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人

奧地利人

奧地利人是奧地利的主體民族。另有少數分布在美、歐等國。約853萬人(1985年)。講奧地利語,多信天主教,主要從事工業、農牧業和林業。

奧地利人

正文

歐洲中部奧地利人口占多數的民族。約有 690萬人(1978),占全國人口的91.8%。屬歐羅巴人種,大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國語為德語,口語使用上德意志語的多種方言(下阿勒曼尼方言、中巴伐利亞方言、下巴伐利亞方言),與書面語差別較大。奧地利人89%為天主教徒,6%為基督教中的加爾文派。
奧地利人主要由屬於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亞人、法蘭克人結合而成,並吸收有斯拉夫人以及羅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們雖與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語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形成過程。公元前5世紀以前,今奧地利地域上居住著伊利里亞人、伊特拉斯坎人和雷托人。 公元前5世紀左右克爾特人大批到來。公元前2世紀,今奧地利的大部分地區都處於羅馬人統治下,上述各族居民逐漸羅馬化。在4~7世紀的民族大遷徙過程中,匈奴人、阿瓦爾人等遊牧民族曾經過奧地利,對這裡的居民留下多方面的影響。6世紀斯拉夫人的部落來到奧地利的東部 (西斯拉夫人)和東南部(南斯拉夫人)。同時,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亞人在西部和西北部定居。7世紀末,今奧地利部分地區一度處於薩莫斯拉夫大帝國的統治下。8世紀,奧地利成為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 9世紀查理曼帝國分裂後則屬於東法蘭克王國。從此奧地利的絕大部分地區日耳曼化。10世紀開始出現“奧地利”這一稱謂。從13世紀起,奧地利在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日益強大,15~16世紀時已擁有今奧地利的疆域。從16世紀上半葉到17世紀中,它發展為包括現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義大利、波蘭和南斯拉夫部分地區的奧地利大帝國,因此,奧地利人也受到了義大利人匈牙利人和斯拉夫人的較大影響。奧地利作為歐洲的強國和抵禦奧斯曼侵略的堡壘,長期處於和法國爭雄和抗擊奧斯曼帝國的兩線戰爭之中。奧斯曼土耳其人曾兩度圍困維也納。1618~1648年間,奧地利人和法國、瑞典、丹麥等國以及北德意志和中德意志的新教諸侯國家進行了長達30年的戰爭。這些戰爭促進了奧地利人民族意識的增長。1866年奧地利被普魯士戰敗後,改組為奧匈二元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瓦解,奧地利人單獨成立共和國。1938年被法西斯德國吞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分別為蘇、美、英、法占領,1945年再次成為獨立的奧地利共和國。1955年占領軍撒出,奧地利宣布永久中立

奧地利人奧地利人
奧地利人奧地利人
奧地利人有悠久的民族文化。17~18世紀,奧地利的巴羅哥式建築聞名於歐洲。F.J.海頓、W.A.莫扎特、F.P.舒伯特、J.史特勞斯等作曲家的出現,使奧地利的音樂馳名於全世界。奧地利工農業都較發達。工業主要有冶金、 機械、 石油、化工、電器、紡織、木材加工、水力發電等;畜牧業以養牛、豬為主。農作物有馬鈴薯、甜菜、小麥、玉米等。
另有 190萬奧地利人散居在義大利、美國、瑞士、英國等國。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