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一世[英國]

威廉一世[英國]

威廉一世,英格蘭第一位諾曼人國王。生於1028年,8歲時繼承父親的公爵位,15歲時被封騎士,開始在領地執政。1046年至1055年間多次平息貴族的叛亂。1054-1060年間反對國王享利與安茹的馬特的同盟。1063年征服曼恩。1066年向英格蘭開戰並於同年9月引兵渡海,首先攻占了佩文西和哈斯丁斯鎮。10月,擊敗了英格蘭國王哈羅德的抵抗。聖誕節,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為英格蘭國王。為了確保邊疆的安定,威廉於1072年入侵蘇格蘭,1081年入侵威爾斯,並在邊境設立特殊的居民地。

基本信息

簡介

威廉一世,英格蘭第一位諾曼人國王。生於1028年,8歲時繼承父親的公爵位,15歲時被封騎士,開始在領地執政。1046年至1055年間多次平息貴族的叛亂。1054-1060年間反對國王享利與安茹的馬特的同盟。1063年征服曼恩。1066年向英格蘭開戰並於同年9月引兵渡海,首先攻占了佩文西哈斯丁斯鎮。10月,擊敗了英格蘭國王哈羅德的抵抗。聖誕節,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為英格蘭國王。為了確保邊疆的安定,威廉於1072年入侵蘇格蘭1081年入侵威爾斯,並在邊境設立特殊的居民地。他一生的最後15年多住在諾曼第,任命老友蘭弗朗克為坎特伯雷大主教,把英格蘭朝政交給主教掌管,有5年或7年時間,他根本未到英格蘭一次。1087年,死於諾曼第。

生平

威廉一世(英國)威廉一世(英國)

1027年,威廉出生於法國諾曼第公國的法萊斯,因受克呂尼改革的影響,虔信天主教。個性活潑而堅韌。

1035年,8歲時繼承父親的公爵位。

1046年至1055年間多次平息貴族的叛亂。

1054-1060年間反對國王享利與安茹的馬特的同盟。

1063年征服曼恩。

1066年9月28日,諾曼人的艦隊在英格蘭登入。在隨後的黑斯廷斯戰役中,諾曼第軍隊擊敗盎格魯-撒克遜軍隊,並殺死了哈羅德二世,隨後占領了倫敦。12月25日,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格蘭國王,諾曼王朝開始。

1072年威廉入侵蘇格蘭。

1081年威廉入侵威爾斯,並在邊境設立特殊的居民地。

他一生的最後15年多住在諾曼第,任命老友蘭弗朗克為坎特伯雷大主教,把英格蘭朝政交給主教掌管,有5年或7年時間,他根本未到英格蘭一次。1087年,死於諾曼第。

1085年和1086年派人調查整個英格蘭地區貴族和自耕農土地的實際情況及經濟力量,頒布了被稱為“末日審判書”的土地帳簿。根據《末日審判書》的調查結果,英格蘭約有150萬人口,其中90%以上是農民。

1087年,為了鎮壓長子羅貝爾二世在諾曼第地區發動的反叛,威廉一世親自返回法國,於該年七月在芒特(Mantes)落馬受傷,兩個月後在魯昂的St.Gervais女修道院去世,去世後被埋葬在諾曼第卡昂的聖埃蒂安修道(AbbayedeSt.Etienne)。

評價

英國國王威廉一世以“征服者”聞名於世,他一生其實只做了一件大事,這件事後來被稱為諾曼征服,他的動機也許只是來源於自己的野心,但卻對英國,乃至世界的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

征服者威廉為人嚴厲、殘忍,而且精力旺盛。有兩個因素對威廉的性格及他對歷史的影響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其一是他的私生子身份。他是他的父親,綽號為“魔鬼”的羅伯特和被他拐來的農家姑娘阿萊特生下的兒子,但卻是唯一的兒子。羅伯特費勁說服了諾曼第貴族,才確立了威廉的繼承權。1035年,8歲的威廉繼位,他的私生子身份使他經歷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嘲諷、歧視和挑戰,他的三個監護人和老師先後被人殺害。這就鑄就了日後威廉冷酷、多疑的性格。另一個因素則是諾曼第的傳統。諾曼第公國是法國國王在無奈之下封給入侵的諾曼人的產物,於841建立。公國實行集權統治,有一支相對固定的軍事力量,和相對固定的財政收入,還有著諾曼人固有的尚武和善於航海的傳統。這些因素,幫助了威廉的征服,並影響了他日後在英國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征服者威廉的征服,對歷史影響最大的是,使英國自羅馬帝國時代以來再次被捲入了歐洲中心地區的複雜關係中(此前征服英國的,不過是文明程度比英國還落後的諾曼人),由於英王在法國擁有領地,英法兩國王室成為一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冤家,此後數百年中兩國的交流和碰撞成了西歐政治生活的主題之一。這次征服改變了英格蘭的歷史進程,甚至連英語都發生了改變,大量新的辭彙加入到英語中。他將許多新事物帶入了這個孤島,如陪審制度,後來英國法律自成體系,就是以此發端的。

威廉一世將諾曼第傳統的集權統治和軍事立國帶入了英國,是英國歷史上一大轉折。在此之前,英國一直是被入侵,被征服的對象,而從他開始,英國轉守為攻,以後的戰爭主要只在別人的國土上進行,儘管此兩項傳統在英國以後的發展中逐漸淡化了。

影響

在評價威廉的重要影響時,人們首先不應忘記,如果沒有威廉,諾曼人對英國的征服就不可能發生。威廉不是王位的自然繼承人。離開他的個人能力和野心,諾曼人既無理由也無能力征服英國。自從羅馬人在威廉1000年前征服英格蘭後,英格蘭從未受到過來自法國的侵略。威廉之後的10個世紀中,法國(或其他地方)對英國的侵犯無一成功。

問題在於威廉征服英國後,其統治英國的效率如何?諾曼第入侵者的人數並不多,但他們對英國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諾曼人統治前的五六百年中,英國反覆遭到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斯堪的那維亞人的進犯,其文化基本上是日耳曼型的。諾曼人雖是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上維京人的後裔,但他們的語言和文化是屬於法蘭西型的。因此,威廉征服英國,使英格蘭文化同法國文化發生緊密的聯繫(今天,這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但在威廉一世之前的幾百年間,英格蘭文化大多只同北歐文化接觸)。其結果是,法蘭西文化同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在英國融為一體。如果沒有威廉,這種融合不會發生。

威廉將當時先進的封建主義帶入了英國。諾曼第國王與之前的英國國王不同,他親自指揮一支幾千人的武裝騎士隊伍,按中世紀的標準,這是一支強大的軍隊。諾曼人善於行政管理,使英國政府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和最有效率的政府。

有趣的是,威廉的征服促進了英語的發展。大量新的辭彙加入到英語之中。實際上,在現代英語字典中,起源於法語和拉丁語的辭彙,多於源於盎格魯-撒克遜的詞。而且,就在威廉征服英國的三四百年間,英語語法變化很大,在很大程度上朝著簡化的方向發展。今天的英語,可能同低地德語和荷蘭語沒有多大差別。這是惟一一個由於個人原因而出現一個大語種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是,英語無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

也許會有人提及威廉征服英國對法國產生的影響。在征服後的三四百年間,英國法國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由於英國國王源於法國,因此他們在法國擁有大片土地)。這些戰爭可直接追溯到威廉征服英國。而在1066年以前,英法之間,幾無戰爭。

在本質上,英國在很多方面不同於所有的歐洲大陸國家。英國以其所建立的龐大帝國和民主制度,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不列顛政治發展史上,威廉的活動產生過多大的影響?

歷史學家不同意現代民主制讀起源於英國而不是德國的說法。但英國的文化和制度,是盎格魯-撒克遜和諾曼人的融合體,這種融合應歸功於威廉征服英國。誠然,威廉征服英國後的100年中,英國並沒有出現寶貴的民主制度,這是事實。但對於大不列顛帝國的形式,威廉的影響則尤為重要。1066年以前,英國不斷受到外族入侵,1066年以後,情況正好相反。原因在於威廉建立起了強大的中央政府,而這種政府被後繼者所用戶。由於有政府指揮的軍事力量,英國再也沒有受到過外族入侵。相反,它不斷進行海外擴張,這使英國必然比其他歐洲國家得到更多的殖民地。

當然,不能把英國後來的發展全部歸功於威廉。但威廉征服是英國後來發展的間接動因。因此,從長期來看,威廉的影響是巨大的,要大於後來的伊莉莎白一世和維多利亞女王。

家庭成員

父親 羅貝爾一世(RobertIleMagnifique),法國的第六代諾曼第公爵。

妻子佛蘭德伯爵的女兒,法王羅貝爾二世的孫女瑪蒂爾達。

兒子長子羅伯特·柯索斯(約1054年-1134年)即諾曼第公爵羅貝爾二世

次子理察(1054年-約1081年),貝爾奈公爵

三子威廉二世(1056年-1100年),英格蘭國王

四子亨利一世(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蘭國王

女兒長女塞西莉婭(約1056年-1126年),聖三一修道院院長

次女阿德莉薩(Adeliza)(?-1065年)

三女阿德拉(約1062年-1137年),嫁給布盧瓦伯爵史蒂芬,他們的次子就是英格蘭國王史蒂芬。

四女阿加莎(約1064年-1079年),和卡斯提爾的阿方索六世訂婚。

五女康斯坦絲(約1066年-1090年)布列塔尼公爵夫人。

六女瑪蒂爾達(?-1112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