向後翹起,交疊在一起。孩兒的神態自然,天真頑皮,栩栩如生。孩兒面部腦門寬闊,兩耳肥大,粗眉大眼,眼神中透出靈氣,炯炯有神。胖胖的兩個腮幫下是肥肥的下巴,在兩頰與下巴之間有兩個小酒窩,愈發襯托出臉頰與下巴的豐腴。鼻子小巧挺直,嘴唇略厚。孩兒表情稚朴、可愛。就連衣紋皺褶處都刻畫得十分生動。孩兒身著長袍,上套坎肩,下裳還印有團花裝飾,腳穿布鞋。這套服飾是研究宋代兒童服飾不可多得的具體資料。榻的周圍浮雕螭龍和如意頭紋飾。這件藝術珍品神形兼備,富有情趣,運用多種裝飾手法製作,反映出宋代定窯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能。

瓷枕

瓷枕是我國古代的夏令寢具,它清涼沁膚,爽身怡神,頗受人們的喜愛。唐宋時期一度廣為流行,宋代定窯曾大量燒造。宋代詞人李清照在《醉花陰》一詞中還有讚頌瓷枕的詞句:“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可見,瓷枕是消暑的良好臥具。定窯裝飾構圖清秀雋永,在形式表現上,它並不是單純地表現形象的外在美,而是經過藝術誇張手法,賦予形象以新的意象美和趣味美。這件定窯孩兒瓷枕不僅反映了匠師們對生活情景的真實捕捉和高超的藝術再現技能,還透射出當時人們質樸的審美情趣和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念。兒童的面部天庭飽滿,雙耳肥大,是屬於傳統觀念上的“富貴”之相,同時也反映出工匠們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對生活的熱愛。宋代社會對兒童非常重視,人們認為兒童象徵著吉祥幸福,能降福驅災。這件定窯孩兒枕製作精美,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同時也是件吉祥之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