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締虞

姚締虞(?—1688)字歷升,湖廣黃陂人,清朝大臣。順治十五年進士,授四川成都府推官。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四川殘民多聚為盜,互告訐,釀大獄。締虞平讞鞫,輒得其情,審釋叛案株連獄囚十七人。總督苗澄、巡撫張德地薦廉能,舉卓異,會裁缺,改陝西安化知縣。行取,康熙十五年,授禮科給事中。疏請嚴選庶吉士,考覈翰林,報聞。十七年,典試江西,還,奏:“江西被賊殘破州縣在丁缺田荒案內者,請敕督撫酌量輕重,限三年或五年勸墾,以漸升科。全省逋賦二百二十萬,歷年追比,僅報完三萬。此二百十餘萬,雖敲骨吸髓,勢必不能復完。請早予蠲免,俾小民得免死亡。”

十八年,地震,求言。締虞上疏曰:“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原期知無不言,有聞則告。自故憲臣艾元徵請禁風聞條奏,自此言路氣靡,中外多所顧忌。臣請皇上省覽世祖朝諸臣奏議,如何謇諤;今者相率以條陳為事,軟熟成風。蓋平時無以作其敢言之氣,一旦欲其慷慨直陳,難矣。乞敕廷臣會議,嗣後有矢志忠誠、指斥奸佞者,即少差謬,亦賜矜全。如或快意恩仇,受人指使,章奏鈔傳,眾目難掩,縱令彈劾得實,亦難免於徇私之罪。如此,則言官有所顧忌,不敢妄言;中外諸臣有所顧忌,不敢妄為。”疏下九卿科道會議。越日,召廷臣等集中左門,上問:“締虞疏如何定議?”吏部尚書郝惟訥等暨給事中李宗孔等俱言風聞之例,不宜復開。上問:“締虞,爾意如何?”締虞對曰:“皇上明聖,從未譴罪言官。但有處分條例在,言官皆生畏懼。”上曰:“如汝言,條例便當廢耶?”締虞對曰:“科條雖設,當辨公私誠偽。”上意稍解。諭言:“官宜敷陳國家大事,如有大奸大貪,糾劾得實,法在必行,決不姑貸。且魏象樞彈奏程汝璞,亦是風聞,已鞫問得實,原未嘗有風聞之禁也。”上宣締虞前,指內閣所呈世祖時章奏示之曰:“汝以朕為未閱此乎?”締虞對曰:“惟久經聖覽,臣故不憚盡言。”上命以所言宣付史館。次日,復命締虞入起居注,授筆札記之。尋轉工科掌印給事中。上考察科道,黜孫緒極、傅廷俊、和鹽鼎三人,而嘉締虞與王曰溫、李迥稱職。

二十一年,疏論外吏積習,視事偷惰,公務沉閣,文移遲緩;僚屬宴會,遊客酬酢,廢時糜費。請敕部禁飭。累擢左僉都御史。二十四年,授四川巡撫。締虞先為推官有聲,百姓喜其來。締虞至,榜上諭於廳事,嚴約束,禁私徵雜派,杜絕餽遺,屬吏憚之。疏言:“四川迭經兵火,荒殘已極。官戶鄉紳,多流寓外省,雖令子弟復業,迨入學鄉舉登仕版後,仍棄本籍他往。百姓見其如此,亦裹足不歸。若招回鄉宦一家,可抵百姓數戶。紳宦既歸,百姓亦不招而自至。今察明各屬流寓外省紳衿,請敕部移行,飭令復業。”從之。蜀人困於采木,締虞陛辭,首陳其害。會松威道王騭入覲,亦舉是以奏,詔特免之。復請免運白蠟,停解鐵稅,皆獲施行。二十七年,卒官,賜祭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