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子山街道

奶子山街道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辦事處駐北崗路。早在清乾隆末年開發,鹹豐元年(1851)年王某在此發現煤礦後形成居民點。因本地境內有山,雙峰突起,酷似雙乳,故名為奶子山,一直延續至今。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奶子山街道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辦事處駐北崗路。地處東經127°24′-127°31′,北緯43°39′-43°49′,南北以南小蛟河與烏林河為街界。東與北和烏林朝鮮族鄉接壤,西與河南街道和新農街道為鄰,南與白石山鎮毗連。早在清乾隆末年開發,鹹豐元年(1851)年王某在此發現煤礦後形成居民點。因本地境內有山,雙峰突起,酷似雙乳,故名為奶子山,一直延續至今。1946年奶子山設區,1955年撤區建鎮,1959年撤鎮建立奶子山人民公社;1983年奶子山恢復鎮建制。1989年蛟河撤縣建市,奶子山鎮撤鎮分劃為中崗和奶子山兩個街道。2000年中崗街道撤銷併入奶子山街道。奶子山街曾是蛟河煤礦(2002年因資源枯竭而宣布破產)所在地。奶子山面積15.74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4個社區、3個行政村,38個居民委。辦事處駐北崗路,距市區7.5千米。街道(奶子山接續產業園區)園區在加快經濟建設步伐、拓展發展空間的同時,正在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在完成了園區一條主幹路、三條主街路和八條主巷路水泥硬覆蓋建設後,年內完成園區環形路建設,並進一步加強綠化、美化和亮化,打造優美的園區外部環境。

歷史沿革

早在清乾隆末年開發,鹹豐元年(1851)年王某在此發現煤礦後形成居民點。因本地境內有山,雙峰突起,酷似雙乳,故名為奶子山。1946年奶子山設區,1955年撤區建鎮,1959年改為奶子山公社;1983年恢復奶子山鎮。1989年撤銷奶子山鎮,設立奶子山街道、中崗街道。1997年,奶子山街道面積56.2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長明、前進、永安、東建、利民、山上、新風、鐵北、前景、奶建10個居委會和口欽、紅勝、工業、建設、新立、安樂、友聯、萬寶、南甸子9個行政村;中崗街道面積5.7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團結、春光、東康、東順東崗、育新、朝陽、正陽、新民、東升、向陽、立新、振興、育文、新華、利民、同樂、西崗、勝利、永勝、永安、和平、平安、南崗、同心、西智、西寧、長勝28個居委會和黃花村1個行政村。1997年底,市區各街道辦事處所轄的村進行調整。2000年撤銷中崗街道,併入奶子山街道。奶子山街曾是蛟河煤礦(2002年因資源枯竭而宣布破產)所在地。2005年,面積61.84平方千米,人口15661戶、41427人,轄4個社區、10個行政村,38個居民委、22個自然屯。2005年,將新立、安樂、紅勝、口欽等7個村劃歸河南街道管轄。2007年,總人口29360人,其中城鎮人口26771人,農村人口2589人。

經濟發展

園區經濟現已形成四大板塊,呈階梯式發展。一是以煤炭採掘、貯銷為主的煤炭業。園區域內有豐富的優質煤炭資源,目前探明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現有煤礦26個,年開採量達60噸以上,產值10800萬元。二是與煤炭行業相輔相承的省屬企業2戶,分別是以生產礦用設備為主的蛟河煤機公司和生產礦用雷管為主的蛟河化工廠,企業固定資產均在億元以上,生產規模龐大,實力雄厚。三是以各類生產加工為主的民營企業,園區域內現有各類民營企業78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2戶,尤其正圓酒業公司、北方矽業公司都屬吉林市知名企業,均創省名牌產品。四是正在蓄勢發展的農牧業,農業以食用菌、中草藥等為主,畜牧業以豬、雞、牛的飼養為主,現已形成規模種養園區11個,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園區周邊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礦產資源。旅遊資源主要有山為骨、水為魂的著名拉法山森林公園;碧波蕩漾,風光秀麗的松花湖;聞名全國的“慶嶺”活魚所在地的秋風染色、“碟”舞翩翩的紅葉谷;有長白山第一漂流的嘎牙河漂流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朝鮮族民俗旅遊村。礦產資源除煤炭外,尚有裝飾用橄欖綠大理石材、鍺礦、矽礦、膨潤土礦、草炭等礦產儲量豐富。此外,還有可供利用的煤矸石,總量達491萬m3。

社會保障

蛟河市奶子山街道為下崗職工再就業廣開渠道,街道積極開展崗位開發和勞動力輸出工作,幫助當地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目前,該街道己經有500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由於煤炭資源枯竭,2002年蛟河市煤礦正式破產,給街道留下了大量的閒置資產,同時也留下了700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蛟河市奶子山街道廣開渠道,努力解決這些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難題。蛟河市奶子山街道原有的企業以煤礦開採為主,這類企業用工量比較大。該街道勞動和社會保障所工作人員多次調查目前生產的煤礦崗位情況,及時掌握空崗信息,將信息第一時間傳遞給下崗職工。通過努力,已經有3000多名下崗職工在煤礦企業就業。街道多方面收集域內外用工信息,及時對外發布。他們以境外、域外勞動力輸出為主,帶動一部分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截至目前,街道己經輸出下崗職工2000多人。街道共落戶招商引資企業6戶,該街道勞動和社會保障所積極了解這些企業的用工情況,幫助企業發布招工信息。目前,己有800多人在這些企業實現了再就業。街道的下崗職工多為煤礦工人或服務人員,他們缺少再就業或自主創業的技術。考慮到這種情況,該街道勞動和社會保障所加大了對下崗職工的技能培訓力度。2006年,僅前興社區就免費舉辦了5次技能培訓班,涉及到果樹栽培、食用菌栽培、家政服務等多種技能,培訓下崗職工200餘人,參加培訓的人員就業率達到了8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