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是指代表奧林匹克組織或奧林匹克運動的任一正式商標、設計、會徽、標誌、藝術品、術語、短語或其他特徵。這些特徵包括奧林匹克五環標誌、奧林匹克會旗、奧林匹克格言、奧林匹克徽記及奧林匹克會歌。

奧林匹克標識奧林匹克標識

吉祥物

1972年德國慕尼黑夏季奧運會吉祥物WaldiWaldi

奧林匹克標識1972年德國慕尼黑夏季奧運會吉祥物WaldiWaldi是一隻短腿長身的德國獵犬,是夏季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官方的奧運吉祥物,代表了運動員堅韌、堅持和敏捷的特性。Waldi被生產成為各種形式和尺寸的紀念品:長毛絨塑膠玩具海報鈕扣等等。

1976年加拿大蒙特婁夏季奧運會吉祥物Amik
奧林匹克標識吉祥物已經成為奧運會的傳統,被選為吉祥物的動物是海狸,命名為Amik,是加拿大阿爾貢金族印地安人語海狸的意思。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吉祥物Misha
奧林匹克標識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吉祥物是一隻名叫Misha的俄羅斯熊,由著名的兒童書籍插圖畫家維克多·切茲可夫設計。Misha在1977年12月19日第一次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在莫斯科奧運會期間被用在諸如毛絨玩具、瓷器、塑膠製品、玻璃器皿等上百種紀念品上,而且還被印製成了郵票。

1984年美國洛杉磯夏季奧運會吉祥物Sam
奧林匹克標識名為Sam的老鷹以美國星條旗為背景,紅白藍顏色更是美國的代表色,以卡通造形的鷹穿著代表美國傳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裝。由迪斯尼所設計的吉祥物,十足的美國風味,吉祥物被商業化利用也從此次開始。

1988年韓國漢城夏季奧運會吉祥物Hodori
奧林匹克標識1988年漢城奧運會在東方舉行,韓國人選擇較具東方色彩的小老虎做為漢城奧運會的吉祥物,取名為 Hodori。這個名叫“Hodori”的老虎被設計成為一隻友善的動物,代表了韓國人熱情好客的傳統。吉祥物的名字是從2295個由公眾提交的名字中挑選出來的。“Ho”來自於韓語的虎,而“Dori”是韓國人稱呼小男孩常用的一種愛稱。

1992年西班牙巴塞隆納夏季奧運會吉祥物Cobi
奧林匹克標識1992年西班牙巴塞隆納夏季奧運會吉祥物是一隻又像山羊又像狗的動物,取名為COBI。組委會為了宣傳奧運會,在西班牙的電視裡特地為它製作連續劇。這個由西班牙當地漫畫家扎維爾·瑪瑞斯克設計的小狗Cobi一開始並未被西班牙人普遍接受,但隨著奧運會的結束,Cobi慢慢的流行了起來,並且逐漸受到了西班牙人和世界的喜愛。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吉祥物Izzy
奧林匹克標識1996年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吉祥物“Izzy” 是第一個用電腦製作出的吉祥物。它是一個幻想出來的生物,被起名叫做“izzy”。這個名字來源於“Whatizit”。因為沒有人能看出它到底像什麼。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結束以後它改變了幾次形象。最後它得到了一張嘴,並在眼睛上增加了閃亮的星星,同時原先細長的腿上增加了肌肉,臉上也長出了鼻子。

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夏季奧運會吉祥物SydOllyMillie
奧林匹克標識2000年悉尼奧運會吉祥物Ollie,Syd和Millie設計者:馬修·哈頓。吉祥物是三個澳洲本土動物,分別代表了土地、空氣和水。 Ollie代表了奧林匹克的博大精深(來自於奧林匹克);Syd表現了澳洲和澳洲人民的精神與活力(來自於悉尼);Millie是一個信息領袖,在它的指尖上有資料和數據(來自千禧年) 。

2004年希臘雅典夏季奧運會吉祥物AthenaPhevos
奧林匹克標識吉祥物是根據古希臘陶土雕塑玩偶“達伊達拉”為原型設計的兩個被命名為雅典娜和費沃斯的娃娃。他們長著大腳丫,長長的脖子,小小的腦袋,一個穿著深黃色衣服,一個穿著深藍色衣服,頭和腳為金黃色,十分可愛。根據希臘神話故事記載,雅典娜和費沃斯是兄妹倆。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希臘首都雅典的名字由此而來。費沃斯則是光明與音樂之神。

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福娃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其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奧林匹克五環、來源於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

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夥伴,他們的造型融入了大熊貓藏羚羊燕子以及奧林匹克聖火的形象。

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在中國,疊音名字是對孩子表達喜愛的一種傳統方式。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

福娃代表了夢想以及中國人民的渴望。他們的原型和頭飾蘊含著其與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聯繫,其形象設計套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

奧林匹克標識

貝貝傳遞的祝福是繁榮。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 “魚” 和 “水” 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穫的象徵,人們用“鯉魚跳龍門”寓意事業有成和夢想的實現,“魚”還有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蘊涵。

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貝貝溫柔純潔,是水上運動的高手,和奧林匹克五環中的藍環相互輝映。

奧林匹克標識

晶晶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給人們歡樂。作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

晶晶來自廣袤的森林,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他的頭部紋飾源自宋瓷上的蓮花瓣造型。晶晶憨厚樂觀,充滿力量,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黑色的一環。

奧林匹克標識

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徵奧林匹克聖火。歡歡是運動激情的化身,他將激情散播世界,傳遞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歡歡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2008對世界的熱情。

歡歡的頭部紋飾源自敦煌壁畫中火焰的紋樣。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項球類運動,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紅色的一環。

奧林匹克標識

迎迎是一隻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他來自中國遼闊的西部大地,將健康的美好祝福傳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藏羚羊,是綠色奧運的展現。

迎迎的頭部紋飾融入了青藏高原新疆等西部地區的裝飾風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徑好手,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黃色的一環。

奧林匹克標識

妮妮來自天空,是一隻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妮妮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撒“祝您好運”的美好祝福。

天真無邪、歡快矯捷的妮妮將在體操比賽中閃亮登場,她代表奧林匹克五環中綠色的一環。

會徽

歷屆夏奧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會徽將肖形印、中國字和五環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東西方氣韻;筆畫之間,升華著奧運會精神。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記。她是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對舉辦城市名單最大一處空白的填補!她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她是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憲章的首次闡釋!她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最多人數的承諾!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下面,筆者想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內涵。

奧林匹克標識

2004年奧運會將回到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希臘雅典,1999年9月30日雅典奧組委公布了2004雅典奧運會徽,橄欖枝象徵和平,其形狀為古雅典城形狀,同時也象徵生命圈,天空和大海。
奧林匹克標識1996年9月15日悉尼奧運會會徽正式被推出。會徽採用了澳大利亞藍色、紅色、橘黃色和白色幾種傳統的顏色。圖案上方用“飛去來器” 組成一個舉著奧運會火炬奔跑的運動員形象。“飛去來器”是澳大利亞土著人傳統狩獵工具。圖案下方標有英文“悉尼2000”字樣和奧運五環標誌。

奧林匹克標識

1996年是現代奧運的百年誕辰,7月19日至8月4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第26屆奧運會實現了奧運家庭的大團圓。該屆奧運會會徽也體現了奧運百年的特徵,火炬和星火也具有美國特色。
奧林匹克標識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會徽由一點兩線組成,顏色分別為藍、黃、紅,藍色代表大海,黃色代表太陽,紅色代表城市的活力。一點兩線構成一個人的運動狀態,或跑或跳,同時象徵運動員歡呼和人們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該會徽由西班牙設計家44歲的約瑟普-瑪麗亞-特里亞斯設計。
奧林匹克標識1988年第24屆漢城奧運會會徽取材於朝鮮民族服飾,三個漩渦狀條紋代表天、地、人的和諧,同時也象徵世界各族人民團結和相互了解,走向進步。
奧林匹克標識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會徽設計簡潔大方,三種顏色的星組成“運動之星”,白色為背景,紅、藍兩色劃出13道橫線,三色也是主辦國國旗色,運動之星恰似運動員你追我趕,充滿動感。

奧林匹克標識

1980年第二十二屆莫斯科奧運會的會標是由五環、五角星、四條跑到組成。設計簡單明了,高度概括。四條跑道和五角星構成克里姆林宮的輪廓,表現出比賽的地點莫斯科。
奧林匹克標識第21屆加拿大蒙特婁奧運會的會徽是一個嵌在一塊乾淨的底色的五環圖案。五環圖案的五快顏色由虛到實,由淺到深,使五環富有動感和生命,把年號,屆次,主辦城市名字都放在次要位置上。
奧林匹克標識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會徽用哲學語言辯明藝術實踐。會標用帳篷形狀象徵為奧運會準備的體育設施,用奧林匹克塔和螺鏇式塔身,象徵具有生命力的體育運動和充滿朝氣的城市。
奧林匹克標識1968第19屆墨西哥奧運會

奧林匹克標識

1964年東京奧運會會標是日本國旗加單色五環。會徽是一個日本的大太陽國旗,以下是五環,可以看出1964年奧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

奧林匹克標識

1960年羅馬奧運會會標的主體圖案是羅馬的城市標誌--羅馬目狼,圖案取材於古老的羅馬文化。一群身著寬袍的羅馬貴族向一個頭戴王冠的得勝運動員狂呼,五環陪襯主圖。

奧林匹克標識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設計了兩個會徽,這是第二個會徽。會標是一個古希臘騎手的浮雕。

奧林匹克標識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會標是一個形象的五環加墨爾本市的盾形紋章,它擺脫了人體塑造,進入裝飾美術的範疇,用五環為主要標誌,代替了人體為會標的主要固定標誌。

奧林匹克標識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

1948年倫敦奧運會會標設計了一個倫敦城市的圖案,下邊加了五環旗,會徽中也出現了倫敦和1948年字樣。

奧林匹克標識

1936年柏林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

1932年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會徽是一個手持象徵和平的花環做宣傳狀。會標上的五環很美,五環中插著羅馬拉丁字“快高強”的花枝。運用彩色攝影而成,追求一種半浮雕式的立體感。

奧林匹克標識

1928年第9屆阿姆斯特丹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1924年第8屆巴黎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

1920年第7屆安特衛普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

1912年第5屆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

1908年第4屆倫敦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

1904年第3屆聖路易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

1900年第2屆巴黎奧運會會徽

奧林匹克標識

1896年第1屆雅典奧運會會徽

歷屆冬奧會會徽組圖

奧林匹克標識
1924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28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32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36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48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52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56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60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64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68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72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76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80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84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88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92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94年

奧林匹克標識
1998年

奧林匹克標識
2002年

奧林匹克標識
2006年

火炬

歷屆夏季奧運會火炬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1936年柏林夏季奧運火炬

1948年倫敦夏季奧運火炬

1952年赫爾辛基夏季奧運火炬

1956年墨爾本夏季奧運火炬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1960年羅馬夏季奧運火炬

1964年東京夏季奧運火炬

1968年墨西哥夏季奧運火炬

1972年慕尼黑夏季奧運火炬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1976年蒙特婁夏季奧運火炬

1980年莫斯科奧運火炬

1984年洛杉磯夏季奧運火炬

1988年漢城夏季奧運火炬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火炬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火炬

2000年悉尼夏季奧運火炬

2004年雅典夏季奧運火炬

歷屆冬季奧運會火炬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1952年奧斯陸冬季奧運火炬

1960年美國冬季奧運火炬

1964年奧地利冬季奧運火炬

1968年法國冬季奧運火炬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1972年日本扎幌奧運火炬

1976年奧地利奧運火炬

1980年美國冬季奧運火炬

1984年塞拉耶佛奧運火炬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1988年加拿大冬季奧運火炬

1992年法國冬季奧運火炬

1994年挪威冬季奧運火炬

2002年美國鹽湖城奧運火炬


北京奧運會火炬
奧林匹克標識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燃燒時間15分鐘,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在工藝方面使用錐體曲面異型一次成型技術和鋁材腐蝕、著色技術。燃料為丙烷,符合環保要求。火炬外形製作材料為可回收的環保材料。
奧林匹克標識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標誌
“和諧”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追求身心和諧、人際和諧、天人和諧的思想,體現了當代中國的發展理念,與奧林匹克“使體育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維護個人尊嚴的和平社會的發展”的精神實質深度契合,高度概括了北京奧運會“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舉辦理念和“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主題的深刻內涵。
奧林匹克標識

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圖形

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圖形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重要的形象景觀元素之一。它與火炬接力標誌、火炬接力色彩、火炬接力字型、火炬接力口號等一起構成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形象景觀基礎。這些元素將套用於火炬接力景觀設計,包括火炬接力服裝、火炬接力車隊、火炬接力宣傳品以及火炬接力途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城市景觀設計。創造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獨特的視覺形象,傳播中國文化和火炬接力主題,營造火炬接力運行環境和途經城市的歡慶氣氛,烘托奧林匹克聖火純潔與神聖,激勵火炬手、護跑手,提升人們對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的體驗。


獎牌

歷屆夏季奧運會獎牌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2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3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3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4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4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5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5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7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7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8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8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9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9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0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0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11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1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4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4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15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5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6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6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17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7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8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8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19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9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20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0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21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1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22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2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23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3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24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4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25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5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26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6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27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7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28屆夏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8屆夏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歷屆冬季奧運會獎牌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2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3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3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4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6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5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5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6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7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7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7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8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8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9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9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10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0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1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1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12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2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3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3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14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4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5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5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16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6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7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7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18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8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19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19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第20屆冬季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20屆冬季奧運會獎牌反面


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正面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背面

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標識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正面及授帶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背面及授帶

圖示

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兩周年之際,北京奧組委發布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體育圖示
奧運會體育圖示是奧運會基礎形象元素之一,廣泛套用於奧運會道路指示系統、 場館內外的標示和裝飾、賽時運動 員和觀眾參賽和觀賽指南等。同時還將套用於奧運會電視轉播、廣告宣傳、市場開發等,豐富人們的奧運會體驗。奧運會體育圖示是構成一屆奧運會景觀的重要基礎形象元素,它不僅具有很強的功能性,也是傳達奧運會舉辦理念和主辦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北京2008年奧運會體育圖示以篆字筆畫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國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化特徵,符合體育圖示易識別、易記憶、易使用的要求。強烈的黑白對比效果的巧妙運用,使北京奧運會體育圖示顯示出了鮮明的運動特徵、優雅的運動美感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達到了“形”與“意”的和諧與統一。
北京奧運會體育圖示設計包括35個圖示,分別是田徑賽艇羽毛球棒球籃球拳擊皮筏艇(靜水)、皮筏艇(激流)、腳踏車馬術擊劍足球體操藝術體操蹦床舉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游泳水上芭蕾跳水水球現代五項壘球跆拳道網球桌球射擊射箭鐵人三項帆船排球沙灘排球
北京奧組委於2005年3月開奧運會體育圖示的研究、創作和評審工作,邀請我國著名的設計機構和設計院校參與體育圖示的設計開發,並由中央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聯和成立涉及修改小組,對入選方案進行修改完善。期間國內外眾多設計界專家、藝術家、奧林匹克專家,奧運會電視轉播機構,包括運動員代表等參與了修改工作,並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2005年12月,北京奧組委執委會正式批准“篆書之美”設計方案為北京奧運會體育圖示,並提交各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審核。截至2006年4月底,所有28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分別審核批准了北京奧運會體育圖示設計方案。國際奧委會於今年6月正式批准了北京奧運會體育圖示。

奧林匹克標識

會旗

奧林匹克標識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五環標誌是由皮埃爾德·顧拜旦於1913年構思設計的,它是世界範圍內最為人們廣泛認知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標誌。五個不同顏色的圓環代表了參加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五大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美洲。每一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國家都能在自己的國旗上找到至少一種五環的顏色。
國際奧委會會旗為白底無邊,中央有五個相互套連的圓環,即我們所說的奧林匹克環。環的顏色自左至右為藍、黃、黑、綠、紅(也可用單色繪製)系顧拜旦以它們能概括各會員國國旗的顏色而選定,但以後對這五種顏色又有其他解釋。1979年國際奧委會出版的《奧林匹克評論》(第四十期)強調,會旗和五個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國際奧委會會旗系1913年根據顧拜旦的構思而設計製作的,起初國際奧委會採用藍、黃、黑、綠、紅色作為五環的顏色,是因為它能代表當時國際奧委會成員國國旗的顏色。
1914年為慶祝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恢復20周年,在巴黎舉行的奧林匹克代表大會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時,比利時國家奧委會繡了同樣一面錦旗在當屆奧運會上使用。運動會後,比利時將它贈給了國際奧委會並成為國際奧委會正式會旗。歷屆奧運會開幕式上都有會旗交接儀式。由上屆奧運會主辦城市的代表將旗交給國際奧委會主席,主席再將旗遞交當屆主辦城市的市長。然後將旗幟保存在市府大樓四年再送交下屆主辦城市。當屆奧運會升在運動會主會場上空的旗幟是一面代用品。

格言

奧林匹克標識奧林匹克標識
奧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亦稱奧林匹克口號或奧林匹克座右銘。奧林匹克運動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更高、更快、更強。" (Higher,Faster,Stronger)這一格言是顧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爾修道院院長迪東(Henri Didon)於1895年在他的學生舉行的一次戶外運動會上,鼓勵學生們時說過的一句話, 他說 : " 在這裡,你們的口號是:更高、更快、更強"。
顧拜旦借用過來,將這句話用於奧林匹克運動。1913年經國際奧委會批准,1920年國際奧委會將其正式確認為奧林匹克格言,在安特衛普奧運會上首次使用,成為奧林匹克標誌的一部分。此後, 奧林匹克格言的拉丁文 "Citius,Artius,Fortius" 出現在國際奧委會的各種出版物上。奧林匹克格言充分表達了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鬥精神。雖然只有短短的6個字,但其含義卻非常豐富, 它不僅表示在競技運動中要不畏強手,敢於鬥爭, 贏取勝利, 而且鼓勵人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於平庸, 要朝氣蓬勃, 永遠進取,超越自我 , 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羅格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奧林匹克新格言:“更乾淨、更人性、更團結”。
“更乾淨”體現了人類弘揚體育道德規範的堅定信念和維護奧林匹克運動的公平競爭的決心;
“更人性”是對至高無上的人性理想的執著追求,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力量將得到完美的體現和高揚;
“更團結”是人類對奧林匹克和平理想的深切呼喚,寄予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在新世紀以更加空前的團結去推動人類社會的和平與發展。
奧林匹克新格言代表新世紀奧林匹克運動以人為本,公平競爭和文明、團結、進步的前進方向,人的全面發展是新格言的靈魂。

會歌

奧林匹克標識奧林匹克標識
古代不朽之神,
美麗、偉大而正直的聖潔之父。
祈求降臨塵世以彰顯自己,
讓受人矚目的英雄在這大地蒼穹之中,
作為你榮耀的見證。
請照亮跑步、角力與投擲項目,
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競賽。
把用橄欖枝編成的花冠頒贈給優勝者,
塑造出鋼鐵般的軀幹。
溪谷、山嶽、海洋與你相映生輝,
猶如以色彩斑斕的岩石建成的神殿。
這巨大的神殿,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來膜拜,
啊!永遠不朽的古代之神。

志願者標誌

北京2008奧運會志願者標誌

奧林匹克標識奧林匹克標識

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徵志願者與運動員及奧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賓客心連著心,用心服務、奉獻愛心,為奧林匹克運動增添光彩。舞動的人形,展現了志願者,奉獻為樂的志願者的精神。志願者真摯的笑容、出色的服務、友善的行為將喚起每一位奧運會參與者的心靈共鳴。二級標誌的設計,運用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形式——中國書畫藝術風格,與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相互映襯。

意義

奧林匹克標誌和景觀要有普適性,要適應社會不同群體人的價值觀念、審美習慣,能夠喚起超越民族、宗教、種族、性別、職業、地位的追求真善美的情感。
奧運會運動也有一個獨特而完整的標誌體系,這個體系之所以獨特,之所以非常奧林匹克,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它有鮮明的體育文化特點。在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奧林匹克與體育文化的互動,產生了奧林匹克的標誌體系;也正是奧林匹克與體育文化的互動,形成了奧運會舉辦城市特有的文化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