嫫姆

基本信息

嫫姆
拼音:
解釋: 1.見"嫫母"。

人物介紹

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
始祖黃帝之妻嫫母位居四大醜女榜首
1、中華民族始祖母——嫫母:古代最出名的醜女,當首推嫫母。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云:“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醜。”但她為人賢德。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為此,黃帝娶她為妻。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傳說,黃帝敗炎帝,殺蚩尤,皆因嫫母內助有功。
2、戰國時齊國無鹽縣的鐘離春:人們常用“貌似無鹽”來形容醜女,這“無鹽”指的是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今山東東平縣東部)的醜女鍾離春。書上說她“四十未嫁”,“極醜無雙”,“凹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肥頂少發”,而且“皮膚烤漆”。但她關心國家大事,曾自己去謁見齊宣王,當面指責他的奢淫腐敗。宣王十分感動,立她為後。元人還將她的事跡編成雜劇,讚揚她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3、東漢梁鴻之妻孟光:“舉案齊眉”這個成語講的是東漢賢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的故事。相傳孟光隨梁鴻至吳地為人傭工。梁鴻歸家,孟光每為具食,舉案齊眉,以表示對丈夫的敬重。但這位賢婦的模樣卻“粗陋無比”,“肥醜而黑”,能“力舉石臼”。據說梁鴻未婚前,就名氣很大,許多人家都要把女兒嫁他,他都不答應。孟光未嫁時,有人給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說是“必嫁梁鴻”。夫婦婚後第二天,孟光就脫去新娘綺羅之服,換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務。後隨梁鴻隱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織,吟詩彈琴,夫婦唱和,過著清貧而和諧的生活。
4、東晉名士許允之妻阮氏:東晉的許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兒為妻,花燭之夜,發現阮家女貌醜容陋,匆忙跑出新房,從此不肯再進。後來,許允的朋友桓范來看他,對許允說:“阮家既然嫁醜女於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許允聽了桓范的話,果真跨進了新房。但他一見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婦一把拽住他。許允邊掙扎邊同新婦說:“婦有‘四德’(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具備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種德行),你符合幾條?”新婦說:“我所缺的,僅僅是美容。而讀書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幾條呢?”許允說:“我百行俱備。”新婦說:“百行德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俱備呢?”許允啞口無言。從此夫妻相敬相愛,感情和諧。

紀念嫫母

娘娘廟位於新鄭市辛店鎮西約一公里娘娘廟水庫北邊。娘娘廟是一種俗稱,準確的名稱叫嫘祖嫫母廟。是為了紀念軒轅黃帝的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的功績而興建的。自南朝·宋·元嘉年間以來,歷代都設先農壇,祀嫘祖為“先蠶”,嫫母為“先織”。
娘娘廟建有大殿、東西配殿、門樓、戲樓,成為一處有名的古建築群,常年香火不斷。適逢正月十九嫘祖華誕辰和九月十五嫫母華誕,前來拜祭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廟會時常延續多日。廟宇在1958年建豬場是被拆毀.1989年,在辛店村村民史英等人的倡導下,四處奔波,籌措資金,歷時四年,集資六萬多元,終於在1993年九月重建這座廟宇,至1994年正月十九落成.廟宇大殿為三開間,黃色琉璃瓦罩頂,廊柱上繪有巨龍,廊檐下繪有彩鳳。大殿內塑有1.8米高的嫘祖、嫫母金身,殿牆上繪有十二幅壁畫,歷數嫘祖、嫫姆教人們養蠶、巢絲、織布、作衣的業績。此後又陸續修建了東西配殿和門樓。

歷史功績

屈原在《楚辭·九章》中歌頌道:“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呂氏春秋·遇合篇》中記載,
嫫母與黃帝感情深厚,並假借黃帝的話教訓那些長相自卑的女人說,“不能忘記磨礪你們的道德;不能衰退你們內心的純正。這樣做了,長得醜又能傷害誰!”說得多好聽呀,這幾乎可以成為對自己長相有意見女子的勵志名言。
《淮南子·修務訓》也拿美女西施與醜女嫫母比較道:“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悅者,西施;雖粉白黛黑弗能為美者,嫫母”。意思是西施是自然美,而嫫母是心靈美。後世還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醜”,“嫫母有傀(音“規”),善譽者不能掩其醜”,“次妃嫫母,貌惡德充”。
黃帝元妃嫘祖生育玄囂和昌意。次妃方雷氏生了青陽,彤魚氏生了夷鼓。黃帝共有二十五子(也有說三十五子),那么黃帝剩下來的後代應該都是嫫母的功勞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