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吳歌·秋歌

子夜吳歌·秋歌

《子夜吳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組詩,又題《子夜四時歌四首》。這四首詩分以四時情景寫了四件事。第一首寫春景,是說漢樂府中的秦羅敷採桑的故事;第二首寫夏景,是說春秋越國西施若耶採蓮的故事;第三首寫秋景,是說戍婦為征人織布搗衣之事;第四首寫冬景,是說戍婦為征夫縫製綿衣之事。作品構思巧妙,層次分明,結體嚴謹。《子夜吳歌》是六朝時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寫少女熱烈深摯地憶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現非常真誠纏綿,李白正是掌握住了這種表達感情的特點,在本詩中成功地描寫了閨中思婦那種難以驅遣的愁思。

基本信息

原文

《子夜吳歌·秋歌》《子夜吳歌·秋歌》
子夜吳歌·秋歌
李白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②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③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④

注釋

①子夜吳歌:六朝樂府有《子夜歌》 ,因為主要在吳地流行,所以也稱《子夜吳歌》,多是描寫男女戀情的。
②搗衣:將洗的衣服放石砧上捶打。這裡指人們準備寒衣。
③玉關:即玉門關。
④平胡虜:平定侵擾邊塞的敵人。虜,對敵人的蔑稱。良人:指丈夫。罷:結束。

譯文

長安城裡皓月當空,千家萬戶搗衣聲此起彼落。那陣陣秋風怎么也吹不盡啊,聲聲都是懷念丈夫的深情。哪日才能蕩平敵寇,親人呵!將從此不再遠征。

簡評

李白《子夜吳歌》共四首,分詠春夏秋冬,此為第三首。《子夜吳歌》 多寫男女愛情,戀歌尤多,李白此詩為平虜罷征的內容,使其社會意義更為深廣。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丈夫,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於離家遠征。末二句實為點晴之筆。全詩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真摯情意;雖未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讀來只覺言甘思苦,語淺情濃。

賞析

傑出的浪漫主義 詩人李白,在他的創作實踐中,十分注意向漢魏 六朝的民歌學習,從中獲得豐富的養料,充實和發展自己的創作,這首《子夜吳歌》就是詩人向民歌學習而又有所創造的例證。
《子夜吳歌》是六朝時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寫少女熱烈深摯地憶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現非常真誠纏綿,李白正是掌握住了這種表達感情的特點,在本詩中成功地描寫了閨中思婦那種難以驅遣的愁思。“長安”兩句寫景,為抒情創造環境氣氛。皎潔的月光照射著長安城,出現一片銀白色的世界,這時隨著颯颯秋風,傳來此伏彼起的搗衣聲。搗衣含蘊著思婦對征人的誠摯情意。“秋風”兩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婦的深沉無盡的情思,陣陣秋風不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對遠方丈夫的憶念,更增加她的愁懷。“不盡”既是秋風陣陣,也是情思的悠長不斷。這不斷的情思又總是飛向遠方,是那樣執著,一往情深。最後兩句思婦直接傾訴自己的願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邊疆,返回家園和親人團聚,過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現了詩人對勞動婦女的同情。這首民歌氣味很濃的樂府詩 ,樸素自然,流麗婉轉,真切感人。
題目又作《子夜四時歌》 ,共四首,寫春夏秋冬四時。六朝樂府《清商曲· 吳聲歌曲》 即有《子夜四時歌》 ,為作者所承,因屬吳聲曲,故又稱《子夜吳歌》 。此體向作四句,內容多寫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詩人的創造,而用以寫思念征夫的情緒更具有時代之新意。
這是一首思婦詩。寫的是思婦對出征戰士的懷念。全詩著力勾勒出了一幅情意深濃的婦女搗衣懷遠圖。千家萬戶的搗衣聲聲,傳出婦女多少哀怨思戀;蕭蕭的秋風吹不盡懷念玉關的深情厚意。這都是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愁苦,詩的題旨和《關山月》 是一致的。
籠統而言,它的手法是先景語後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而見月懷人乃古典 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製征衣的季節,故寫月亦有興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對思婦是何等一種挑撥呵!製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是何等一種挑撥呵!“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語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征人的深情。著“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裡,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儼在,“玉關情 ”自濃。無怪王夫之說:“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詩評選》 )此情之濃,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婦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過分偏愛“含蓄”的讀者責難道:“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田同之《西圃詩說》 )其實未必然。“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 ),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故作吞吐語。而從內容上看,正如沈德潛指出:“本閨情語而忽冀罷征”(《說詩晬語》 ),使詩歌 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過和平生活的善良願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送砧聲。化入玉門關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多么有意味的詩境呵!須知這儼然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餘,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亦在畫中,它迴腸盪氣,激動人心。因此可以說,《秋歌》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