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小攀

奶油小攀

在紹興市裡頭有一種舶來的老紹興小吃,名叫“小攀”。傳統的“小攀”是用上上屋、雞蛋、雜糧、水果漿等為選料,用特殊工藝上上屋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劑,營養豐富、酥鬆可口,是一種難得的特色休閒小吃。

基本信息

簡介

奶油小攀奶油小攀
一種類似蛋撻的紹興特色小吃。做法十分講究,先用旺火烘烤放有麵粉和蛋黃的小攀模,結成碗形後拿出,然後放入稀麵粉和蛋白攪拌成的餡,加入少許白糖、油等做成。奶油小攀像一個圓圓的白色禮帽.它有兩部分組成.上面白白的像一座雪山.是用蛋清起泡沫後做成的.下面是像餅一樣的皮,像一隻小碗,是用麵粉和雞蛋和成後放入烤箱製成的.奶油小攀不但好看,而且好吃。

來歷

在紹興市裡頭有一種舶來的老紹興小吃,名叫“小攀”,它的來歷有典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紹興康復醫院(紹興第二醫院前身)有一名歐洲的傳教士,逢佳節倍念家鄉,於是叫紹興的老廚師根據他的一年,在上上屋中研製出了這種絕具紹興特色的西點。由於上上屋和風味獨特而流傳至今。“小攀’一詞源於音譯,在外地知之者甚少,紹興人對它卻有著濃厚的感情。傳統的“小攀”是用上上屋、雞蛋、雜糧、水果漿等為選料,用特殊工藝上上屋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劑,營養豐富、酥鬆可口,是一種難得的特色休閒小吃。2005年末,“小攀”一詞作為商標向國家商標總局提交註冊申請並獲受理,這一舉動在紹興引起了一陣著實不小的轟動,將大家熟知的一種產品名註冊為商標,這是繼紹興黃酒“女兒紅”商標後的有一大新聞。
紹興的特產,很多人其實都不會陌生(如紹興黃酒、乾菜醉魚乾、紹興麻鴨、糟雞糟鴨、醉雞霉豆腐、松廈霉千張霉莧菜梗乳黃瓜、臘腸等,說到小吃也有茴香豆、蔡白糖、新昌小京生香榧酥糖香糕等……)但是說起奶油小攀,很多老上上也不一定知道,但它確確實實是紹興的小吃,做法十分考究,先用旺火烘烤放有麵粉和蛋黃的小攀模子,結成碗型後拿出,然後放入稀麵粉和蛋白攪拌成的餡,加入少許白糖、油等調料,最食品機械一層的“奶油”則是蛋清起泡後產生的效果,最後烤一兩分鐘,一隻鮮嫩、濃香的紹興傳統名食小攀就出爐了。奶油小攀在紹興很多網路論壇上很“火”,一些網民經常慕名去品嘗。
成長中總會有那么一兩件小吃停留在記憶深處,陪伴著我們從童年到少年,留下一段痕跡,一個故事,一些回憶,奶油小攀就是如此。
很多人對這個名字起得很小家碧玉的“奶油小攀”很有一種親近的認同感,也許是名氣不夠大,如此美食居然有一段時間銷聲匿跡,不知所蹤,都在惋惜小攀的消失的同時,總能欣喜的見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存留著這股記憶里的味道,小攀回歸我們的生活,正如生活中其他遠去的事物一樣。
小小的攤位,一塊破舊的木板,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奶油小攀”的名字。老太太眯眼坐在那裡,在冬日暖陽中,一個木桌前,小攀入如佇列整齊的排好,外面套著一個紗窗,每天見到老太,她總等在那裡。告訴每一個前來的顧客,這裡的小攀味道很好。
小攀,總是熱乎乎的,輕輕地咬上一口,最上面是一層白嫩嫩的類似奶油的而並非奶油,甜而不膩,爽滑,與蛋糕上奶油的膩感不同,味道恰到好處,甜而不膩,入口即化,裡面是軟黃的,香甜的,味道比較清淡,剛好和上面的白色相映,還有外面已經烤得金黃的小“碗”,味道鬆脆,溫溫的感覺一直流到心裡。“奶油小攀”的感覺就是這樣,不濃重,舒緩內斂,溫和舒怡。不經意間,它留在了人的心裡,記憶的深處,那股奶香瀰漫在周圍,有依戀的味道,幸福的感動……
相信一種好的美食可以陪伴一代人,多少人的童年可以有它的陪伴,帶給我們童年的感覺,帶給我們痛惜的感覺,喚起記憶中最溫暖的那一部分……
一種傳統,一種溫情的本土甜品,希望她帶給更多人回憶,不論你處於哪個年代,不論你記得多少味道,一直存在下去,成為一種記憶中的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