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奉和聖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是由唐朝詩人崔元翰著作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奉和聖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崔元翰
【作品體裁】五排

作品原文

奉和聖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偶聖睹昌期,受恩慚弱質。
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注釋譯文

①岫xiù:峰巒。晉?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②觴shānɡ盛滿酒的杯。亦泛指酒器。
③簪紱:冠簪和纓帶。古代官員服飾。亦用以表現顯貴。
④集鳳:本意謂鳳棲於樹。後比喻聚集賢才。
⑤薄劣:低劣;拙劣。有時用為謙辭。
⑥皋ɡāo:水田。
⑦渚zhǔ: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⑧鳧fú: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鳧》:“常在海邊沙上,食砂石皆消爛;惟食海蛤不消,隨其矢出,用為藥,倍勝者也。”
⑨玄珠:黑色明珠。
⑩橫汾:據《漢武故事》,漢武帝曾巡幸河東郡,在汾水樓船上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辭》,其中有“泛樓舡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之句。後人以“橫汾”為典,用以稱頌皇帝或其作品。

作者簡介

崔元翰(729─795),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鵬,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狀元及第。崔元翰通經史、工詩文,年近五十始舉進士。府試、省試皆第一,中狀元後,博學宏詞科、賢良方正科、直言極諫科又皆第一。主考官於邵贊曰:"不十五年,當掌詔令。"貞元三年(787)召入朝為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七年知制誥。於朝中言辭溫厚,舉止莊重得體,有典誥之風範。然而他生性剛烈,不為世所容。知制誥不到兩年即被降職為比部郎中,不久病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