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丁,J.

奧斯丁,J.

正文

奧斯丁,J.英國女小說家。生於英國的一個小鄉鎮史蒂文頓。父親是當地的教區牧師。她沒有進過正規學校,在家由父母指導學習,所受的全部教育就是閱讀古典文學作品和流行小說。她終身未婚,家境小康,長期居住在封建保守勢力相當強大的農村,生活圈子十分狹窄,所接觸的主要是中小地主和牧師。她以女性的敏銳和細膩描繪周圍小小的世界:有閒階級恬靜舒適的田園生活,紳士淑女的愛情和婚姻。這裡沒有可怕的災禍和重大的矛盾,只有日常生活中的風波和人物之間的喜劇性衝突,格調是輕鬆詼諧的。
奧斯丁於20歲左右開始寫作,共發表6部小說。1811年出版《理智和感傷》,受到好評。以後接連出版了《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花園》(1814)、《愛瑪》(1815)。她逝世後的第二年,《諾桑覺寺》和《勸導》出版,第一次署了作者真名。
奧斯丁的代表作是《傲慢與偏見》和《愛瑪》。這兩部小說都寫愛情與婚姻,生動地反映了當時農村的階級關係、風俗習慣和社會心理,襯托出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鄉村生活的保守和閉塞。作者在這兩部小說中通過幾個鄉鎮中產階級少女對終身大事的處理,表達了她的婚姻觀:為了財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但結婚不考慮財產也是愚蠢的。《傲慢與偏見》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作兒戲,比較強調感情對於締結理想的婚姻的重要性。小說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出身小地主家庭,卻為豪門子弟達西所熱愛。他克服了門第懸殊的種種顧慮,向她求婚,卻遭到拒絕。原來伊莉莎白誤信了讒言。最後誤會消釋,達西又出資幫助她的一個私奔的妹妹完婚,挽回她家的聲譽,才贏得她的愛情。作者還寫了伊莉莎白的幾個姐妹和女友的婚事,以此與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對照。小說的情節曲折,富有喜劇性,語言清麗流暢,機智幽默,是奧斯丁小說中最受歡迎的一部。
《愛瑪》一般被認為是奧斯丁作品中藝術上思想上最為成熟的一部,與其他幾部小說相比,它的現實主義成分增多,戲劇性的誇張減少,結構更為嚴謹。女主人公愛瑪不再是理想化的人物,她既有單純直率的一面,也有她養尊處優的富家獨生女的任性、勢利、自以為是的一面。她把鄰近的一個孤女哈麗葉特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武斷地安排她的戀愛和婚姻,屢遭失敗。最後愛瑪和哈麗葉特都結成了門當戶對的婚姻。這表明作者已認為在中產階級社會中,愛情和婚姻是與財產和社會地位相聯繫的。這部小說描寫的婚姻,不再象《傲慢與偏見》中那樣不計較門第,對世事也不那樣樂觀。
18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文學中有40年左右沒有出現過第一流的小說作家和作品,社會上充斥著庸俗無聊的“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奧斯丁最初的創作就是為了嘲諷這類流行小說。《諾桑覺寺》《理性與感傷》兩部作品是故意模仿“哥特小說”和“感傷小說”而作。後來她又進而以高超的藝術技巧,反映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浪潮衝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場景,雖然反映的生活面不廣,但扭轉了當時小說創作的庸俗風氣,在英國小說發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