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宏詞科

博學宏詞科

博學宏詞科,封建王朝設定的考試科目,為制科的一種。始於宋高宗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至清康熙時,改稱“博學鴻儒”科。乾隆時,又改為“博學鴻詞”科。簡稱“鴻博”。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雍正舉行。先由內外大臣薦舉,不分已仕未仕,定期在殿廷考試。錄取者授以翰林官。

基本信息

資料記載

博學宏詞科博學宏詞科

官史.選舉志二》:“高宗立博學宏詞科,凡十二題,制誥、詔表、露布、檄=箴銘、記贊、頌序內雜出六題,分為三場,每場體制一古一今......先投所業三卷,學士院考之,拔其尤者召試,定為三等。上等轉一官,選人改秩,無出身人賜進士及第,並免召試,除除館職。中等減三年磨勘,與堂除,無出身人賜進士出身;下等減二年磨勘,無出身人賜進士出身:並許召試館職。南渡以來所得之士,多至卿相、翰苑者。”

《清史稿.文苑傳一.陳維崧》:“逾五十,始舉鴻博,授檢討,修《明史》,在館四年,病卒。”又《萬斯同傳》:“博通諸史,尤熟明代掌故。康熙十七年,薦鴻博,辭不就。”

鄧之誠中華二千年史》卷五中:“康熙戊午,開博學鴻儒科。其時三藩軍事尚未全定,欲以此收攬山林文學之士,與征者皆一時名流。不應舉如傅山、杜越諸人,則強迫就道。試竣,布衣、生員即授檢討,老病不入試者,亦授中書,意在羈縻之。”參閱《清聖祖實錄》卷七九。

據徐松《登科記考》,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已有李蒙一人中博學宏詞科,但此時的博學宏詞猶為制科中的一種,而非後來每年舉行的吏部科目選中的博學宏詞科。《舊唐書·蕭聽傳》載:蕭昕“少補崇文,進士。開元十九年,首舉博學宏辭,授陽武縣主簿。天寶初,復舉宏辭,授壽安尉。”《唐語林》也說開元十九年置宏詞,《唐會要》、《冊府元龜》也載開元十九年博學宏詞科。大概科目選中的博學宏詞科始於開元十九年。

發展歷程

出現

科舉制科舉制

為了解決科舉出身後等待入仕所產生的問題,唐代採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其中之一便是設定科目選,而博學宏詞便是其中的重要科目。

唐代

唐代科目選是由吏部主管、兼有科舉和銓選考試性質的選舉取士形式,它將科舉考試與銓選考試折衷糅合,具有不拘選限,不次拔擢人才的用意。其科目有博學宏詞、書判拔萃、三禮、三史、三傳、五經、九經、開元禮、明習律令等,凡考試優等者不論獲得出身年數多少皆可立即入仕。這些科目中以博學宏詞科為首要,登科者地位崇高,因而唐後期許多進士及第者都參加過此科考試。

清代

清康熙十七年,清聖祖玄燁為了更有效地籠絡漢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決定舉辦博學鴻詞科。開始時,反清復明的風氣正盛,漢人應者寥寥。雖然有湯斌、魏象樞等急於應試做官的漢人知識分子積極參與其中,但顧炎武、黃宗羲等人仍然堅持不與清廷合作,進行了堅決的抵抗。直到後來章太炎在《諸子略說》中講道:“湯斌、楊名時、陸隴其輩,江鄭堂《宋學淵源記》所不收,其意良是。何者?炎黃之胄,服官異族,大節已虧,尚得以理稱哉?”所以湯斌等人的理學地位歷來飽受非議,褒貶不一。

考試內容

宏詞科的考試內容是“試文三篇”,包括詩、賦、議論各一,因此宏詞科有時稱為“三篇”,如太和九年及第進士次年“捷三篇”(《唐摭言》卷4),朝鮮來華進士崔致遠在《桂苑筆耕集》卷18《謝職狀啟》中說自己“望應宏詞”,卷17《初投獻大尉啟》中卻說“欲應三篇”。韓愈經過四次拼搏考中進士後,也去吏部“應博學宏辭選”,他認為宏詞科所試文章“亦禮部之類”,跟進士科考試內容沒有多大差別。應考兩次皆失敗後,韓愈心中非常鬱悶不平,認為宏詞科考試“乃類於俳優者之辭”(《昌黎先生集》卷6《答崔立之書》)。

要求

實際上,博學宏詞科要求很高。顧名思義,“博學宏詞”既要“博學”,又要有“宏詞”,一是淵博精深的學識,二是優美恢宏的文詞。關於博學方面,李商隱《與陶進士書》說:夫所謂博學宏辭者,豈容易哉?天地之災變盡解矣,人事之興廢盡究矣,皇王之道盡識矣,聖賢之文盡知矣,而又下及蟲豸、草木、鬼神、精魅,一物已上,莫不開會。此其可以當博學宏辭者邪?恐猶未也。設他日或朝廷或持權衡大臣宰相問一事、詰一物,小若毛甲,而時脫有盡不能知者,則號博學宏辭者,當其罪矣。(《樊南文集詳註》卷8)

如此則似乎有關社會、自然的百科知識都應精通才能稱得上博學。李商隱在應考後等待發榜,心理處於“私自恐懼,憂若囚械”的焦慮狀態,因而對博學宏詞科的難度可能有所誇張,但從他的議論中也可看出博學宏詞科在學識方面是要求廣博貫通的。

關於文詞方面,博學宏詞科的水準也不低。《文苑英華》和《全唐文》保存下來的唐代博學宏詞賦、論試卷,大多辭藻宏麗。與祖詠省試《終南望余雪》詩二韻便止的著名典故類似,《唐摭言》卷10也記載了一則應宏詞不捷而聲價益振的故事:乾符中,蔣凝應宏詞,為賦止及四韻,遂曳白而去。試官不信,逼請蔣凝完成全賦,凝如實告知情況。既而評卷,其試卷更佳,試官長久嘆息,因不合規格而未能錄取。此事頃刻之間,傳遍京城,以致有人稱道說:“臼頭花鈿滿面,不若徐妃半妝。”宏詞科試詩也很嚴格,其對偶押韻必須合格,一般情況也不允許用字重複。大中十二年(858),中書舍人李藩知舉。當時博學宏詞科考定陳琬等三位前進士的名第,及將詩、賦、論試卷送給宣宗皇帝過目後,宣宗召李藩問道:“所賦詩中重用字,何如?”藩答道:“錢起《湘靈鼓瑟》詩,有重用字,乃是庶幾?”宣宗說:“此詩似不及起。”於是三人都被落下(《唐會要》卷76《制科舉》)。可見若非特別優秀,宏詞試詩也不允許用字重複。

性質

如果說吏部科目選的性質是科舉與銓選考試的結合的活,那么,其中的博學宏詞科卻兼有一定的制科舉性質。一方面,宏詞科確是吏部科目選的一種,另一方面,我們又很難將宏詞科與制科截然區別分開。博學宏詞科可以說是吏部銓試與制科舉的結合,或者說是介於銓試與制科舉之間的一種選舉科目。《唐會要·制科舉》將開元十九年博學宏詞科列為制舉的一科,並收入了大中元年和十二年宏詞科試的有關內容。唐後期博學宏詞科常被稱作“吏部科”、“博學選”,但有時也稱為“宏辭制策科”(杜牧《樊川文集》卷12《上宣州高大夫書》)。柳宗元在其文集卷36《上大理崔大卿應制舉不敏啟》中說自己“應博學宏詞之舉”,而題中卻雲“應制舉”。並且,宏詞登科第一名也與制科榜首一樣稱為“敕頭”。因此,博學宏詞這個吏部科目頗為特殊,兼有一定的制科性質。至於宋代以後的博學宏詞科就更加貼近制科,清代的己未詞科和丙辰詞科則已屬於制科了,與唐代的博學宏詞科差異頗大。從總的發展變化歷程看來,唐代至清代博學宏詞科經歷了從科目選到制科的轉化。

難度

由於博學宏詞科注重華美的文詞,而明經科長於經術絀於文學,因而唐代明經出身應宏詞科者甚少。以新、舊《唐書》有本傳和附傳的科舉出身的官員為統計對象,終唐一世,在102名明經中,僅有玄宗朝李季卿1人,而且舊傳說他“應制舉,登博學宏詞科”,還並非後來科目選的博學宏詞科。唐代應博學宏詞科者多為進士出身,玄宗朝已有蕭聽、李華二人,而在唐後期的344名進士出身者中,有34名是以宏詞登科入仕或宏詞登科後再從辟署入仕的,占了總數的百分之十,在唐後期進士入仕途徑中已有相當的比例。應博學宏詞科舉者遠比錄取的人數多,唐後期此科每年僅錄取數名,多者也不過十數名,經常只取三人,僅相當於後世科舉殿試一甲之數。而應舉者通常有三數十人,《韓昌黎文集校注》外集上卷為宏詞試《上考功崔虞部書》說,貞元九年(793),“凡進士之應此選者,三十有二人”。按《登科記考》卷13,貞元九年正好錄取進士32人。每年應宏詞科考試者往往是一年以前便進士及第者,不過也不排除當年及第進士,如寶曆元年(825),柳璟“擢第首冠諸生,當年宏詞登科”(《因話錄》卷3《商部》下)。以《登科記考》所錄人物為統計資料,現在姓名可考的唐代博學宏詞登科者僅45人左右,當時全部錄取的人數也不多,因此博學宏詞科是在已淘汰過大量人選的科舉錄取者中的擇優考試,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唐代規定已仕的在職官員也可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詞美者得不拘限而授職”,但已仕者考中的占的比例不多。

作用

正是因為博學宏詞科地位崇高,為“大國光華”(《唐摭言》卷13《無名子謗議》),所以在後唐時被稱作“重科”(《五代會要》卷22《宏詞拔萃》)。宏詞登科者也往往受到人們的企羨,喜悅程度一點也不亞於進士及第。何扶於太和九年及第後,次年宏詞登科,因以一絕寄舊同年云:“金榜題名墨尚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得意欣悅之情溢於言表。唐代有不少著名人士應宏詞科試一再受挫,如韓愈、歐陽詹等文學家皆失望而歸,白居易因為避祖諱而不應宏詞,但唐後期博學宏詞科也選拔了不少人才,有許多還當上了卿相重臣,其中尤為知名的宰相如陸贄、裴度,文學家如劉禹錫、柳宗元等。因此,唐代的博學宏詞科雖有過於嚴格等局限,然而設定此特殊科目還是對選拔和任用人才起過積極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