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研究生清退事件

華中科技大學擬清退307名“超學時”研究生,包括奧運冠軍高崚、楊威。二人回應稱對此不知情。兩人均為2005級碩士生,按照規定,碩士生學習年限為2—3年。大學應該有大學的品格,作為社會良心的高校,不能在對功利的熱衷下喪失了基本的規範與品格。既然有相關規定約束來學習的學生,那么一旦出現違規,比如“超學時”現象,依照相關規定處理應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簡介

當高校拒絕“批發”碩士、博士的帽子,拒絕為名人開綠燈,以攀龍附鳳般的提高知名度,高校不僅沒有降低自己的知名度,反而讓人感到一點敬意。但不得不說,在國內能夠拒絕冠軍的高校還委實太少,這並不是說冠軍們都能按時按質的完成自己的學業和論文,問題出在高校身上,出在對學位的批發泛濫身上,而“偶爾”曝光的“擬清退奧運冠軍”事件,從反面映射出的恰恰是高校的功利面貌與對學位的不負責。

評價

對於奧運冠軍來講,定然是相當忙碌的,既需要訓練,還需要學習,此間還可能有一些社會活動等,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不能跟其他學生一樣按時畢業本不值得大驚小怪,甚至說正常,但是我們看到有幾個冠軍被清退?跟此種情況類似的則是大量的官員學生,他們的一個身份是官員,雖然較為忙碌,但是進入高校獲取碩士或是博士帽,卻看起來容易的很。因為很多大學對於官員學生,往往都是求之不得的,來時如此,走時自然不會怠慢,“大開綠燈”也就不足為奇。由此也可以看出,要清退的其實遠不止兩個奧運冠軍。無論冠軍、官員抑或其他名人,只要不達標都應該被清退,更為重要的是,濫發文憑的現象,以及背後鬆散的管理、名人名氣壓過學校品格等的異化思維,都應該被徹底清理掉,只有這樣,高等教育的發展才會更加健康。

相關報導

誰導演了奧運冠軍研究生被清退鬧劇
“奧運冠軍研究生被學校擬清退事件”刺激了公眾的眼球,引起了全國媒體和公眾的關注與熱議,縱觀爭論的焦點,“支持派”明顯占據了上風,而其觀點無非是要推動教育公平、消除奧運冠軍上學特權現象等。不過,透過事件現在的情況,公眾是否想過“清退事件”產生的原因呢?
其實,我們要為高崚和楊威感到惋惜,因為他們本是國人欽佩的奧運英雄,但現在卻不僅要面臨著“被清退”的危險,而且還成為了輿論爭論的負面焦點,被公眾批評與指責。而使之出現“超學時”、“被清退”的原因,筆者分析後認為大抵有兩個原因:一是兩位研究生的特殊身份導致他們不能夠完成正常的學時要求;二是當初他們很輕易地被華中科技大學錄取,走上了讀研的道路。
如果是前者,只能說是“運動員”這個職業人士的一種無奈:連學習的時間都沒有,讀書的機會想珍惜也珍惜不了。而如果是後者,那么筆者必須問問華中科技大學當初錄取兩位奧運冠軍的初衷了:是真感動於兩位奧運冠軍的求學心切,幫助他們完成大學深造、提升自我能力、獲得碩士文憑的夢想,還是單純為了“錄用奧運冠軍”這類事件所具有的特殊宣傳價值呢?
因為自身職業的影響,對於兩位奧運冠軍可能出現的“超學時”現象,想必學校應該早有預知,但卻將其置於不顧,明知山有虎還偏向虎山行,用種種優惠條件來“招錄”他們,到底居心何在?想想,真為兩位奧運冠軍的境遇感到可憐,給華科大做了很多無償的宣傳不說,殊不料在此刻卻可能被清退,更糾結的是當初若選擇其他學校斷然不可能接受到這般待遇:被學校推向了輿論的負面焦點。
當然,輿論爭論的焦點也讓筆者感到惋惜,所謂的教育公不公平與奧運冠軍接受高校破格錄取有撒牽連?雖說是“破格”錄取的,但我們更應該知道:當初為了祖國的體育事業,為了在世界民族之林揚我國威,奧運冠軍們放棄一切,其中也包括寶貴的學習機會與時間,取而代之的是長期的艱辛訓練與汗水,甚至於包括自己的青春。他們幫助我們完成了體育強國的憧憬,我們又為撒不能圓其“碩士文憑”的夢想呢?奧運冠軍做出的貢獻、付出的犧牲,與接受“碩士教育”的條件難道平衡不了天枰身上的兩個托盤嗎?
“奧運冠軍研究生”被清退是一出由華中科技大學所導演的鬧劇,而這場鬧劇的背後不僅僅是高校破格錄用奧運冠軍動機不純、媚態本質的真實寫照,更是對奧運冠軍們在“付出”與“所得”間不公平的現實吶喊。我們只是希望,這種事件的發生不要影響到體育界後起之秀的積極性,不要讓其他高校出現盲目的效仿。因為,社會確實需要給“中國驕傲”們一點“補償”與幫助。

網友反映

七成網友建議應嚴格淘汰
兩成網友稱“不必苛求學制”;學生稱有警示作用
據記者了解,華中科大此次擬清退的人數不算少,但與該校研究生總數相比,比例並不高。儘管如此,清退舉措在學校新生中還是引發了震動。博士新生小鄧稱,導師在見面會上已將此事告知,“這是一個教訓,讀書當然得下工夫。”
華中科大公共管理學院碩士新生劉莉說,清退超年限的碩士、博士生,是個很好的淘汰機制,對在校研究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能夠督促我們儘早確立自己的研究興趣和方向,珍惜求學時光,在較短的學習年限里,集中精力做好科研,有利於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學術道路十分艱辛,做好學問更不容易。”華中科大電子系教授江建軍告訴記者,在當前學術精神普遍退步的現實面前,學校採取此種舉措,加強教育規範,有望遏制學術精神退步的苗頭。
在一項8300餘名網友參與的“關於華中科大清退研究生”的網路調查中,近七成網友力挺校方此舉。認為“學校應該建立嚴格的淘汰制,否則沒法提高質量”。
還有23.7%的網友認為,“研究生培養機制可以更加靈活點,學校不必太過於苛求學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