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蘭

孔雀蘭

孔雀蘭為百合科,十二卷屬。學名:十二卷。原產南非。同屬約150種以上。這類植物的葉卷上有疏密大小不同的白色斑紋或點刺,非常秀麗典雅。十二卷耐蔭,在散射光條件下也能生長較好,是非常理想的小型室內盆栽花卉。株高20~30公分,成株叢生狀。莖細圓柱狀,直立,先端有褐色小花。莖細圓柱狀,直立,先端有褐色小花,株細緻如絲,四季常青,性耐陰可做盆栽為室內擺飾。栽培土以砂質壤土或腐植質土為佳。全日照、半日照均能生長,唯一夏、秋季高溫期,宜在蔭蔽處越夏,喜歡溫暖適合溫度為15~25度。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株高約50-100cm,直立,分枝多,狀枝較寬,上面節較多,幼枝呈三枝形,頂梢發紅,具疏鋸齒,嫩枝上有短刺,中上部扁平,中脈明顯出老枝基部木質化,並具氣生根。花著生於先端的兩側,花較大,花冠筒上具有附屬物,但較小,為紅色,花為紅、白。

生態習性

孔雀蘭窗台上的孔雀蘭
原產墨西哥海拔2000米~2700米處的森林中,屬附生類型的仙人掌植物,由於長期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熱帶雨林環境,性喜溫暖、濕潤和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壤,PH值5~6為宜。冬季要求溫度10C~15C,溫度過高,變態莖易徒長,生長季節(3~6月)溫度要求13C~18C,氣溫過低,影響孕蕾。6~11月要求20C~25C。夏季開花期要求空氣濕度大,需勤澆水,但不宜太濕。春、秋季減少澆水,增加噴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過量的水和土壤粘重會引起根腐病。冬季保持較乾燥的環境,適當控制澆水,但不能讓根部乾燥。孔雀蘭對光線要求不高,以半陰為宜,如蔭蔽過度,會影響孕蕾開花,切忌強光直曬,否則葉狀莖易發黃枯蔫,影響生長

適宜溫度

孔雀蘭適宜生長溫度為15至25℃,高溫處於休眠狀態,較耐寒,冬季在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孔雀蘭喜半蔭半陽,懼強光,夏季須遮蔭降溫,每十天半月轉換一下方向,校正葉莖的向陽傾向,以保持造型端正。隨著年齡增長,花型會顯得更漂亮。

繁殖培育

孔雀蘭觀賞-孔雀蘭
常用葉狀枝進行扦插繁殖,溫室內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以5-9月為最好,選取二年生葉狀枝,再剪成10厘米~15厘米長一段,先晾2~3天使插面乾燥後,插入六份腐葉土、四份粗沙攔合的培養土中,溫度保持15C左右,在半陰的條件下,並經常噴水,25~30天即可生根,扦插苗培育一年就能開花。可剪取整個枝節作插穗,也可以將一個枝節剪成幾段。也可用嫁接繁殖。砧木可用葉仙人掌仙人球量天尺等,嫁接苗長勢較旺,且翌年即可開花。
孔雀蘭主要靠無性繁殖。它的雖經授粉不易產生種籽。它每年春季都要從根部長出一些芽子,大花能長出3至5個芽子,多則十幾個。把這些小芽用竹刀取下,傷口塗炭沫,防止感染雜菌,晾置一兩天后,插在絕對無肥的黑沙土中,澆透水放蔭涼處。大約10至20天即能生根成活。—個月後可稍見光。栽培用盆較小為好,便於控制水分,提高成活率。一年之後,可換盆正常管理。

栽培方法

孔雀蘭開始生長的孔雀蘭
孔雀蘭栽培容易,一般園土都可以用,不要用粘重的黃土。最好是沙質腐葉和園土混合使用。要求疏鬆排水良好,土壤呈中性或弱酸性,PH值5.5——7左右。中山型花不必施肥,二年生以上的花可以追施豆餅肥水。一般在腐熟的肥液體中加10至15倍的水稀釋後使用。初春開始一個半月左右澆水,一次。在7至9月的高溫季節都不能上肥,否則容易爛根。9月以後上一次稍濃點的肥,冬季就不要再上肥了。澆水要見濕見乾,澆則澆透。不要水大過濕,因多肉植物葉莖內貯存大量水分,比較耐旱。如果水大過濕,就要爛根爛葉,尤其三伏天,更要控制澆水,還要防止雨淋。

景觀用途

盛夏季節正是室內盆栽植物開花的淡季,而孔雀蘭以它嬌麗輕盈的姿態、艷麗的色彩和幽郁的香氣,博得人們的讚賞,加之生長強健、栽培容易、品種繁多、深受人們的喜愛,是栽培廣泛的室內盆栽花卉。

注意事項

孔雀蘭孔雀蘭的蓓蕾
孔雀蘭喜溫暖多濕,但也能耐乾旱 。北方多作盆栽,盆栽土壤要求含豐富的有機質。夏季要放在通風良好的半陰處,並節制澆水,春秋則要求陽光充足,充分澆水。孔雀蘭喜肥,生長季節每20天施用腐熟液肥一次,現蕾後增施一次磷肥,促使花大色艷。生長期間要及時剪除過多的側芽和基部枝芽,減少養分消耗。孔雀蘭的變態莖柔軟,應及時立支架,以防折斷,也有利於通風透光,達到株形勻稱。栽培中要注意7月前儘量培養莖的肥厚,8月以後減少澆水,促使花芽分化。花蕾出現後,澆水不宜過多,否則易落蕾。開花時,盆土不宜太乾,以延長花期。盆栽中常有生長十分繁茂而不開花者,這往往是由於放置地點過分蔭蔽與管理中肥水過大,只要節制肥水,尤其避免用過量氮肥,並使植株稍見一些陽光,另外在孕蕾期增施鉀肥,則不難孕蕾開花。變態莖如果發黃,則往往是陽光太強所致。栽培場所如通風不良,則易遭蚜蟲、以殼蟲危害,直接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和開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