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地震[2000年]

姚安地震[2000年]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2000年1月15日,根據國家地震台網測定,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凌晨六時零九分、七時三十七分分別發生里氏五點九級、六點五級地震,震源位於北緯二十五點五度,東經一百零一點一度。地震所波及的四川省攀枝花,雲南省大理、玉溪、昆明等地均有明顯震感。

(圖)姚安地震姚安地震

簡介

2000年1月15日清晨6時09分,7時37分,姚安、大姚一帶先後發生芮氏5.9級、6.5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為30千米,震中最高烈度為8度。這次地震涉及楚雄、大理、麗江3個地州的姚安、大姚、祥雲、南華、牟定、永仁、楚雄、賓川、祿豐、武定、元謀、華坪、永勝13個縣(市),受災面積7834平方千米。據統計,地震造成40 萬戶175.6萬人受災,成災23.9萬戶99.5萬人,因災死亡7人,重傷99人,輕傷2429人;大牲畜死亡23 80頭(只);民房倒塌41388間,損壞618256間,92478人無家可歸和有家難回;損失糧食360萬千克;1135所學校受損,造成房屋倒塌10613平方米、危房192228平方米、損壞154805平方米;524個醫療單位的309302平方米房屋受損;縣、鄉、村行政及企事業單位房屋倒塌15863間,損壞54491間;5座中型水庫、27件小(一)型水庫、97件小(二)型水庫、1378件小壩塘、9115件五小水工程、21件河閘及72件其他水利設施受損;姚安、大姚、南華、牟定等縣的縣城與鄉鎮的電力、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經省地震災害評定委員會評定,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66億元。這是雲南省繼1996年麗江“2-3”地震以來震級較高、損失較大的一次嚴重破壞性地震

經濟損失

姚安地震涉及楚雄大理、麗江3個地州的姚安、大姚、祥雲、南華、牟定、永仁、楚雄、賓川、祿豐、武定、元謀、華坪、永勝等13個縣(市),受災面積7834平方千米。據統計,地震造成40萬戶175.6萬人受災,成災23.9萬戶99.5萬人,因災死亡7人,重傷99人,輕傷2429人。經省地震災害評定委員會評定,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66億元。姚安的5.9、6.5級大地震,不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還使14萬餘間民房倒塌,大量校舍被損,6座小型水庫嚴重受損,廠礦企業及市政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經濟損失高達16億元。

抗震救災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關心和重視,國務院迅即向地震災區發來了慰問電,朱鎔基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省委、省政府及災區人民表示慰問,對抗震救災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並表示要盡力支持雲南地震災區。國家地震局和民政部等部門的領導先後趕赴我省地震災區,幫助指導抗災救災工作。民政部及時調運2000頂救災帳篷,並安排我省200 萬元地震救災應急款。中華慈善總會向災區捐贈了200頂帳篷。

省委、省政府對災情極為重視。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及時向地震災區發了慰問電。在北京學習的中共雲南省委書記令狐安和省長李嘉廷獲悉後,即刻從北京打電話了解災情,對抗震救災工作作了指示;李漢柏副省長率領省委、省政府慰問團,于震後1小時就急速趕赴災區開展工作。駐滇部隊和武警部隊官兵及時奔赴災區,幫助抗災救災。災區各級黨委、政府當天即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廣大黨團員、基層幹部和民兵充分發揚模範帶頭作用,發動災區各族民眾自力更生,互助互救,重建家園。部分地州市也積極組織慰問組支援重災區。

重建工作

姚安大地震,不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還使14萬餘間民房倒塌,大量校舍被損,6座小型水庫嚴重受損,廠礦企業及市政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經濟損失高達16億元。時隔一年,記者看到,姚安已不再是一片瓦礫場,許多重建工程已進入靜悄悄的掃尾階段。

姚安141所中國小校校舍和教學設備在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受損面積達12萬平方米。災後,姚安縣有關部門迅速搭建了14000平方米的臨時校舍,保證了3萬多學生在新學期如期開學上課。經過一年的修復重建,多數受損校舍都已完成修復工作。縣教委負責人說,在新學年到來之際,所有受損校舍的中國小生都將能夠在修復一新的校舍內上課。

在地震中6座受損水庫的主體修復工程也已基本完工,工地上已不見了當初的繁忙景象。下口壩水庫的工程負責說,他們從2001年6月進場,24小時不間斷施工,172米的水庫隧洞已完成開挖澆築;壩內壩坡振沖碎石完工大半,用於加固上游壩體的灌漿已超工程量完成。姚安縣城在地震中受到嚴重創傷,由於是深震源地震,市政基礎設施的“內傷”尤其嚴重。根據輕重緩急的原則,新年前後,市政基礎設施的修復重建也相繼拉開了序幕。在姚安的多條主幹道上,道路開挖,地下公共設施的修復新鋪工作已經展開。城區的綠化、亮化工程已經啟動。

中國曆次大地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