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獎牌

奧林匹克獎牌

奧林匹克獎牌。《奧林匹克憲章》規定:獎牌直徑至少為60毫米,厚3厘米;金牌是由純度92.5%的銀製成的,表面鍍金至少為純金6克;銀牌和銅牌則是按其名稱用銀和銅製成的。夏季奧運會與冬季奧運會不同,冬季奧運會的獎牌至今尚無固定的圖案,而夏季奧運會的獎牌自1928年第9屆奧運會起,開始採用統一的圖案:運動場旁為勝利女神像,女神左手高舉花環,右手抱一束橄欖枝,女神像的旁邊上側刻有奧運會的主辦地點、年代和屆次。

概述

奧林匹克獎牌奧林匹克獎牌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獎牌直徑至少為60毫米,厚3厘米;金牌是由純度92.5%的製成的,表面鍍至少為純金6克;銀牌和銅牌則是按其名稱用銀和製成的。夏季奧運會與冬季奧運會不同,冬季奧運會的獎牌至今尚無固定的圖案,而夏季奧運會的獎牌自1928年第9屆奧運會起,開始採用統一的圖案:運動場旁為勝利女神像,女神左手高舉花環,右手抱一束橄欖枝,女神像的旁邊上側刻有奧運會的主辦地點、年代和屆次。從1968年第19屆奧運會開始,獎牌上標出參賽項目名稱。從1972年第20屆奧運會開始,又刻上了獲獎者的姓名。
這個經過了76年,在17屆奧運會上使用過的獎牌圖案,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走下了歷史舞台,被全新設計的圖案所代替。
新的獎牌改變的一個特點是,出現在獎牌上的文字,都採用希臘文,以表示對這個古代奧運會發源和現代奧運會再聲的地方的尊崇。國際奧委會決定,今後奧運會無論在哪裡舉行,獎牌都將以希臘文顯示。
新獎牌正面圖案中,是生有一雙巨大的翅膀的勝利女神在體育場上方。這與過去獎牌圖案中,勝利女神像坐著的形象完全不同,顯得更充滿活力,更符合奧運會的精神。獎牌上方刻有“2004年雅典第28屆奧運會”,並且有獲獎者參賽的項目名稱。勝利女神頭上方有奧運五環的標誌。
新獎牌的背面由3部分內容組成:第一是熊熊燃燒的奧運聖火,第二是在聖火上面刻著“奧林匹克頌”的歌詞,第三是在上方的雅典奧運會的標誌。

歷屆奧運會獎牌

奧林匹克獎牌1896年雅典第一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896年雅典第一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冠軍被授予銀質獎牌、橄欖枝花環和一張獎狀,亞軍被授予銅質獎牌、月桂花冠和一張獎狀。
獎牌正面是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的頭像。宙斯的手上托著一個地球,球上立著希臘勝利女神,圖注為希臘語“奧林匹亞”。獎牌背面為雅典衛城遺址,印有希臘文“1896年雅典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字樣。
奧林匹克獎牌1900年巴黎第二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00年巴黎第二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張著雙翅的勝利女神雙臂上舉,雙手托著月桂花冠。背景圖案為巴黎景色和世界博覽會紀念物。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站在領獎台上,右臂高高舉起,手上握著月桂花冠。背景圖案為體育場和雅典衛城。
奧林匹克獎牌1904年聖路易斯第三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04年聖路易斯第三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一名運動員站在台階上,右手拿著一簇月桂花冠,象徵著勝利,左手高高舉起。背景圖案為淺浮雕,展示古代體育競賽分項,浮雕後面是一座希臘神廟。運動員圖像上面印有“奧林匹亞”字樣,右下角注有年份“1904”。
獎牌背面為希臘勝利女神奈基站在地球上。她左手舉著月桂花冠,右手拿著棕櫚葉。她的前面是一個大花冠,裡面寫有各個競賽分項的名稱;後面是一尊放置在柱基上的宙斯半身像。牌面題有“美國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字樣。
本屆奧運會獎牌的設計靈感來自1896年雅典奧運會和1900年巴黎奧運會獎牌。
奧林匹克獎牌1908年倫敦第四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08年倫敦第四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描繪的是兩位女性為一名年輕的奧運冠軍佩戴月桂花環的場景。正中下方刻有“1908年倫敦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為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像。傳說這名聖戰者殺死了一條惡龍,解救了被困的公主。
奧林匹克獎牌1912年斯德哥爾摩第五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12年斯德哥爾摩第五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描繪的是兩名女性為一位年輕的奧運冠軍佩戴月桂花環的場景。
獎牌背面刻的是通報官宣布奧運會開幕的場景。右面立著瑞典體操創始人林氏的頭像,四周刻著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字樣。
奧林匹克獎牌1920年安特衛普第七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20年安特衛普第七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一名高個兒裸體運動員。他左手拿著象徵勝利的棕櫚葉和月桂花冠。在他的身後是吹著喇叭的信息女神像。
背景是一檐壁,其橫樑下方用希臘語刻著“第七屆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為紀念名叫巴拉沃的勇士而設立的安特衛普紀念碑,背景是安特衛普大教堂和港口;頂部刻有“ANVERS MCMXX”字樣,意為安特衛普1920。
安特衛普的意思是“丟棄的手”。傳說斯凱爾特河上有一個兇殘的巨人,威脅一切過往船隻交納過路費;如果船長拒絕,他就砍下船長的手。就這樣,巨人在這條河上稱霸多年,直到有一天出現了一名叫巴拉沃的勇士。這位古羅馬士兵和巨人展開搏鬥,殺死了巨人,將其手砍下,扔入河中,以祭奠那些死在屠刀下的冤魂。
奧林匹克獎牌1924年巴黎第八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24年巴黎第八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描繪的是一位裸體冠軍選手扶握蹲坐在地的對手的情形。下方為奧林匹克五環。
獎牌背面為一架象徵著奧運會文化項目的豎琴,以及各式各樣的冬、夏體育運動器材拼成的拱形圖。拱形正中刻有“巴黎1924—第八屆奧運會”字樣。
本屆奧運會共鑄制了914枚獎牌,其中金牌和銀牌各304枚,銅牌306枚。
奧林匹克獎牌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九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九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阿姆斯特丹1928--第九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奧林匹克獎牌1932年洛杉磯第十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32年洛杉磯第十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洛杉磯1932--第10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奧林匹克獎牌1936年柏林第十一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36年柏林第十一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柏林1936--第11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奧林匹克獎牌1948年倫敦第十四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48年倫敦第十四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倫敦1948--第14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起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奧林匹克獎牌1952年赫爾辛基第十五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52年赫爾辛基第十五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赫爾辛基1952--第15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起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奧林匹克獎牌1956年墨爾本第十六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56年墨爾本第十六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墨爾本1956--第16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起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奧林匹克獎牌1960年羅馬第十七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60年羅馬第十七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羅馬1960--第17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起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本屆奧運獎牌設計融入了新元素:獎牌四周為銅質月桂花冠,下方用形似月桂樹葉有序疊加而成的鏈條串聯。
奧林匹克獎牌1964年東京第十八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64年東京第十八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東京1964--第18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奧林匹克獎牌1968年墨西哥城第十九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68年墨西哥城第十九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是傳統的勝利女神像,她的左手拿著一束棕櫚葉,右手舉著月桂花冠。這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一直沿用的設計,設計家是佛羅倫斯藝術家、義大利人朱塞比。卡西奧利(1865-1942),他的作品在國際奧委會於1921年舉辦的一次競賽中脫穎而出。
勝利女神旁邊寫著“1968年第19屆墨西哥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表現的是雀躍的人們舉起一名奧運冠軍的情景,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註:自1928至1968年,夏季奧運會獎牌圖案相同。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組委會改變了獎牌的背面設計,其設計者是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德國人格哈德。瑪克斯(Gerhard Marcks, 1889-1981)。
奧林匹克獎牌1972年慕尼黑第二十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72年慕尼黑第二十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一直沿用的勝利女神,並刻有“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宙斯和勒達的孿生子,代表體育比賽和友誼的贊助者。獎牌的設計者是包浩斯建築學派的最後代表人物之一、德國人格哈德·瑪克斯。
奧林匹克獎牌1976年蒙特婁第二十一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76年蒙特婁第二十一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奧林匹克獎牌1980年莫斯科第二十二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80年莫斯科第二十二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是表示勝利的傳統奧林匹克標誌:高舉月桂花冠的勝利女神奈基。獎牌正面右下角是一座大型競技場的片斷,上方用西里爾文字寫著“1980年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
獎牌背面表現的是,聖火在體育場背景的襯托下熊熊燃燒,右上角是莫斯科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獎牌1984年洛杉磯第二十三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84年洛杉磯第二十三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採用佛羅倫斯藝術家朱塞比·卡西奧利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設計的獎牌原始圖樣。
獎牌正面是古代競技場和手持月桂花冠的勝利女神奈基
獎牌背面表現手持棕櫚葉的一群歡樂的運動員將獲勝運動員高高舉起的情景,背景是體育場。
奧林匹克獎牌1988年漢城第二十四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88年漢城第二十四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是古代競技場和手持月桂花冠的勝利女神以及“第24屆漢城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一隻象徵和平的鴿子,它在翱翔,嘴裡銜著一根月桂樹枝。
奧林匹克獎牌1992年巴塞隆納第二十五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92年巴塞隆納第二十五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是一個直徑55毫米的圓形圖案,上面刻著帶有現代風格的勝利女神奈基的形象,並刻有“1992年第25屆巴塞隆納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巴塞隆納奧運會會徽。
獎牌的設計者是雕塑家查韋爾·科爾貝托。
奧林匹克獎牌1996年亞特蘭大第二十六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1996年亞特蘭大第二十六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正面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一直使用的勝利女神奈基的像。奈基的左手托著棕櫚葉,右手舉過頭頂,托著勝利者的月桂花冠。獎牌背面是1996年奧運會標識和橄欖枝。
這屆奧運會共鑄造金牌633枚,銀牌635枚,銅牌661枚。
奧林匹克獎牌2000年悉尼第二十七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2000年悉尼第二十七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手握月桂花冠的勝利女神等傳統標誌刻在獎牌正面。悉尼歌劇院、奧林匹克火炬和奧林匹克五環刻在獎牌背面。獎牌的設計者是澳大利亞人沃利塞克·皮耶特蘭尼克和布利安·湯姆森。
奧林匹克獎牌2004年雅典第二十八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2004年雅典第二十八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獎牌正面的設計首次修改,以反映希臘特色。從此以後,所有奧林匹克獎牌都將反映希臘特色,因為它是奧運會的起源和復興之地。從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頒給運動員的獎牌上刻的都是勝利女神奈基的坐像。而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始,獎牌上的奈基站了起來,而且插上翅膀,飛向體育場,把勝利帶給最優秀的運動員。組委會選擇的獎牌圖案是潘那辛納科體育場,那裡是1896年現代奧運會的發祥地。
獎牌背面圖案共有3個成分:在奧林匹亞點燃並在2004年火炬傳遞中穿越五大洲、熊熊燃燒著的聖火;古希臘詩人品達公元前460年創作的奧林匹亞頌的頭幾行詩;2004年雅典奧運會會徽
獎牌的設計者是埃萊娜·沃特斯。
奧林匹克獎牌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奧林匹克獎牌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獎牌背面

北京奧運獎牌設計理念說明

一、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設計理念說明

奧林匹克獎牌北京奧運會獎牌內部
北京奧運會獎牌的直徑是70毫米,厚度是6毫米。獎牌創意取自中國古代紋玉璧造型,由象徵尊貴和美德的“金”、“”的材質組合而成。體現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以“玉”比“德”的價值觀、榮譽觀。
北京奧運會獎牌正面使用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的圖案,即站立的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全景形象。獎牌背面鑲嵌玉璧,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的會徽。獎牌掛鈎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
北京奧運會獎牌中國特色濃厚,藝術風格尊貴典雅,和諧地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結合在一起。以其獎贈奧運成績優勝者,是一種崇高的榮譽和禮讚。
二、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包裝盒設計理念說明
北京奧運會獎牌包裝盒為中國傳統工藝製作的木製漆盒。四方造型,天地蓋四邊略呈弧形,喻天地四方,六合美滿之意。盒蓋中央嵌填金色的北京奧運會會徽,金紅輝映。
三、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絲帶設計理念說明
北京奧運會獎牌絲帶由機織而成,工藝精美,朱地雲紋,喜慶祥瑞。

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理念和要求

奧林匹克獎牌獎牌掛鈎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
·必須體現奧林匹克的核心價值和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理念。
·必須具有中國文化特色,體現中國風格、人文風采、時代風貌,並與已完成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基礎形象元素相協調。
·設計方案的藝術表現形式應推陳出新,令人耳目一新, 應有別於以往歷屆奧運會、重要的國際體育比賽及國內大型體育賽事和活動的獎牌設計。
·必須嚴格遵守國際奧委會有關獎牌的規定,即:獎牌的直徑應不小於60毫米, 厚度不小於3毫米;冠軍亞軍的獎牌必須是銀質的,純度等級至少在925和1000之間;冠軍的獎牌還必須鍍有總重量不小於6克的純金;第三名獲得銅質獎牌。
·獎牌正面使用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圖案(該圖案為插上翅膀站立的勝利女神形象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全景形象。參照2004年雅典奧運會獎牌正面,獎牌正面文字為:XXIX OLYMPIAD BEIJING 2008);獎牌背面圖案設計應理念獨特、造型生動,很好地展現奧運會特點和中國特色,並要與獎牌正面圖案協調,符合金屬工藝製作要求。
·證書圖案要很好地展現奧運會特點和中國特色,證書中要有中、英文兩種文字。
·掛帶、包裝盒設計應材料得當、結構新穎、工藝簡潔;便於獎牌攜帶、保存和展示;圖案設計和材料運用既要體現美感,又要突出中國特色,並與北京奧運會形象系統協調一致。輔助設計(掛帶、包裝盒、證書)的製作成本應不高於1000元人民幣。

北京奧運會獎牌創作過程

奧林匹克獎牌背面鑲玉設計的靈感來自中國古代的佩玉
經過研究規劃、公開徵集和評審等程式,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及證書、獎牌掛帶和包裝盒設計的創作工作已完成。2007年2月8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通過北京奧運會獎牌方案。
一、規劃準備階段
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研究規劃工作從2005年11月開始。通過對往屆奧運獎牌設計經驗的分析,北京奧組委確定了獎牌設計理念、設計要求和創作方式等,制定了獎牌設計開發方案。根據中國國情和北京奧運會獎牌贊助商必和必拓公司的願望,為動員專業人士更廣泛地參與,同時確保設計質量,獎牌設計採取公開徵集和定向邀請創作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二、徵集評選階段(2006年1月11日-2006年3月26日)
2006年1月11日,北京奧組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出公開徵集獎牌設計的邀請,同時邀請經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等權威機構推薦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11家專業機構作為獎牌設計的定向邀請單位。
徵集活動期間,在必和必拓公司的支持下,北京奧組委組織赴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進行奧運獎牌考察工作,並於2006年2月28日組織召開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設計研討會。
北京奧運會獎牌徵集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公眾關注,紛紛來信來電提出自己的建議。經過近3個月的徵集,北京奧組委共收到應徵作品265件,其中有效應徵作品179件。應徵人來自中國25個省區市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同時還有來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匈牙利印度尼西亞俄羅斯以色列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應徵來稿。
三、評選修改階段
根據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徵集工作的特點,北京奧組委確定了獎牌設計徵集活動初評和複評的評審組成結構。北京奧組委邀請了國內藝術、雕塑造幣等領域具有傑出成就的專家學者,依據獎牌設計要求,對179件有效應徵作品進行了初評和複評。
(一)初評
2006年4月13日,北京奧組委召開了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徵集活動初評評審會,對179件有效應徵作品進行了初評。經過評審委員會投票,共有10件作品進入複評。
(二)複評
2006年6月7日,召開了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徵集活動複評評審會,對獎牌設計初評評出的10件平面入選作品的實物模型進行了複評。評審對10件入選作品的獎牌實物模型、掛帶、包裝盒、證書進行了認真審查,按照複評程式的規定,投票評選出了3件作品提交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2006年6月30日,經過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確定了北京奧運會獎牌修改方向。
(三)修改完善階段
為保證獎牌設計和工藝的完美結合,北京奧組委成立了由獎牌設計中標單位中央美術學院和具有豐富的造幣經驗和精良設備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組成的獎牌修改完善小組,其中中央美術學院按照北京奧組委的要求對獎牌方案做進一步的細化完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從造幣工藝技術上予以配合,以解決獎牌的最終成型工藝。
1、設計方案的完善
根據夏季奧運會的慣例,夏季奧運會獎牌的材質除金銀銅外,一般不作材質上的突破,而北京奧運會獎牌由象徵尊貴和美德的“金”、“玉”材質組合而成。為此,為保證獎牌金、銀、銅識別性的同時,彰顯“玉”的特點,使“金”、“玉”材料達到視覺上的完美結合,獎牌修改完善小組對玉石在牌面所占的比例進行了多次調整、嘗試,最終將獎牌背面金屬邊緣的寬度由3.5毫米增加到6毫米,從而突出獎牌的金屬質感,增加了獎牌的識別性。
2、技術、工藝完善
根據往屆奧運會經驗,有些運動員在獲得獎牌後,處於興奮狀態,會將獎牌拋向空中,有損壞獎牌的可能。特別是北京奧運會獎牌鑲嵌了玉,這更需要增加獎牌的安全係數。為了提高獎牌的抗衝擊性能,進一步完善結構強度,獎牌設計修改完善小組對獎牌金屬和玉結合的工藝技術以及安全性等進行了多次技術測試。 2006年11月29日,獎牌設計修改完善小組在專業實驗室模擬現場情況,對三種不同結構設計的獎牌進行了跌落試驗,將獎牌分別以不同角度從1米、1.5米、1.9米做自由落體,從而通過實驗明確了三種不同結構設計的獎牌的不同性能,並據此調整了獎牌厚度和內部結構。2006年12月9日、15和28日,獎牌設計修改完善小組相繼在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二工作室做了三次獎牌跌落試驗,將獎牌分別以不同角度從1.5米、2米做自由落體,在保證獎牌工藝要求的同時,確保獎牌的安全性。
四、審定批准階段
2007年1月11日北京奧組委第77次執委會通過北京奧運會獎牌方案。2007年2月8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通過北京奧運會獎牌方案。

參考連結

1、http://blog.cctv.com/detail.do?uid=1390&id=38159&type=1&agMode=1#article_status
2、http://photos.i.cn.yahoo.com/lijingxue1105/9bbd/0/?index=last#doc-body
3、http://www.1zhao.org/viewthread.php?tid=114692&extra=page%3D1
4、http://www.beijing2008.cn/48/52/medal.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