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嘴海葵

奶嘴海葵

奶嘴海葵,俗稱拳頭海葵,珊瑚蟲綱腔腸動物,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紅海到薩摩亞群島。

概述

學名:櫻蕾篷錐海葵俗稱:奶嘴海葵、拳頭海葵
.
.
英文名:BulbAnemone英文學名:Entacmaeaquadricolor
分布:印度洋太平洋紅海到薩摩亞群島
種屬:珊瑚,腔腸動物門刺胞動物門),珊瑚蟲綱,六放珊瑚亞綱

外形特徵

櫻蕾篷錐海葵為單體,無骨骼,富肉質,因外形似奶嘴(拳頭)而得名。口盤中央為口,周圍有觸手,少的僅十幾個,多的達數十個以上。觸手上布滿刺細胞,用做禦敵和捕食。櫻蕾篷錐海葵的基盤用於固著,也能作緩慢移動。能以觸手在水中緩慢游泳或翻身。
櫻蕾篷錐海葵本身呈透明或半透明狀,其絢麗的色彩來自其體內的共生藻。

分布範圍

海葵的外表很像植物,其實卻是動物。海葵共有1000多種,棲息於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從極地到熱帶、從潮間帶到超過10000米的海底深處都有分布,而數量最多的還是在熱帶海域。
櫻蕾篷錐海葵主要分布於熱帶海域,印度洋、太平洋、紅海到薩摩亞群島。

生活環境

櫻蕾篷錐海葵生長於熱帶珊瑚礁淺水區,棲息地水流適中,光照充足,水質清潔,常年水溫在22℃以上。

生活習性

櫻蕾篷錐海葵獨居,個體相遇時也常會發生衝突甚至撕殺。二者常是觸手接觸後都立即縮回去。若二者屬同一無性生殖系的成員,就逐漸伸展觸手,像朋友握手相互搭在一起,再無敵對反應。若屬不同繁殖系的成員,觸手一接觸就縮回,再接觸再縮回,然後彼此劍拔弩張,展開一場撕殺。先是口盤基部的特殊武器即邊緣結節(瘤)脹大,內部充水,變成錐形,繼而體部環肌收縮,使身體變高,然後將整個身體向對方壓去,在壓倒對方的一剎那,立即將延長的結節朝對方刺去,結節頂端有大的有素毒的刺胞,若刺到對方會立即射出毒液。雙方總是你來我往,以牙還牙。幾分鐘後弱者也常主動撤退,脫離接觸。若無隱身之所,它會使身體浮起來,任海水把自己沖走。若無任何退路,就會不停地遭受攻擊,時間一長,也難免一死。它們爭鬥的主要目的是爭奪生存空間。

共生藻

蕾篷錐海葵本身呈透明或半透明狀,其絢麗的色彩來自其體內的共生藻。共生藻以蟲黃藻較為常見,共生藻利用光合作用為自己與海葵提供基本的營養需求。作為回報,海葵為蟲黃藻提供保護、居所、營養(主要是含有氮和磷的廢料)和恆定供應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透過對養分、光線及對過剩細胞的驅逐,海葵可以蟲黃藻的數量,以免其過渡繁殖。蟲黃藻亦有在其它原生動物(例如:珊瑚、foraminiferans和放射蟲)和一些無脊椎動物體內居住。

共生魚

小丑魚(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魚類)、和寄居蟹等許多動物也常和海葵共生。與海葵共生的小丑魚,體表可以分泌特殊物質(也有學者認為這種物質是小丑魚從海葵觸手上摩擦得來。),讓海葵誤認是自己身體的一部份,所以小丑魚可以悠遊于海葵間,不會被海葵捕食。
.
.
海葵魚會在自己身上塗滿「海葵房東」分泌的黏液,這層黏液可以使海葵魚免於被海葵房東的刺絲胞攻擊,讓它們能夠優遊于海葵致命的觸手之間。海葵魚與海葵房東間的借住關係是一輩子的事,小海葵魚剛孵化後就在海中漂流1~2周的時間,靠視覺及嗅覺找到合適的海葵後住下,此後一生都會在此生活。
若小魚一直無法找到合適的海葵共生,它們很快就會被其它捕食者吃掉。住在同一朵海葵上的海葵魚中只有最大的一隻是雌魚,其它較小的魚都是雄魚,若雌魚被捉走或死亡,次大的魚在極短時間內就會由雄轉雌,替補原先的雌魚。海葵魚由「房東」處獲得的好處可真不少,不僅可以受到海葵的保護,而且可以撿食海葵吃剩的食物碎片、排遺及身上脫落的皮屑、黏液等,也可捕食海葵身上的寄生蟲及其它共生生物。對海葵房東而言,海葵魚則提供「清潔服務」,替其清除身上的淤泥、黏液及寄生蟲。除了海葵魚這種長期房客之外,其它魚類也會短暫地與海葵共生,例如同屬於雀鯛科的三斑圓雀鯛(Dascyllustrimaculatus)在幼魚時就會成群躲在海葵的觸手附近。另外有數種魚尉魚、蝦虎魚等也都會棲息在海葵上。除了魚類之外,許多種無脊椎動物也會居住在海葵身上,例如甲殼類的短腕岩蝦(Periclimenesbrevicarpalis)及紅斑新岩瓷蟹(Neopetrolisthesohshimai)都是在台灣海域的海葵上極常見的共生種類。大型的海葵是其它生物的房東,有許多小型的海葵則成為其它生物的房客,最常見的例子是被寄居蟹背在殼上到處跑的螅形美麗海葵(Caliactispolyps),寄居蟹依靠它們保護自身的安全,海葵則因此可以隨著寄居蟹四處移動,增加捕食的機會,還可以分享寄居蟹找到的食物。另一種更特別的共生模式則是花紋細螯蟹(Lybiatessellata)以其螯腳夾住一對小海葵當做防禦的武器,猶如海中的雙槍俠一般,共生生物的巧妙演化,實在令人讚嘆!

生長繁殖

櫻蕾篷錐海葵通常可以長到30厘米以上,櫻蕾篷錐海葵有兩種繁殖方式,一種是異體繁殖:海葵的精子和卵是在海水中受精,發育成浮浪幼蟲;在人工飼養中,也常常出現櫻蕾篷錐海葵自體分裂,通過無性生殖,由親體分裂為2個個體。

人工飼養

櫻蕾篷錐海葵需要比較強的光線,缸中帶有活石組成的洞穴及裂縫,或埋入沙子的枝狀碎珊瑚。水族箱最好不要低於150升,因為其會長到30厘米,即使在水族箱中。這種海葵比較明顯的特徵是在強光下其收縮觸鬚時頂端會出現球形物。當燈光不足時,會儘可能地伸展身體以獲得足夠的光照。小丑魚的最愛。如果飼養一段時間,觸鬚出現萎縮,這可能就會是因為燈光不足或缺乏食物。

【餵食】

食物包括切碎的魚肉、蝦或海蟲。
【人工飼養條件】

最佳範圍

水溫25~27℃
比重1.022~1.023
導電度47﹑000~51﹑000μs/㎝
氧化還原350~450mVSiO23㎎/l以下
PH7.9~8.2KH7~9°dHCO28~10㎎/lO25~6㎎/lPO40.01㎎/l以下
Fe0.05~0.1㎎/lCu0.01㎎/l以下
NH40.5㎎/l以下

NO20㎎/lNO360㎎/l以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