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令

如廁令

“如廁令”是指對如廁人員在時間上規定的限令。在中國沿海很多工廠,老闆與員工之間每天都在進行著這種博弈,甚至變本加厲,才有此“如廁令”這種聞所未聞的管理規定出台。

現象

如廁令如廁令

2010年7月5日起,金達公司作出新規,要求員工上廁所必須向保全登記,限定員工每月上廁所時間不得超過260分鐘,逾時將扣工資,平均每天不到9分鐘。這讓員工很是為難。部分員工把這為難情緒反映至本報。

2010年8月12日下午,在《南方都市報》的介入下,黃江勞動監察人員對大批員工展開調查取證。下午4時,監察人員表示,友邦公司確實制定有限制員工上廁所時間的規定,且該規定明顯違背勞動法,勞動分局方面已責令友邦公司在7到15個工作日內完成整改,如果逾期不改,那勞動分局將對該公司進行經濟處罰。

2010年8月11日,,黃江友邦塑膠五金電器製品廠又爆出限定員工上廁所時間的醜聞。據員工反映,該公司規定員工每月上廁所不得超過400分鐘,逾時則將扣罰工資。

廣東這家企業下發“如廁令”,限制員工的如廁時間,算得上是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典範”,對員工的管理能精確到分秒,說明這家企業已經出神入化到了把“人”管理成了“模具”的境界。

解讀

俗話說,人有三急,上廁所更是急中之急。吃喝拉撒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相信許多人都有過因為內急提著褲子滿街找廁所的尷尬經歷。

2000年初,在中國沿海很多工廠,老闆與員工之間每天都在進行著這種博弈,老闆們的普遍想法是:“既要把彈簧拉長,但又不能把彈簧拉斷”。員工淪為包身工,最大限度的榨取勞動,成為企業的一個配件,沒有生命,更沒有尊嚴。沒想到幾年後的現在,這種現象還依然存在,甚至變本加厲,才有此“如廁令”這種聞所未聞的管理規定出台。

我們不妨來看看企業對此的解釋:“現在工廠的年輕人都愛玩手機,常常躲到廁所里玩,除了限制上廁所時間外,我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不解釋還好,一解釋反倒露出新的問題:說明這些企業管理過於嚴苛,缺乏人性,員工只能通過上廁所的方式來稍減壓力,給自己“放一放風”,過短暫的打遊戲來短暫消遣,這同時反映出企業文化生活的缺失。不然,誰會在臭烘烘的廁所里用這種作踐自己的方式來尋求短暫的自由呢?

表面上看,“如廁令”的曝光招來罵聲是對弱勢員工的同情,對老闆的聲討,資本的驕橫,實質上是這種無良企業的“自殺令”。

影響

第一,員工企業之間沒有認同感,員工被當成了生產道具,簡單重複,沒有激情;

第二,員工和老闆之間缺乏信任感,暴露出管理水平的低下;

第三,員工與員工之間缺乏歸屬感,在企業內部,員工的情緒是可以迅速傳染的,消極信號太多,必然造成員工普遍的情緒低落,失去工作動力。

評論

有知名企業家也說過:把員工當成純粹生產工具的企業,這企業必死無疑!其實道理很簡單,再科學、規範的企業,也是靠人來完成的,沒有對人的起碼的尊重,沒有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再大的企業也會沒落,直到死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