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葉球

孢子葉球

孢子葉球,是指裸子植物的孢子葉 ,按一定序列著生在莖枝地末端或葉腋所形成的球果狀或穗狀結構,相當於裸子植物的“球花”。 該名詞來源於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的孢子囊,在小型葉蕨類植物中是單生在孢子葉的近軸面葉腋或葉子基部,孢子葉通常集生在枝的頂端,形成球狀或穗狀,稱孢子葉球(strobilus)或稱孢子葉穗(sporophyll spike)。

裸子植物:

孢子葉球 孢子葉球

蘇鐵類和松柏類等大多數裸子植物的孢子葉,按一定序 列著生在莖枝地末端或葉腋所形成的球果狀或穗狀結構。其中由大孢子葉聚生形成的為大孢子葉球,又稱雌球花,由小孢子葉聚生形成的為小孢子葉球,又稱雄球花。松柏類的成熟的大孢子葉球習稱球果 。球果成熟時,珠鱗(大孢子葉)發育成種鱗。

特彆強調一下,人們常說的“鐵樹開花”中的花,並不是被子植物那樣的花,只是“球花”,所以鐵樹 開花是錯誤的 (參考文獻2的出版時間有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