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浙江之戰

1863年3月,浙東的中外反動聯軍再次發起進攻,於3月15日占領紹興,20日占蕭山,前鋒直抵杭州城下。 同年5月31日,左宗棠由江山進至衢州,所部湘軍進至湯溪、蘭溪一線,威脅金華。 1864年3月25日,嘉興失守,堅守杭州的太平軍陷於敵人的三路圍擊之下。

當各路湘軍節節東犯、曾國荃部兵臨天京城下時,鎮守浙江的太平軍李世賢、黃呈忠、范汝增等部,也受到來自東西兩面敵軍的夾擊。
浙東方面,清軍與英法侵略軍勾結起來,於1862年5月10日攻陷寧波。8月2日,洋將馬敦率“常勝軍”一隊自上海到達寧波,會同“常捷軍”進犯餘姚,威逼紹興。9月,黃呈忠、范汝增部對敵發起反擊,進占慈谿,威脅寧波。“常勝軍”統領華爾奉李鴻章之命,率千人自上海赴寧波,於21日攻占慈谿。在這次戰鬥中,華爾受傷喪命。1863年3月,浙東的中外反動聯軍再次發起進攻,於3月15日占領紹興,20日占蕭山,前鋒直抵杭州城下。
浙西方面,新任浙江巡撫左宗棠於1862年2月中旬率部由皖南進入浙江後,不久連占開化、常山、遂安、江山等地。同年5月31日,左宗棠由江山進至衢州,所部湘軍進至湯溪、蘭溪一線,威脅金華。從6月起,李世賢部在龍游、湯溪、蘭溪一線對左宗棠所部湘軍進行了頑強的反擊戰。同年秋,浙江布政使蔣益澧率湘軍近萬人由廣西到達浙江,增強了左宗棠的兵力。而太平軍方面,由於曾國荃部圍困天京,李世賢奉命回援,留浙的太平軍兵力減少。於是,左宗棠乘機督軍於同年冬對浙西太平軍發起新的攻勢。1863年1月2日陷嚴州,2月28日陷湯溪,3月1日陷龍游、蘭溪。3月2日,太平軍棄守金華。接著,旬日之間,湘軍又連陷武義、永康、東陽、義烏、桐廬,3月24日開始進攻杭州西南的富陽。
富陽是湘軍進攻杭州必經之地。“縣城背江面山,右阻一溪,形勢完固”,太平軍占領杭州之後,即“於此修築城壘,雉堞一新”。湘軍蔣益澧部自3月下旬開始進攻富陽以來,屢為太平軍守將汪海洋部所敗。直至9月20日,才在“常捷軍”千餘人的協同下攻占該城。湘軍既占富陽,便沿錢塘江直逼杭州。同時,分兵趨餘杭(杭州西),企圖切斷杭州太平軍的後路。雙方在杭州、餘杭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1863年底,蘇南戰場的軍事形勢嚴重惡化,蘇州、無錫落入敵手。淮軍除進攻常州外,分兵一支南入浙江,進攻杭州東北的重鎮嘉興。嘉興附近的平湖、乍浦、海鹽、澉浦、海寧、桐鄉等地的太平軍守將紛紛投敵叛變。1864年3月25日,嘉興失守,堅守杭州的太平軍陷於敵人的三路圍擊之下。
3月28日,湘軍在“常捷軍”的配合下,對杭州發起猛攻,用大炮轟塌鳳山門城垛約三丈,乘勢湧入,後被太平軍全部逐出。30日,敵軍向武林、錢塘、鳳山、望江、清泰等門發起猛攻(以武林門為主攻方向),太平軍堅決抗擊,給敵以重大殺傷。當天晚上,陳炳文等率部北走德清,杭州於次日晨落入敵手。同日,汪海洋棄餘杭北走,餘杭亦失陷。4月14日,李世賢會同陳炳文、汪海洋、黃呈忠、陸順德等,自德清抵浙西昌化,擬離浙入皖。楊輔清、黃文金等留守湖州。至此,浙江全省基本上為湘軍占領。
太平軍在浙江轉戰三年,給了敵人以沉重打擊,但由於缺乏不間斷的集中統一指揮,各部行動不能協調一致,加上後期士氣低落,有的將領投敵叛變,終於失敗。蘇南與浙江根據地的喪失,使天京的東南屏障不復存在,軍需和糧食供應斷絕,進一步陷入了被動局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