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年),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派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鄉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授庶吉士,三年後散館改主事,曾任山東、湖南副主考,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庫全書》館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辭官。鏇歸里,以授徒為生,先後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培養了一大批學人弟子。姚鼐文宗方苞,師承劉大櫆,主張“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在方苞重義理、劉大櫆長於辭章的基礎上,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發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論。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姚鼐一生勤於文章,詩文雙絕,書藝亦佳。著有《惜抱軒文集》16卷、《文後集》12卷、《惜抱軒詩集》10卷、《筆記》10卷、《尺牘》10卷、《九經說》19卷、《三傳補註》3卷、《五七言今體詩鈔》18卷,輯成《古文辭類纂》75卷。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清雍正九年(1731)十二月二十日,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他的哭聲繚繞在桐城南門樹德堂內。樹德堂里喜氣洋洋,街坊們也紛紛前來道賀:姚氏又添了一丁。姚氏是桐城世家大族,人丁一直很興旺,人們只道姚家又得了一讀書種子,不知這種子日後會如此茁壯,直將這閥閱門庭又光大了一重。

姚鼐像 姚鼐像

桐城姚氏是顯赫的吳興姚氏的後裔,其家族始遷於浙江餘姚。一世祖姚勝三隨父宦居安慶,由浙江餘姚遷居麻溪,五世祖姚旭於明景泰間遷居桐城城裡。至姚鼐,其家族居桐城縣城已300餘年。姚鼐1731年十二月二十日(1732年1月17日)出生於桐城南門的一個官宦書香人家。先祖姚旭為明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姚之蘭為江州府知府加按察副使銜,皆載入《明史循吏傳》;姚孫棐曾以“五里三進士(姚孫棐、龍鯉門、許鯉躍),隔河兩狀元(劉若宰、龍汝言)”而聞名遐邇.。高祖姚文然,康熙時任刑部尚書;曾祖姚士基,曾任湖北羅田知縣,均賢良清廉,辭世皆享名宦祠祀。伯父姚范,進士及第後為翰林院編修,著有《援鶉堂文集-詩集》,學貫經史,與桐城派祖師之一的劉大櫆情深意篤,使姚鼐得以跟其伯父受經學,跟劉大櫆學文。其祖父姚孔瑛二十六歲時即去世,父淑終生為一介布衣。姚鼐出生時,家庭已衰落,

姚鼐幼嗜學,伯父姚范授以經文,又從劉大櫆學習古文,劉大櫆對姚鼐特別器重,稱其“時甫冠帶,已具垂天翼”,“後來居上待子耳”。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歲考中舉人後,經過五次禮部會試均名落孫山,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十歲第六次應禮部試,才中進士,授庶吉士,3年以後,散館改主事,分屬兵部;鏇又補禮部儀制司主事。後歷任山東、湖南鄉試副考官,會試同考官和刑部廣東司郎中等職。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開四庫全書館,姚鼐被薦入館充纂修官。此職本應翰林方可充任,獨鼐與休寧戴東源、興化伍大椿、歙縣程晉芳等8人破格當選。《四庫全書》成,鼐乞養歸里,不入仕途,時年44歲。大學士于敏中、梁國治先後動以高官厚祿,均被辭卻。

自乾隆四十二(1777)年起,姚鼐先後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致力於教育,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其中最著名的有本邑的方東樹、姚瑩、劉開;上元梅曾亮、管同;宜興吳德鏇;陽湖李兆洛;婁縣姚椿;新城魯九皋和他的外甥陳用光等。這些學生都是篤守師說,遵桐城家法的文人,對桐城派的傳播作用甚大。桐城派古文之傳,自方苞以文章稱海內,上接震川,同邑劉大櫆繼之益振,傳至姚鼐則集大成。因此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風作韻,南極湘桂,北被燕趙”之說。歷城周書昌說:“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乾隆四十四(1779)年,八十二歲的劉大櫆去世。姚鼐毫無疑義的成為了桐城派的核心。他耗盡心血編纂的《古文辭類纂》終於完成,共75卷,是古文辭賦選本,按照文章的套用分分十三類: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讚、辭賦、哀祭。所入選的作品以戰國策、兩漢散文、唐宋八大家,以及歸有光、方苞、劉大櫆等為主,表明了桐城派推崇古文的傳統,為桐城派樹立了散文史的“正宗”的地位,體現了姚鼐的文學主張。這本集子很受人們喜愛,有很大的影響。
乾隆四十九年(1784),姚鼐辭去官職。他希望騰出時間來提倡桐城派主張,開始了他四十餘年的講學生涯。姚鼐先後在江寧、揚州、徽州、安慶先後主持鍾山、梅花、紫陽、敬敷書院,“士子得以及門為幸”。他的門下有很多後來成為了桐城派的著名作家,如有名的姚門“四大弟子”梅曾亮、管同、方東樹、姚瑩,以及劉開等,他們使桐城派聲勢更高。有很多籍貫不是桐城的作家也自認為桐城派

嘉慶十五年(1815)九月十三日(10月15日),85歲的姚鼐卒於南京鐘山書院,歸葬桐城楊樹灣。此時的桐城派在古文上的地位已無可撼動。道光鹹豐年間,桐城派在曾國藩及曾門弟子手中又呈一時之盛,一直延續到嚴復、林紓和新文學的誕生。

主要成就

姚鼐1797年作《花鳥》立軸 姚鼐1797年作《花鳥》立軸

姚鼐與創始人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三祖”,被盛譽為“中國古文第一人”、“中國古文的高峰” 。其在繼方、劉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提倡文章要“義理”、“考證"、“辭章”三者相互為用。所謂“義理”就是程朱理學;“考證”就是對古代文獻、文義、字句的考據;“辭章”就是寫文章要講求文采。這些主張充實了散文的寫作內容,是對方苞“義法”,說的補充和發展。在美學上,提出用 “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陽剛”就是豪放,“陰柔"就 是婉約。兩大風格相互配合,.相互調劑,就產生出多樣的風格。 同時,又發展了劉大櫆的“擬古”主張,提出“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為文章八要。學習古人,初步是掌握形式(格、律、聲、色),進而是重視精神(神、理、氣、味),才能達到高的境界。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姚鼐著有《惜抱軒全集》,所編《古文辭類纂》風行一時,有力地擴大了桐城派的影響。鼐對傳統文論的另一重大貢獻是提出富有創見性的“陰陽剛柔說”,這對我國古代散文審美理論和風格特徵是一次重大突破。他認為,“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 英,而陰陽剛柔之發也。”文章陰陽剛柔的變化,乃是作者性格、氣質、品德的表現。鼐在發展前輩的文學思想上,用陰陽剛柔這個哲學概念來解釋文章風格的來源和散文的風格特點,其中包含著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

姚鼐提出文章的核心在於“義理、考據、辭章”三者的統一,這有其時代的原因。姚鼐在乾隆年間走上文壇。清代的考據風氣也在這時開始盛行。人們稱這種考據的功夫為“漢學”,與之相對的是勢力較弱的“宋學”。學界多推崇漢學,對宋明理學比較厭棄,這往往導致文章的思想性降低。姚鼐不贊成排斥宋學的傾向,同時又針對漢學家、宋學家對文學的輕視態度,提出義理、考證、文章三者不可偏廢的主張。這成為桐城派古文理論的綱領。
“義理”,是指當時的理學思想,主要來自宋學;“考據”,是指文章要有實據,避免空泛,主要來自漢學;“辭章”,是指文章還要有結構、文字、音韻上的文學之美。姚鼐認為三者的統一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苟善用之,則皆足以相繼;苟不善用之,則或至於相害。”當然,三者有輕有重,考據要為義理服務。姚鼐想調和漢宋,融貫三者,認為作家能兼三者之長的為好作家。這種主張實際上成為了桐城派的文學綱領。姚鼐自己也身體力行,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朝廷任職的姚鼐來到山東,登上了東嶽泰山,後來就有了著名的《登泰山記》一文。全篇僅數百字,內容十分豐富,是融考證與辭章的典範。文章從泰山南北的汶水、濟水寫起,內容涉及天門、岱祠等諸多古蹟,辭章優美。如寫登上泰山之後“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來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義理、考據、辭章”對當時和後世都影響巨大。一方面,姚鼐實際上是站在維護理學的立場上,企圖調和漢宋的爭論,兼采考據的長處,以考據充實理學的空疏,從而提高桐城派古文的價值。一方面,這一主張如果推而廣之,那麽可以看作是對文章基本的要求。無論何時都同樣有重要意義:“義理”要求言之有物,有思想性;“考據”要求立論紮實,有說服力;“辭章”要求字通句順,有藝術性。

姚鼐以宋儒之學為治學之本,故指斥考據的漢學家為捨本逐末;但他也不廢棄漢儒治經之長。姚鼐“為文高簡深古,尤近歐陽修、曾鞏,其論文根極於道德,而探源於經訓,至其淺深之際,有古人所未嘗言,鼐獨抉其微,發其蘊,論者以為詞近於方,理深於劉”(《清史稿·文苑·姚鼐傳》)。其為文“以神、韻為宗”(方宗誠《桐城文錄序》),形成一種迂徐深婉,一唱三嘆,而又耐人尋味,意蘊無窮的風格。近代學者章太炎謂之“謹”,劉師培稱之“丰韻”,都是對其文風的富於韻味、言簡意豐的高度評價。姚鼐的詩歌早年模仿明“七子

姚鼐墓 姚鼐墓

”學唐詩,晚年兼取宋人,格意俱高,在當時儼然為一大家,故後人稱“惜抱詩精深博大,足為正宗”(程秉劍《國朝名人集題詞》)。姚鼐的書法造詣很深,包世臣推鄧石如、劉石庵及姚鼐為清代書法之冠,將姚鼐的行草書列為妙品,故姚鼐非獨特文美,其翰墨亦為世重。鼐著有《九經說》19卷、《三傳補註》3卷、《老子章義》1卷、《莊子章義》10卷、《惜抱軒文集》16卷、《文後集》12卷、《詩集》10卷、《法帖題跋》1卷、《筆記》10卷、《書錄》4卷、《尺牘》10卷、《古文辭類纂》75卷、《五七言今體詩鈔》18卷。《登泰山記》是姚鼐的代表作,主要描繪泰山風雪初霽的壯麗景色。寫作特點:首先是以時間為順序,以遊蹤為線索,依次記敘了作者游泰山的歷程和所見到的景色,剪裁得體,詳略分明。桐城派主張的“雅潔"和反對“冗辭”,從這裡可見一斑。

軼事典故

姚鼐彩像 姚鼐彩像

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選庶吉士,改禮部主事,官刑部廣東司郎中,歷任山東、湖南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四庫館開,出任纂修官,曾撰寫書錄91篇,於道光十二年(1832)匯為《惜抱軒書錄》4卷,為其藏書跋尾題記之屬。有《惜抱軒四庫館校錄書題》1冊。歷主江寧、揚州等地書院凡40年。治學以經學為主,兼及子史、詩文,曾受業於劉大櫆,論者稱他辭近方苞,理深於劉大櫆,三人均為桐城籍,世稱“桐城派”。家有藏書樓名“惜抱軒”,藏古文、經、史、字畫居多,藏書印有“鼐”、“大季氏”、“惜抱軒藏書印”等。著有《惜抱軒文集》。選輯有《古今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抄》。

代表作品

《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也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圓。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選自《四部叢刊》本《惜抱軒文集》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往東流去。山南面的山谷里的水都流進汶水,山北面的山谷里的水都注入濟水。在陽穀和陰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長城。最高的日觀峰,位於古長城南面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雪起程,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過古長城的界限,抵達泰安府。這個月的丁未那一天,我和知府朱孝純(子潁)一起從南面山腳登山。四十五里的山路全是用石板砌成的,台階有七千多級。泰山正南面有三個山谷,中間山谷中的水繞過泰安城下,這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水”。我們開始順著中谷進去,路走了一小半,翻過中嶺,再順著西邊的山谷走,就到了山巔。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面的山谷進去,路上有天門。東邊的那道山谷,古時候把它叫作天門溪水,我們沒有到達。這次經過中嶺到山頂,也有象門戶一樣的山崖橫立在路上,一般人都管它們叫天門。一路上雲霧迷漫,有冰很滑,石級幾乎不能攀登。等到登上了山頂,只見深青色的山馱著白雪,明亮地照耀著南方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下的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如同圖畫一樣,而半山腰裡停留著的雲霧象一條帶子似的。

戊申這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潁一起坐在日觀亭上,等待著日出。大風捲起積雪扑打在臉上。日觀亭東面從腳下起全是迷漫的雲霧。隱隱約約地看到在雲霧中有幾十顆象白色的骰子一樣的東西站立著,那是一些山峰。在天的盡頭,雲層中有一線奇特的色彩,片刻之間,變成了五光十色的彩霞,太陽升起,顏色純紅象p砂,底下有一片晃動的紅光托著它。有人說,這就是東海。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照著,有的紅,有的白,顏色錯雜,都象彎腰曲背的樣子。

日觀亭的西面有岱祠,還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宮在碧霞元君祠的東面。這天,觀賞了沿途的各種石刻,都是唐高宗顯慶年間以後的,那些年代更久遠的石刻,全都磨滅缺損了。偏僻而不在路邊的石刻,都來不及去看。

泰山上石頭多,泥土少。石頭是青黑色的,大多方正有稜角,很少有圓形的。雜樹少,松樹多,生長在石縫裡,都是平頂的。到處是冰雪,沒有瀑布,也沒有鳥獸的聲音和蹤跡。到日觀峰的幾里內沒有樹,而積雪深到人的膝蓋。

桐城人姚鼐記。

桐城三祖

桐城三祖,是清代散文流派桐城派的三位代表人物。
姓名生卒簡介作品
方苞1668年—1749年字鳳九,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創始人。《望溪先生文集》,《集外文》
劉大櫆1698年—1780年字才甫,號海峰。師事方苞,又是姚鼐的老師。《文集》10卷、《詩集》6卷、《古文約選》48卷
姚鼐1732年—1815年字姬傳,劉大櫆的學生,桐城派集大成者。著有《惜抱軒全集》,編《古文辭類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