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肢端膿皰病

嬰兒肢端膿皰病(infantile acropustulosis)本病1979年報導,是一種罕見瘙癢性水皰膿皰疾病,主要發生於掌跖部位,黑人的新生兒和嬰兒多見,損害主要位於手足的背側。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黑人的新生兒和嬰兒多見,沒有其他相關內容描述。

臨床表現

原發性損害為直徑1~2mm大小的瘙癢性水皰,皮損開始為水皰很快成為膿皰,損害位於掌跖部位或手足背部,少數皮損可見於腕、踝和臀部。初發損害持續1~2周,然後2~4周又復發,疾病主要見於黑人嬰幼兒,復發年齡從出生到2歲以內,隨年齡增長緩解時間延長,2~3歲發病後病情可自動緩解。膿皰為無菌性。皮疹夏季加劇,冬季消失。

診斷

根據發病年齡皮疹特點,不難診斷。

鑑別診斷:

應和新生兒一過性膿皰性黑變病,掌跖膿皰病等鑑別。疥瘡、汗皰疹、膿皰瘡等應加以排除。

檢查

組織病理:角層下或表皮內膿皰,皰內含中性粒細胞及凝固的漿液皰底棘層受壓迫萎縮,真皮乳頭水腫,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及少數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治療

局部皮質激素外用有明顯效果氨苯碸2mg/(kg·d),可快速緩解病情,但應非常謹慎的使用。本病抗生素治療無效。

預後

為良性自限性過程新形成的水皰膿皰性損害2周內消退。大部分在兒童期自行緩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