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奇牧村

奧奇牧村

奧奇牧村位於錫林浩特正西二十五公里處,靠錫賽公路北側,距民航機場十九公里,是錫林郭勒盟奧奇綜合研究所下屬的草原民俗文化旅遊服務基地,由奧奇研究所、白音淖爾嘎查(村)和該嘎查牧民為基礎、多方聯合、合作與協作的旅遊綜合服務基地。旅遊服務人員全是牧民民眾,他們在自己的蒙古包里以傳統的禮俗用民族風味佳肴親自招待來客並陪同賓客體驗草原民俗風情,飽覽草原迷人風光——體現生產、生活與旅遊服務的一致性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高度融合,多層次展示民俗文化的神韻。

基本信息

發展情況

她以奧奇綜合研究所為後盾,開發草原文化新產品,不斷滿足廣大遊客對草原文化旅遊產品多樣性、高品味的需求。她不斷擴大與文化藝術界、影視界、科研機構與院校的合作,把草原文化推向更廣大的領域。她開始通過網路向海內外提供草原文化服務,及時推出服務項目和新產品,不斷擴大網上交流與合作,發展草原旅遊文化網路經濟。她組織牧民赴各地舉辦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她定期與不定期地舉辦“奧奇論壇”研討交流會,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她積極擴展合作領域,擴大服務內容與規模,在海內外設服務點,使草原文化旅遊業一年四季常辦不衰……

特色

奧奇牧村位於錫-賽公路西距錫市24KM的伊拉勒特蘇木境內,是當地牧民的夏營地。度假村由蒙古族牧民嚴格按民族傳統塔建、布置,旅遊環境十分接近牧民實際生活,遊牧文化氣息十分濃厚。現已搭起大小蒙古包十餘項,可接待100餘名遊客吃、住、娛樂。是遊客觀賞草原美麗風光、體驗牧民真實生活、考察蒙古遊牧文化的理想地點。 奧奇牧村把草原旅遊與牧區生產淡季結合,推出了草原歌曲篇,蒙古禮俗篇,草原乳香文化篇,蒙古繪畫與書法藝術欣賞,馬背文化篇,錫林郭勒美食篇,智慧和力量的搏克,敖包文化篇,蒙古舞蹈與服飾文化篇,體驗牧民生產生活篇,草原文化專訪等十一類80多個旅遊項目。牧村的服務人員全是來自本鄉本土的牧民民眾,他們在自己的蒙古包以傳統的禮俗用民族風味佳肴招待來客,並陪同賓客體驗民俗風情,飽覽草原迷人的風光,體現了生產、生活與旅遊服務的一致性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高度融合,多層次展開民族文化的神韻。在牧村的開業慶典上,牧人們穿上節日盛裝,全家出動載歌載舞到牧村祝賀,比過年還熱鬧。每當祭典運氣之馬開始時,那激昂的蒙古長調,迎風招展的旗幟,人群由衷的召喚和激動人心場面,都會令在場的人感動不已。奧奇牧村正在形成牧人精神生活的活動中心,使人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淨化和升華。

奧奇牧村奧奇牧村

遊牧文化

奧奇牧村雖然與度假,風情,民俗等文字沒沾邊,卻有自己的鮮明特徵和獨特個性——遊牧文化之村和草原文化之家。在牧村上空飄揚的有代表自己總體形象的村旗——命運之馬旗幟,有自己的村歌,有每天早晨或重大慶典祭典命運之馬的活動,升命運之馬旗幟時有自己的《升騰命運之馬歌》,迎賓時有自己一套迎賓禮儀並有自己的迎賓曲,酒宴有自己一套民俗程式,篝火晚會有自己一套方案,牧民各穿各的服裝,不搞清一色,招待奶食自己擠奶自己做,全村男女老少都是服務員……

民俗

奧奇,蒙語意為“星星之火”。奧奇牧村是由幾個蒙古家庭組成的小村落。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身著新裝,站成兩排,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唱著蒙語歌,手捧潔白的哈達,敬獻馬奶酒。客人接過後,先要敬天敬地、敬主人,然後一飲而盡。兩面旗桿上懸掛著藍、白兩色的駿馬圖案在風中飄揚。據說,這是蒙古族一種傳統的圖騰,是該部落所崇拜的象徵,藍色表示藍天,白色表示羊肥奶白,預示著水草豐美、生活幸福。許多人在蒙古包前拍照留念。按照當地風俗,出入蒙古包要低頭彎腰高抬腿,頭不能碰門框,腳不能踏門檻。入內後,要依次序落坐。正中間為長者,男、女坐於兩側。 “勒勒車”是蒙古人民通用的交通工具,這種車曾在古代交通運輸史上起過重要作用。成吉思汗討伐世仇塔塔兒時曾下令:“比轄而屠之?”意即對身高高於車鍵的塔塔兒人要殺光,可見“勒勒車”的車輪之在。在奧奇牧村,有蓬的勒勒車用來裝載搬遷的蒙古包,無蓬的用於拉運婦女和小孩,男人則乘馬隨行。

內蒙古旅遊景點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內蒙古衛星照片 狹長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