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太統—崆峒山自然保護區名由來,先得說崆峒一詞來源,“崆峒”一詞,山名,在甘肅境內。最早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爾雅》一書載:“北戴斗極為崆峒”。平涼崆峒山正位於北斗星座的下方,即為所指。《汲冢周書》記載:“崆峒”是大夏、莎車、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樓爛、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個氏族的首領。所以說崆峒是周時一個強大氏族部落的名稱。又在《史記.趙世家》、《姓氏考》等記載:有商代始祖契的後代分封於空桐(崆峒亦寫作空同、空桐、實是同名異寫),遂以國為姓。崆峒山為當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歷史沿革
太統—崆峒山自然保護區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是僧人、道士的雲集之地。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即位第二年曾去崆峒山,因山高路險,畏怯攀登,只到山下石頭寨便御駕返回。漢武帝於元鼎5年(公元前112年)5月,登上崆峒山,望以祖歷。唐貞觀年間,仁智禪師在崆峒山開闢叢林,鑿通了通往最高峰的唯一通道“上天梯”。唐太宗御賜,創建禪院,又修建了“滹陀寺”、“軒轅宮”、“問道官”。宋代修建了“法輪寺”,元代修建了“寶慶寺”等。明代,平涼韓王太妃大興土木,在崆峒山頂修建了“太和官”等眾多的寺院宮殿、樓台亭閣,當時的崆峒山已擁有聚仙橋、朽木橋、十方院、八仙庵、招鶴堂、凌空塔、軒轅宮、真乘寺、舒華寺、香山寺等8台、9宮、12院、42座建築群及仙鶴峒、鳳凰嶺、翠屏山、大象山、棋盤嶺、仙人峰、雷聲峰、老君峰、捨身崖、一線天、月石峽、黃龍泉、龍吸水、絕頂、靜室、廣成丹穴等40多處名勝古蹟。
地理位置
太統—崆峒山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保護區總面積為1.62萬公頃,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保護區地處涇河上游,其森林植被是黃土高原保存較為完整的典型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調節氣候、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及維護涇河中上游地區生態平衡,保障涇河中下游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質構造
太統—崆峒山自然保護區地質構造上屬小關山逆斷層,垂直斷距約700米,上三疊統延長群的褐紫色與綠色礫岩及白堊紀底礫岩等垂直節理髮育,經侵蝕形成許多岩崖峽谷及奇峰絕壁等特殊地貌。山頂有兩級老夷平面:2100米的香山頂,上覆第三紀紅層;1900米左右的一級經切割為東、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諸台環列,各有奇勢勝景。合天台、插香台與靈龜台,號稱“八台”,與“四嶺”(鳳凰嶺、獅子嶺、蒼松嶺與棋盤嶺)、“二峰”(蠟燭峰與雷聲峰),同為崆峒山地貌的自然奇觀。
諸平台與山麓帶先後修建了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十二宮”,共有寺觀42處,大多集中分布在“五台”區,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現僅保存法輪寺的宋石經幢,十方院的元蟠龍石柱,東台寶慶寺的元代石壁及明建凌空塔,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植物資源
甘肅平涼太統—崆峒山自然保護區有維管植物103科,377屬,750種,其中種子植物90科356屬713種(含變種)。研究分析和討論了太統—崆峒山地區主要植被類型、分布規律以及種子植物區系;
其種子植物區系特徵是:種類組成比較豐富,地理成分複雜,聯繫廣泛,以溫帶成分占絕對優勢,是典型的北溫帶性質;該地區也是多種植物區系的交匯地,但以華北成分為主,植物區系隸屬於泛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華北地區、黃土高原亞地區。
旅遊景點
聚仙橋:在崆峒前山麓涇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橫跨涇河兩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攔,噴珠濺玉,景色壯觀,是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橋虹跨。”明人羅潮《仙橋虹跨》詩云:“仙橋飛渡壑,橫亘長虹臥,來往閒遊者,不信天邊過。”1980年,修建崆峒水庫,聚仙橋被淹沒。1986年在壩前600米處重修。望駕山:崆峒山東峰,前臨平(涼)涇(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涇河相會,海拔1926米。望駕山突兀聳立,氣勢雄偉,站立峰頂,涇河川和平涼城盡收眼底。相傳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山上雲霧遮罩,虛無飄渺,大臣們在山前壘土相望,故稱望駕山。峰頂原有懷曠亭,今已不存。
廣成丹穴:在望駕山北峰的絕壁上,這裡懸壁如削,十分險要,人跡罕至,相傳廣成子居住穴中,煉穴修道。“廣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羅潮《廣成丹穴》詩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廣成居,悵望雲杳杳。”
三教禪林:在望駕坪,地勢平坦,環境幽寂。1939年,山東人劉紫陽出資,其弟子劉園陽主持,修建大殿三楹,後由靜禪、潤明二僧主持,又稱居士林。
問道宮:也叫軒轅谷,位於崆峒前峽,涇水北岸,背山面水,環境幽寂,身居殿內,聽不到涇水濤聲。相傳這裡是黃帝向廣成子問道處。唐代這裡已有建築,元朝至正間重修問道宮,今存有《重修問道宮碑》一通,明朝宣德、萬曆年間,再次重修,成為一組龐大建築群。明人唐龍《問道宮》詩云:“欲捉白蟾飛樹梢,遍尋元鶴在雲中,荒涼棟宇聊停節,悵望當年問道宮。”
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這裡地勢平坦寬廣,視野開闊,有小路通往東西南北四台,並接連後山公路。中台原有龐大的建築群。正中是唐代明慧禪院,後改為滹沱寺,殿堂雄偉,塑像林立,栩栩如生。西側有明代修建的十方院和七真觀。西南有清朝宣統年間修建的三皇樓(又稱一天門),1985年,民眾捐資重建,東側有明代修建的藏經樓、飛升宮和懷睿塔。靈龜台:在中台正西,兩石峰聳立,中有一條幽谷,峰下有一石洞,穿石洞而上可至小北台崖下,“前微伸而昂,似首兩腋廣狹中度,背旁夷,中隆,榛石相錯,尤酷似介文,有類人工鑿成者。”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年),補岩和尚在此修建文殊庵,另有七佛閣。
鳳凰嶺:在靈龜台之北,馬鬃山東北,登高俯視,此嶺如展翅奮飛的鳳凰,山勢險峻。每當雨霽天晴,薄霧升騰,朝陽四射,色彩斑爛,蔚為壯觀。這裡就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的“風山彩霧”羅潮詩云:“靈鳥歸何處,高崗空在覷,今世有周文,何不西山去。”鳳凰嶺原有明代萬曆年間修建的彌陀寺,今存廢址。1988年復修太清宮一處。
科學保護
設立警示牌
為了建好太統—崆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進一步加強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資源管護工作,有效制止保護區內及周邊社區亂采濫挖、亂砍濫伐、亂牧濫獵、亂征濫占,近日,保護區管理局自籌資金萬餘元,製作設立了宣傳教育警示牌12面,為保護區的管護工作營造了良好氛圍。
由於太統—崆峒山自然保護區加強對各種資源的保護力度,使得保護區取得了明顯成效。
該保護區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工程、重點公益林建設和牛羊舍飼圈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項目,累計退耕還林1.5萬畝、封山育林1.5萬畝、育苗1402畝,保護區內19.46萬畝林業用地全部區劃為國家重點公益林。為了切實減輕保護區內及周邊人口對保護區環境帶來的壓力,崆峒區集中對保護區重點林區、景區的民眾進行外遷,累計投資507萬元,生態移民132戶507人,使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向良性方面恢復發展。通過這些措施,有效保護了景區內的各種珍貴野生動植物資源,逐步改善了保護區周邊社區民眾的生活質量。
景區榮譽
1986年5月,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平涼時親筆題書“崆峒山”;
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1年元月,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中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
2007年5月8日,平涼市崆峒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2年10月順利通過ISO9001、ISO1400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國際認證;
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國家名片,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觀——隍城、彈箏峽、塔院和雷聲峰組成的《崆峒山》特種郵票是我省繼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和嘉峪關城樓後國家郵政局發行的第4套地方題材的特種郵票;
2004年3月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8月9日,太統——崆峒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特色文化
太統—崆峒山自然保護區崆峒佛教,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無論是南傳佛教、北傳佛教或藏傳佛教,在這裡都可找到其發展弘揚的軌跡。在崆峒佛教弘揚的這塊域境,佛教文化與社會生活可以說密不可分。所以不了解佛教文化精神,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崆峒人民的歷史和現狀,更不可能把握其向上向善的美好遠景。
佛教在傳入中國內地的過程中,甘肅全境乃至崆峒地區,是最早得聞佛法的境域。因為崆峒地接西塞,當時是西部戎羌等鬼方少數民族融合交匯的地域。而早期的西部少數民族,多數遊牧,從天山到崆峒這一大區域都是他們行蹤之地。而佛法至少在東周春秋時期,已便傳西域各國,中國人在那時也已卻知西方有佛教行化。
崆峒地區在夏商周時期為羌胡氐戎之地,各民族雜居。秦漢時曾以當地民族命其縣名,如秦設烏氐縣、朝那縣、西漢仍沿舊設。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古時這片個民族文化交匯地的繁盛景象了。佛法就是在這一狹長地帶首先傳入內地。到了東漢明帝派使臣去西域迎僧取經,崆峒區境的羌、胡等民族已經有了佛教信仰,崆峒境內至遲在西漢時就有了佛教活動。這大概與十八僧欲化秦始皇,後又隱於涇、洛一帶而能逃脫被收捕殺害的危險,是極有原因的。這說明在秦漢之際,佛法已在民間流傳。三國魏晉時,崆峒佛教蔚為大觀,境內和鄰縣的石窟寺等一大批佛教寺院相繼建成。崆峒的香山、大頂和山下的興教、石佛硤的石窟等以及涇川的王母宮石窟、南石窟等寺院香火鼎盛。在隋唐兩朝更以佛教為國家宗教,崆峒山已成為西北地區佛教大叢林所在地。從最高處的香山、馬鬃山,到其下的五台,皆已遍布佛寺梵宮。其時崆峒山還有道教和儒宗,崆峒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宗教聖山了。
佛教經漢魏的發展期,到隋唐之際,已發展成全民性信仰。到了宋代,崆峒佛教寺宇遍於城鄉,有禪宗的臨濟、曹洞等宗和天台、賢首、淨土、密宗、律宗等,同時弘化於境內。到了元朝,佛教更加興盛起來,連皇室成員都要灌頂受戒。即使是皇帝登基也要先在佛殿行皈依加持,然後才得授皇權,佛法在大元一代達到鼎盛。所以崆峒佛教到了元代,其聲望顯赫,如日中天。後來漸漸衰敗,到了清代後期,區境成為多事之地。同治年間社會動亂,殺戮搶掠禍及叢林,區境佛寺道觀幾乎被焚掠殆盡,崆峒山亦未能倖免。戰亂之後,山中只剩兩位僧人,一住西台,一住北台。
進入民國,崆峒佛教雖仍是隴東最大的佛教叢林,但僧才不足,其影響力遠非盛時可比。到民國21年,本地清末舉人,民國時曾任過甘肅民政廳長,四川菸酒督辦的鄭浚卸任回鄉。他慨嘆崆峒佛教宗風不振,認識到佛法與國計民生的深切關係,深感佛法衰落的原因有三:一是僧才不足;二是佛法與世法日漸相離;三是佛法教育未能普及。此後,鄭浚便聯絡同仁,發起倡議,集資籌款,針對佛法衰落三原因而做三事。一是將崆峒佛事活動中心從崆峒山移到人口集中的平涼城,便於佛法能直接面對民眾,使佛法與世法兩不相離;二是從南方佛教活躍區請高僧來平弘法;三是與佛經流通中心直接聯繫,輸入法本經書,普及大眾。由於鄭浚等人的倡導策劃,很快便在平涼市東大街建起一處佛教寺院,稱佛籟精舍。殿閣莊嚴,佛像煥彩,佛殿、藏經樓、講堂、僧房、居士林、廚庫、水房等一應俱全。藏僧青蓮應邀主持寺院,鄭浚的弟子朱虛齋居士負責雜物。其後又陸續從普陀山和陝西等地請來普明、普靜、普智、普德等高僧。本地皈依居士數千人,陸續入住寺院的僧人逾百數,常駐寺中僧眾四十餘人。崆峒佛教之復興,初具規模。崆峒佛教自古以來,僧才輩出,代不乏人。雖因時代更迭,加之佛門不重名籍,許多珍貴史料湮滅無聞。崆峒山自古及今,佛道共據一山,各自弘揚自己的法教。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佛教作為社會構成的一支,隨政策之走向而起伏。50年代,中央宗教政策十分務實。佛教徒歡欣鼓舞,學法與學政並重,並堅持農禪思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力更生,愛國愛教思想深入人心。崆峒佛寺,每月都有為國祈福法會,佛事活動蒸蒸日上。後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將山中所有佛寺徹底毀壞,古樹名木遭砍伐,佛教僅只留下舍利寶塔卓爾不群地危立山巔。所幸十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黨中央撥亂反正,認真落實宗教政策,崆峒佛教從艱難中很快恢復起來。先有青蓮法師入室弟子臨濟宗昌正號心悟法師、曹洞宗傳人常慧法師等先後歸山。1984年,改革開放後崆峒第一屆佛教協會成立,常慧和尚、心悟法師先後任會長。其後,由妙林法師任崆峒第一屆佛教協會會長,接手主持崆峒佛協教務。一個新的發展前景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