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詩社

子房詩社

子房詩社成立於2012年3月9日,是徐州知名詩社。詩社以詩書畫印創作研究為宗旨,以名家薈萃,人才輩出為世人稱道,被譽為“蘇北第一詩社”。詩社成員打破由詩人單一組合的慣例,破除年齡壁壘,吸收詩、書、畫、印各界知名人士參加,起點較高,文化氛圍較濃。詩社成立以來,以弘揚、挖掘漢文化為主,創作出一大批精良的,有品味的詩書畫印作品。

子房詩社簡介

子房詩社由“子房山七友”(徐向中、徐書信、孔伯祥、戚有信、胡苒、謝仲華、馬三力)發起組建。聘請作家董堯先生、詩人黃新銘先生,書法家李鴻民先生為顧問。以舞動漢風,弘揚、挖掘漢文化為主,創作出一大批優秀的詩書畫印作品。詩社成員30人,以名家薈萃、人才濟濟受到詩書畫印界人士的讚揚,被譽為“蘇北第一詩社”。

子房詩社(普及詩敎班)子房詩社(普及詩敎班)

子房詩社成立以來,成功地舉辦了大型“子房山詩書畫展”,“免費詩教”活動。並先後參加“流溝寺”正名揭碑,二郎玉山神石八角亭揭碑,完善子房祠立碑及詩詞碑廊的徵集工作。

詩社以《子房詩訊》和“子房山詩書畫展”為平台與載體,在完善提升自身的基礎上,把更多的詩人、書畫家和詩書畫愛好者組織起來,開展詩書畫學習創作活動。使中華民族詩書畫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使詩書畫藝術走向大眾化、普及化和生活化,成為豐富廣大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

子房山七友

子房山七友由以下七人組成,他們均為文化界知名人士,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子房山七友子房山七友

1、徐向中
2、徐書信
3、孔伯祥
4、戚有信
5、胡苒
6、謝仲華
7、馬三力

徐向中

1955年生,本名向忠,譜名相忠,祖籍徐州市賈汪區青山泉鎮二道河村,1982年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歷史系,歷

徐向中、姜清泉徐向中、姜清泉

史學學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中青年部委員、江蘇省楹聯協會理事、徐州市詩詞協會常務副會長、徐州市民俗學會副會長、《徐州詩詞》雜誌主編、《中國留學生大辭典》副主編、《徐州詩史》副主編、《徐州今人詠徐州》副主編、《徐州詩友十二人集》主編、《東山韻》主編。曾任《徐州文化研究》雜誌主編、《徐州民俗》雜誌執行主編。

曾獲:

全國楹聯大賽一等獎

全國詩詞大賽二等獎

出版:

《回聲集》(2004年)中國文聯出版社

《月光下的含羞草》(2010年)作家出版社

徐書信

1949年5月19日出生於徐州市,祖籍:山東省陽穀縣徐良府村。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徐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徐州市詩詞協會理事、徐州市

徐書信、魏新建徐書信、魏新建

楹聯家協會會員、《東山韻》編委、子房詩社執行社長、《子房詩訊》副主編。作品入編《世界漢詩》雜誌2010年年刊,入編《紅葉集》、《七彩集》、《東山韻》等。

筆名:“彭城奔牛”

出版:

彭城奔牛詩文集

土木建築工程英漢詞典》(編委)

土木建築工程漢英詞典》(編委)

《英漢·漢英建築施工辭彙》(編委)

《英漢·漢英建築裝飾辭彙》(副主編)

孔伯祥

徐州市人,1952年5月23日生,徐州市人,祖籍河北省武安。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徐州市

徐向中、孔伯祥徐向中、孔伯祥

詩詞協會外聯部主任、徐州市職工詩聯協會副秘書長、徐州高校詩詞聯誼會副秘書長、《徐州高校詩詞》執行主編、《東山韻》主編、《七彩集》(主編)、《子房詩訊》主編。

網名:“老孔舞緣”“重明堂人”。

現為CBDS中國國際標準舞學會會員、徐州詩詞協會、徐州職工詩聯協、徐州楹聯家協會會員。

CBDS中國國際標準舞學會職業教師(摩登舞A級)。

出版:

《舞逸集》

《逸韻集》

《國際標準舞(摩登舞)應知應會500題》

戚有信

1940年10月生,江蘇省沛縣人,1986年畢業於中國書法函授大學書法專業。徐州市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副秘書

戚有信戚有信

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徐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作品入展江蘇省第六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一屆硬筆書法家作品展、首屆全國老年書法篆刻作品展、首屆全國篆書藝術展。

作品獲:

江蘇省教師書法一等獎

全國教師三筆字毛筆組一等獎

江蘇省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藝術作品展老年組書法銅獎

江蘇省五星工程獎老年組書法銅獎。

胡 苒

1946年生於徐州市,徐州市美協會員。自幼酷愛繪畫,1959年啟蒙於孫彤雲先生學畫。1961年在孫彤雲先師的引

胡苒胡苒

薦下,師從錢書樵先生學中國傳統山水畫。在恩師的指導下追摹宋元諸家,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臨近現代名家新作,豐富了繪畫語言。後曾短暫的學習兩年西畫,從事三年舞台美術工作,《東山韻》編委。

退休後繼續創作,2011年11月25日至28日在李可染藝術館舉辦“胡苒中國山水畫展”,書畫作品入編《大彭神韻》、《東山韻》等書畫集中。

謝仲華

號東山石叟,原名謝中華(堂號:寶樹堂“重”字輩,)安徽省蕭縣人,1937年生於徐州。1954年入鐵路蘭州機

謝仲華謝仲華

務段,1956年轉至鐵道部第一設計院勘探隊至1972年。1997年徐州火車站退休。現為徐州市詩詞協會理事,愛好詩詞、風箏、石刻、喜書畫。耗時20年(1991年—2011年),在子房山主峰西側鐫刻“子房山摩崖石刻”。石刻收錄當代詩人格律詩詞五十餘篇,由數十名書法家用真、草、隸、篆書寫。詩詞多以張良為題材,內容涵蓋了“張良椎擊秦王”、“圯上進履”、“四面楚歌”、“張良吹簫”等歷史記載及傳說。詩詞嚴格按照詩詞格律,用韻方面堅持“詩遵平水,曲循中原”。詩作悲壯淒婉,準確的還原了歷史。像徐書信先生的七絕:“圯上傳書黃石公,沙場屢戰建奇功。洞簫淒婉雲天外,震斷霸王牛角弓。”像徐向中先生的楹聯:“若論項羽千聲鼓,還遜張良一段簫。”等,都從不同側面對漢代三傑之一的張良做出了準確客觀的描述和讚揚。

馬三力

馬三力,1964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全國百傑書畫教師,青少年兒童書畫國際藝術教育家。

馬三力馬三力

三力先生書法作品筆力雄健,大字蒼勁挺拔,法度中透出靈氣,朴茂灑脫、變化無窮,小字靈巧飛動、清雅矯健,流露出清新高雅的的書卷氣,遍臨名家,鑽研碑刻,逐漸形成灑脫豪放、雄渾蒼茫的獨特風格。

其作品曾獲1990年中國文化部舉辦的國際文化交流“賽克勒杯”首屆中國書法競賽一等獎,中國“工行杯”書法大賽一等獎,新華社中國“年鑑杯”書法大賽一等獎等數十次國內外大獎。

作品入選全國第三、四屆中青展,94首屆北京國際書展,懷素全國行草展,第一、三屆新人展、楹聯展、中日書展。受到中央領導人彭沖委員長,程思遠副委員長、楊成武將軍、遲浩田將軍的親切接見並為其頒獎。其中作品被專集出版,碑林上石或被中國軍事博物館,張愛萍將軍紀念館收藏或被傳入海外。

1992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書法藝術成果獎”。

書法書法

子房詩訊

子房詩訊是“子房詩社”季刊,定期刊登報導子房詩社成員創作研究成果,屬詩社內部對外學術交流刊物。子房詩訊2012年5月9日首刊,刊頭由知名詩人黃新銘先生書寫。

子房詩訊子房詩訊

編委由孔伯祥、徐書信、陳玉蘭、姜清泉、郎海俠、江尊遠、劉劍7人組成。

顧問:徐崇先、李鴻民、張景田、黃新銘、徐向中、李敏

名譽主編:謝仲華

主編:孔伯祥

副主編:徐書信、陳玉蘭

編委:姜清泉、郎海俠、江尊遠、劉劍

子房詩刊

《子房詩刊》雜誌,是繼《子房詩訊》季刊之後,因容量增加而擴版發行的雜誌刊物,之前,《子房詩訊》已發行5期,《子房詩刊》雜誌延續計數(定為2013年2月20日首刊為總字第6期),半年出刊一期。編委在原基礎上有所增加。由孔伯祥、徐書信、劉紅軍、郎海俠、陳玉蘭、胡光明、王惠民、姜清泉、江尊遠、劉劍、李家斌11人組成。

子房詩刊子房詩刊

《子房詩刊》2013年第一期(總字第6期)2月20日出刊
顧問:徐崇先、李鴻民、黃新銘、張景田、韓修德、李坤傑、田軍
編審:徐向中、李敏、林紅嶺
名譽主編:謝仲華、釋宏音
主編:孔伯祥
執行主編:徐書信、劉紅軍、郎海俠
副主編:陳玉蘭、胡光明、王惠民
編委:姜清泉、蔣尊遠、劉劍、李家斌
刊頭題字:馬 亞
封面畫:胡苒
封底攝影:徐書信、彭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